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847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1.
92.
基于河源雷达站的历史观测数据,挑选不同灾害天气(台风、前汛期暴雨、大范围强对流)下对应的天气系统,采用VAP方法对这些天气系统的风场进行反演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前汛期暴雨类型天气系统能够较好反演出整体风场分布及切变线的位置、移动趋势等;对于台风系统在台风一二象限反演效果较好,但反演出的风场只能指示回波的移动方向,对于台风内部风场结构反演效果则不佳;对强对流天气系统能够很好反演出环境风场以及指示系统的移动方向,但对于系统内部中小尺度系统反演方法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3.
宜居地球、地外生命探索以及资源勘查等的需求使真核生物的早期溯源和演化趋势研究成为国际热点.根据已发现实体化石、分子化石和分子钟证据,将元古宙真核藻类演化划分为环境准备(2.45~1.70 Ga)、缓慢发展(1.70~0.80 Ga)、剧烈波动(0.80~0.64 Ga)、快速辐射(0.64~0.54 Ga)四个阶段.元古宙真核生物的出现、演化和辐射进程与地球氧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如冰期)的发生具耦合性,表现出早期生命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协同演化.真核藻类在1.70~0.80 Ga期间的缓慢演化可能与长期较低的大气氧含量(约为现今水平的1%~10%PAL)有关.低的大气-海洋氧化程度不仅限制了真核藻类生存空间,也通过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供应约束,限制了真核藻类初级生产力水平.因此,地球表层氧化可能是地球宜居演化,并孕育出真核生物等各种复杂生命的主要原因.从地球系统形成与演变的角度探索生物圈演化或能对生命的过去和未来给出更为可靠的答案.  相似文献   
94.
高康  徐燕  胡天明  韩伶敏 《探矿工程》2021,48(1):112-119
季冻区草炭土是沼泽环境中植物残体在氧化分解作用下,堆积形成的含有大量未分解纤维残体的特殊土。草炭土纤维及其含量对其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考虑纤维含量对草炭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的本构关系研究还相对匮乏。K-G本构模型因其模型参数与土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能建立直接联系,因此在岩土工程非线性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方面广泛应用。以不同纤维含量的草炭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草炭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了草炭土非线性K-G模型参数,分析了各模型参数随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模型参数与纤维含量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5.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粤中从化地区发育一套白垩纪花岗岩,其形成时代为~145 Ma,属佛冈岩基的一部分.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71.9%~77.72%(平均74.89%),Al2O3含量为12.17%~14.42%(平均13.24%),A/CNK为1.31~1.49(平均1.4),ALK全碱指数7.92~9.15(平均8.5),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它们的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128.8~393.8)×10-6,Eu具负异常,δEu值为0.1~0.4,LREE/HREEE值为2.2~13.3;具有富集Rb、U、La、Nd、Sm和Lu,强列亏损Ba、Nb、Sr、P和Ti等元素特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可能是在高温条件下幔源物质诱导下地壳部分熔融后引发古老地壳杂砂-泥质源岩部分熔融而形成.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从化地区白垩纪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陆缘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6.
从华北西部和南部五个煤矿取得的石炭、二叠系腐殖煤的饱和烃馏分中,经GC和GC/MS分析,检测出了较丰富的二萜类生物标志物.根据质谱特征与卡瓦保留值,并对照文献谱图,确认其中包括五个具有贝壳松烷骨架的四环二萜烷(即ent-白叶烷、16α(H)-和16β(H)-扁枝烷、16α(H)-和16β(H)-贝壳松烷).以及一个三环的异海松烷.一个完整的四环二萜烷系列在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系腐殖煤中的发现在北半球很可能属首次.这些二萜类内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反映古植物群演化与分布的变化.扁枝烷和贝壳松烷的立体化学构型,可提供重要的有机成熟度信息.  相似文献   
97.
98.
水杨基萤光酮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乡珍 《地质实验室》1993,9(5):289-295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