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博文  刘厚仁 《沉积学报》1989,7(4):133-140
从华北西部和南部五个煤矿取得的石炭、二叠系腐殖煤的饱和烃馏分中,经GC和GC/MS分析,检测出了较丰富的二萜类生物标志物。根据质谱特征与卡瓦保留值,并对照文献谱图,确认其中包括五个具有贝壳松烷骨架的四环二萜烷(即ent-白叶烷、16α(H)-和16β(H)-扁枝烷、16α(H)-和16β(H)-贝壳松烷),以及一个三环的异海松烷。一个完整的四环二萜烷系列在我国华北石炭、二叠系腐殖煤中的发现在北半球很可能属首次。这些二萜类内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反映古植物群演化与分布的变化。扁枝烷和贝壳松烷的立体化学构型,可提供重要的有机成熟度信息。  相似文献   

2.
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煤系烃源岩中检出了特高含量的海松烷,脱氢松香烷等三环二萜烷和扁枝烷等四环二萜烷类化合物,此外还检测到了奥利烯、乌散烯等罕见的三萜类。上述三类化合物尽管出现在同一套地层中,但它们的主要来源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三环二萜和四环二萜类分别以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为主要来源,而五环三萜类则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说明辽河盆地下第三系沙三段煤系地层中母质输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西湖凹陷黄岩构造带、平北地区以及宁波构造带的16个轻质油样品进行了分析。原油中富含反映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尤其是源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及蕨类植物的三环、四环二萜类及其芳构化产物,而反映水生低等植物输入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较低。不同构造带间原油中这些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如异海松烷/nC_(20)、异海松烷/(异海松烷+16β(H)扁枝烷)、1,2,5-三甲基萘/1,3,6-三甲基萘、1,7-二甲基菲/(惹烯+1,7-二甲基菲)等。这些差异指示了宁波构造带与平北地区原油裸子植物输入较多,蕨类植物及被子植物输入较少,而黄岩构造带原油蕨类植物输入较多,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较少的特点。研究中利用全油色谱-质谱将原油饱和烃与芳烃组分建立联系,提出(异海松烷+1,7-二甲基菲)/(惹烯+16β(H)扁枝烷)作为反映西湖凹陷轻质原油生源构成的指标,而该参数与全油碳同位素值的正相关关系证明了裸子植物树脂对西湖凹陷轻质油的重要成烃贡献。  相似文献   

4.
柯克亚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GC/MS、GC/MS/MS分析技术,剖析了塔西南地区侏罗系和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建立了区分的指标体系,即二叠系源岩重排藿烷、C30-未知萜烷含量丰富,侏罗系源岩重排藿烷含量较低,但检测到二萜类化合物,而在二叠系源岩中未检测到该类化合物。柯克亚原油重排藿烷、C30-未知萜烷发育。精细油-岩对比结果表明,柯克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说明侏罗系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川中侏罗系原油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组成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川中石龙场油田侏罗系湖相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异常丰富,经 GC/MS和 GC/MS/MS分析,检出 17α(H)-重排藿烷和 18α(H)-新藿烷及未知结构的早洗脱重排藿烷三个完整系列.17α(H)-重排藿烷相对含量最高,碳数分布范围为 C27、C29~ C35,分布模式与正常藿烷相似, C30化合物为主峰, C31以上化合物每个碳数有两个异构体.18α(H)-新藿烷系列含量明显低于重排藿烷,主要有 Ts和 C29Ts两个化合物,可能还存在 C30的同系物.早洗脱重排藿烷系列碳数为 C29~ C35, C31以上每个碳数有一对异构体,具有与正常藿烷和重排藿烷相似的分布特征.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先质物可能是细菌藿类物质.其形成过程与氧化性且富含粘土的沉积环境性质有密切联系,高成熟度条件下有利于它们的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6.
晋县凹陷赵7井原油中检出了异常高丰度的、具有5α,14β,17β(H)-立体构型(αββ-)的短链甾烷--地芰烷和甲基地芰烷.沉积环境是高丰富地芰烷和甲基地芰烷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Requejo等报道的具有5β,14β,17α(H)立体构型(ββα-)的短链重排孕甾烷和重排升孕甾烷的出现,代表了过剩铁的沉积环境,研究区高丰度地芰烷和甲基地芰烷的出现,则代表了贫铁、硫过剩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倍半萜类分布和组成与低熟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低成熟烃源岩中8α(H)-升补身烷和8β(H)-升补身烷以及2-乙基甲基四氢化萘和1-乙基甲基四氢化萘分布和组成特征的剖析,研究了8α(H)-升补身烷/8β(H)-升补身烷比值和1-乙基甲基四氢化萘/2-乙基甲基四氢化萘比值与镜质组反射率R°之间的关系,发现在R°<0.60%时,这两个比值变化幅度很大,表明这两个比值在低成熟阶段是衡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发育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两套含煤岩系,由北向南发育五大煤田,煤层发育,厚度较大,煤炭资源量丰富。石炭-二叠系煤层煤级高,Ro值为0.51%~1.89%,均值为0.95%,以肥煤、焦煤、无烟煤为主,宏观煤岩成分以暗煤和亮煤为主,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煤和半暗煤;侏罗系煤层煤级低,Ro值为0.5%~2.7%,均值为0.72%,以气煤、不黏煤、长焰煤为主,宏观煤岩成分以暗煤为主,煤岩类型主要为半暗煤和暗淡煤为主。两套煤层煤岩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和壳质组为主,属于Ⅲ型(腐殖型)有机质,煤的变质程度均为低成熟到高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气潜能,以生成湿气为主。侏罗系煤层孔隙度高于石炭-二叠系煤层,而石炭-二叠系煤层吸附性能强于侏罗系煤层,煤层含气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云南腾冲盆地第四系硅藻土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为0.5~1.51%,氯仿抽提物含量为835.1~3901.5ppm,抽提物中的饱和烃组份主要由正烷烃组成,其中以nC_(23)~nC_(33)为主,主峰为nC_(29)或nC_(31),奇数碳优势明显(OEP≥4),萜类化合物丰富,主要有C_(27)—17β(H)藿烷、C_(29)—17β(H)、21α(H)藿烷、C_(29)—17β(H)、21β(H)藿烷、C_(30)—17α(H)、21β(H)藿烷、C_(30)—17β(H)、21β(H)藿烷、C_(31)—17β(H),21β(H)藿烷,还有C_(27)—藿烯和C_(30)—藿烯等。此外,一般认为源于高等植物的降A环羽扇烷也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0.
西湖凹陷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煤成油气凹陷。近年来,油气勘探证实平湖组煤系烃源岩为西湖凹陷提供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与陆上其他中生代煤成油气盆地不同,近海新生代海陆过渡相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在母质来源、生烃条件和演化特征上都有其独特性。研究表明,平湖组煤和炭质泥岩具有富含树脂体、高I_H指数、Ⅱ_1-Ⅱ_2型干酪根、广覆式分布特点;煤系烃源岩富含三环二萜异海松烷、四环二萜β-扁植烷和五环三萜奥利烷,指示了针叶类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多植被母质来源;有机质组成差异、"内热外冷"地温和差异的沉积沉降速率造成了煤和泥岩在不同构造带成烃演化具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异决定了煤成油气资源具有"油气并举、东气西油"的分布格局,烃源岩成烃演化表现为"早期有利生油,晚期持续生气"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南海东沙海域九龙甲烷礁冷泉碳酸盐岩的藿烷酸系列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冷泉碳酸盐岩中含有17β(H), 21β(H)-30-藿烷酸至17β(H), 21β(H)-33-藿烷酸系列化合物. 其中site1样品TVG3-C2(ANME-2古菌种群为主)中的17β(H), 21β(H)-32-藿烷酸化合物亏损13C(-69.8‰), 且其同位素值较接近iso-/aiso-C15:0脂肪酸(-75.2‰~-90.0‰), 说明其母质摄入了甲烷来源的碳.尽管site2(TVG13-C3和TVG14-C2)和site3(TVG8-C5)自生碳酸盐岩中藿烷酸化合物都表现出了非渗漏特征(-30.7‰~-40.3‰, ANME-1古菌种群为主), 但这些样品中藿烷酸的δ13C值同样较接近硫酸盐还原菌来源的iso-/anteiso-C15:0的δ13C值(-32.5‰~-49.8‰).由此说明大多数存在于以ANME-1种群为主的渗漏环境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并没有参与到甲烷厌氧氧化作用中, 而导致藿烷酸化合物和硫酸盐还原菌来源的生物标志物并不明显亏损13C, 并且δ13C值相近.   相似文献   

12.
四川南桐地区二叠系龙潭煤层具有良好的生油潜力。其生物标记物包括正构和异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倍半萜烷,二萜烷,三环萜烷,藿烷,一种未知结构的五环三萜烷(C30),甾烷,4-甲基甾烷等。煤层生物标记物特征表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13.
利用芳烃参数研究煤系烃源岩中重排藿烷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红磊  张敏  姜连  程熊 《沉积学报》2016,34(1):191-199
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部分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存在较高丰度的17α(H)-重排藿烷和早洗脱重排藿烷,在对重排藿烷分布、组成特征及生标组成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芳烃参数对高丰度重排藿烷的成因进行了探讨。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显示,高重排藿烷与陆源高等植物生源关系密切,主要在弱氧化沉积环境下演化形成。具有高-异常高丰度17α(H)-重排藿烷和早洗脱重排藿烷(C30*/C30H>0.2、C30E/C30H>0.1)的烃源岩二环+三环芳烃相对含量一般大于50%,四环、五环芳烃含量相对较低,普遍低于35%,未见芳香甾萜类,研究认为其生源主要为陆生高等植物;甲基菲指数MPI1、MPI2和甲基菲比值F1研究结果显示,Pr/Ph>1的弱氧化环境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和早洗脱重排藿烷在进入成熟阶段后开始大量形成,并随成熟度升高而增大;Pr/Ph<1还原环境下的烃源岩重排藿烷丰度相对较低,但在进入成熟阶段后仍有随成熟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三芴系列化合物参数表明,沉积环境的弱氧化性质对17α(H)-重排藿烷和早洗脱重排藿烷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沼泽相沉积环境最有利于重排藿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三、四环萜类的分布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甘南和滇池现代沼泽沉积物中三、四环萜类的研究表明:在现代沼泽沉积物中,具类海松烷骨架的化合物以海松烷型化合物数量最多,而松香烷型化全物数量较少;长链三环萜烷中存在C_(21)C_(23)和C_(24)化合物以C_(23)为顶点的倒“V”字型分布,正常四环萜烷呈以高碳数为主峰的“阶梯型”分布,有意义的的是样品中均含脱-A-羽扇烷和壳松烷四环萜烷。在早期成岩过程,海松烷型二萜类主要是形成烯烃和烷烃,而松香烷型二萜类主要是芳构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渭北石炭二叠系煤中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原子荧光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渭北部分矿区石炭二叠系煤中汞的含量及汞在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渭北石炭二叠系煤中汞含量较高,高于地壳中汞的平均含量(0.08×10-6)及已经报导的煤和石油中汞的含量(0.001×10-6~0.03×10-6)。煤中汞主要以HgS的形式存在,与煤中无机硫成正比关系。同时论述了煤中汞含量与灰分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的烃源岩、原油及油砂样品,对其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通过 对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中生界原油的油源。结果表明:根据 8β(H)-补身烷和 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原油可划分为I,II,III类。第I类原油 8β(H)-补身烷含量高, 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低,来自 深湖相沉积相带的长 7 油页岩 (A1 类),第II类原油 8β(H)-补身烷含量较高, 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中等,来自深湖—半深 湖沉积相带的长 7 暗色泥岩 (A2 类),第III类原油 8β(H)-补身烷含量低, 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高,来自半深湖沉积相带的 长 7 暗色泥岩 (A3 类),由于采集样品数量限制,第III类原油不排除来自长 8 或长 9 暗色泥岩 (A3 类) 的可能,目前发现的原油 主要是第I类,即各油层组的原油主要是由长 7 油页岩提供的,它是鄂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的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17.
地质体中藿烷类化合物以17αβ-藿烷系列为主,且C_(31+)升藿烷相对含量通常呈现出随碳数增加而减小的特征。本文报道了美国墨西哥湾下白垩统Aptian-Albian阶碳酸盐岩可溶有机质中异常高C_(31)-C_(32)升藿烷的检出(17α-C_(31)>C_(30))。与含正常藿烷系列的碳酸盐岩相比,该类低TOC含量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质表现为低n-C_(17)/n-C_(21)值、5α(H),14α(H),17α(H)-C_(29)规则甾烷优势、C同位素组成偏重、高Pr/Ph和Ts/Tm值等特征。结合碳酸盐岩沉积背景和可溶有机质中甲基藿烷的分布特征,提出该类沉积有机质发育于偏氧化的近岸浅水环境,沉积环境演变导致的生源变化是促使异常高C_(31)-C_(32)升藿烷分布的主要因素,其来源可能与某种异养细菌优势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密闭体系中700℃、压力高达3 GPa条件下进行褐煤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实验产物中的萜烷的变化规律,进而对高压高温下有机质演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力条件下,温度升高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压力增加会抑制或延迟油气的生成和有机质成熟;五环三萜烷ββ生物构型转化为αβ地质构型所需能量比烯烃双键加氢饱和更高.高温超高压条件下,研究样品中C24四环萜烷存在4种同分异构体,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包括10β(H)-降A-羽扇烷、10p(H)-降A-奥利烷、C24-17,21-断藿烷和10β(H)-降A-乌散烷.高碳数烷烃在地幔高压力条件下仍可以存在,这为认识超压盆地的油气资源与深层油气成藏及保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菊林  张敏 《现代地质》2016,30(4):871-879
通过对TZ62井原油进行热模拟实验,探讨热演化程度对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分布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实验发现:在400~500 ℃阶段,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原油中高碳数微晶蜡类长链化合物热裂解和原油中的沥青质热降解作用对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贡献作用。在500~550 ℃对应的原油裂解高峰阶段,藿烷类化合物浓度明显降低,且17α(H)-藿烷比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具有更快的热裂解速率。在温度为550~600 ℃阶段,较高的热演化程度对17α(H)-藿烷甲基重排作用形成重排藿烷具有贡献作用。重排藿烷参数(17α(H)-重排藿烷/17α(H)-藿烷、Ts/Tm)在400~500 ℃变化较弱,几乎不受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在500~550 ℃的原油裂解高峰阶段,逐渐增大;在550~600 ℃发生反转,逐渐减小。重排藿烷参数可作为高成熟阶段原油成熟度判识的有效参数,其有效应用范围是生油窗晚期至原油裂解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自我国不同聚煤区的不同时代的89件煤样品,用中子活化分析法(INAA)分别测定了29种微量元素。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平均值高于世界的平均值,含量范围也较美国宽。我国各聚煤区不同时代间相比较,煤中大多数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富集因数,从华南二叠纪至华北石炭—二叠纪到全国中-新生代逐渐降低。(2)中-新生代的煤中,元素间的相关性较好,华南二叠纪次之,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的煤最差。(3)REE分布模式类型以中-新生代的煤最复杂;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的煤较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