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279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广西水下沉积岩脉群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广西桂林、南丹、凌云、乐业等碳酸盐台地发现一批水下沉积岩脉群、岩脉群充填于中晚泥盆世和晚石炭世地层中,岩脉时代为早二叠世和早三叠世,岩性为角砾状灰岩和灰岩。岩脉的出现与晚古生代地台的分裂解体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古构造环境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92.
漳州热田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漳州热田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所见温度(121.5℃)最高的一个。热田地热地质、地球化学以及地温场的研究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属于深循环对流型热田。为了计算热田的热水循环深度,本文采用管道模型的方法,利用热田中心钻孔的测温资料计算地下热水上涌的流速,利用热田内水化学资料计算热储温度,然后用图解法求出漳州热田热水的循环深度为3.4—4.0 km,为漳州热田的成因分析和热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晚泥盆世丹池盆地內有热水活动。热水活动使盆地内的碳酸盐沉积物发生了准同生硅化作用,淋虑溶蚀作用及广泛准同生重结晶作用。与一般灰岩受热重结晶作用中δ~(13)C值的变化相反,在准同生重结晶灰岩中,方解石的结晶程度愈高,则δ~(13)C值反而愈大。我们认为这是碳酸盐不饱和的热水溶液对碳酸盐沉积物中轻碳同位素(~(12)C)优先淋滤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浅牛6井地震前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牛6井是河北省深井网中的一口高温热水动水位观测井,在进行水位观测的同时,还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观测。目前已初步形成综合水化台。自一九七八年建井以来,对河北省邢台及唐山震区Ms5.0级以上强余震、京津地区4.0级左右地震,震前均有明显的短临异常反应。本文仅从七个震例对该井地震前的综合异常特征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5.
汪兴模 《矿物岩石》1990,10(1):103-106
试验确定,在用HCI和NaOH试剂解离硅质胶结的沉积岩时,浓度5%的试剂即可达到解离度95%以上,且颗粒表面特征、重矿物数量和重矿物标型特征较浓度10%的试剂处理的样品保存得更好。  相似文献   
96.
97.
在绿片岩、角闪岩和麻粒岩和变质岩层中,电气石岩和富电气石的沉积物与喷气矿化伴生,它们遭受了中等到强烈的变形,呈连续层状分布于褶皱构造附近,显示出诸如层理、递变层理、交错层理、层内滑动等沉积构造和拉裂构造。在高级变质作用区,它们显示变质结构,通常被再活化而成的石英-电气石脉所穿切。富电气石岩出现在由海底喷气而形成的Pb-Zn-Ag、Cu-Co、Cu-Bi、W、Sn、Au和稀土元素矿化的下部、内部及矿化之上,且在横向上与矿化同期的地层中。在一些地方,电气石岩没有上述矿化现象,也不与花岗质岩石相伴生。电气石的成分是黑电气石-镁电气石,虽反映了其全岩成分,但不能作为矿化的标志。虽然电气石是与花岗岩、交代岩、角砾岩简伴生的普通矿物,但本文描述的富电气石层为山硅电气石前身的变质作用产生的富硼硅质铁建造。它们是一种常见的喷气岩类型,并且常常出现在早-中元古代厚层的泥质变沉积岩和蒸发岩层序中。这就说明硼是由含硼的粘土的淋滤作用或由含硼酸盐的蒸发岩的淋滤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98.
99.
高温热水孔逸出气氡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远城  张金城 《地震》1994,(6):76-81
本文通过在漳州龙师1#井开展的逸出气氡观测实验研究,认为逸出气氡作为新的地震前兆观测项目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平行样观测,同时可得到Rn气/Rn水比值,作为研究地下流体前兆的一个新的参数。并对应用电离法测量逸出气氡的连续自记观测技术进行了预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00.
云南兰坪金满中生代沉积岩中的铜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荣阁  陈卉泉 《现代地质》1994,8(4):490-496
兰坪-思茅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中产出一系列热液型铜矿床(矿点),以石英、铁白云石与含铜硫化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和辉铜矿)为主,呈脉状产于砂岩、页岩中,而单独的黝铜矿、方解石和重晶石脉则产于底部碳酸盐岩中.红色碎屑岩中的浅色还原层内的细脉和裂隙中也具有铜矿化。矿石构造以角砾状、脉状最为发育,矿脉多位于褶皱与走向断裂破碎带的叠加部位。金满铜矿的Sr、S、Ph同位素证据、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液体包裹体资料表明,成矿元素主要来自沉积岩层,合矿卤水属于盆地卤水,流来自于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及沉积硫化物的淋滤溶解作用。含矿流体是H。O-NaCI~CO。体系卤水,成矿温度为150~300C,流体盐度为5%~20%NaCI。据含CO2包裹体的测温资料估算成矿压力大于6X10'Pa,相当于3km深的静岩压力。根据铜矿床成因研究,笔者提出了含矿热卤水储备与突发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成矿前,矿化卤水象石油天然气一样,首先集中到一定的构造部位,在构造活动期突然爆炸成矿。成矿期由3个阶段组成,即爆炸充填、渗透充填与改造阶段,热液活动主要在前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