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524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46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现状,尤其是“十五”期间中国煤层气取得的进展。总结了中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成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勘探方向更加明确;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类型多样,试验推广应用范围扩大;十大重要勘探成果初露煤层气产业化曙光。国家级沁南潘河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晋城寺河煤层气开发项目、沁南枣园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阜新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的建成和投产,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煤层气商业化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02.
煤层气选区评价关系到勘探的成功与否,是煤层气勘探研究最基础的工作。近年国内外煤层气成藏理论、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低煤阶气藏、连续薄层气藏、高煤阶低渗气藏等都获得成功开发,大大拓宽了煤层气的开发领域。此前国内在中煤阶成藏优势论基础上建立的选区标准已不适合当前的要求。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煤层气成藏类型、地质特点和技术现状,对中国煤层气勘探选区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试图建立一套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以期对国内煤层气选区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我国目前水井和煤层气钻井技术特点,就如何大力推广应用气动潜孔锤与气举反循环组合钻进技术进行了探讨,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推广此种组合钻进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4.
以贵州保田-青山煤层气参数井工程为实例,介绍了绳索取心工艺在该区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地层复杂、孔壁不稳定、粉煤取心困难等工程难点,提出相应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吉林省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分析可以看出,煤层气藏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在时空上的分布和区域构造、沉积环境、含煤岩系的岩性组合密切相关。煤层气聚气区多分布在成煤条件相对好的地区,而含煤盆地的沉积类型则控制着聚气带在盆地内的展布。冲积平原类型的含煤盆地,聚气带多发育在远离河道的河流沉积旋回的上部,而山间湖泊类型的含煤盆地,聚气带则发育在山麓相前缘的湖相泥岩上下。长春煤田、辽源煤田和通化煤田是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最有利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抚顺市地下煤层、煤质及赋气状态、储气构造的分析,确定了保护城市,开发煤层气资源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大口径绳索取心技术在某煤层气参数井+生产井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同时介绍了煤层气参数井绳索取心过程中钻井冲洗液的选用及钻进参数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沁煤盆地郑庄区煤层气井设计为丛式定向井,井身结构设计为直井段、造斜段、稳斜段。其中丛式井直井段设计为二开结构。在不同井段采用不同钻具组合,钻进参数及成井工艺也各不相同。在钻进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煤层气的开采效果,全孔采用清水作为钻井液,并使用了有线随钻测量系统和大功率钻探设备,钻进效果明显,全孔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合层排采效果,需要合理划分排采阶段并制定与之对应的管控措施。基于贵州六盘水地区以往煤层气勘查与试采工作,分析该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气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特征,对比分析两口煤层气井合层排采管控制度及其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含气量高、储层压力大、煤层渗透率低、局部构造煤发育等煤层气地质特点,使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压敏效应和贾敏效应较明显,储层伤害较严重,煤层气井高产时间较短,产气量较低。应该优选厚度较大、含气性好的原生结构煤层或煤组进行射孔压裂。在合层排采过程中,对排采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并根据排采阶段控制流压、套压、流压降幅、套压降幅和液面高度等参数,可有效减小压敏效应、贾敏效应、速敏效应等储层伤害。合理的合层排采管控有助于实现控制产气量稳定平稳上升、煤层气井长期稳产与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0.
探讨了煤层割理的成因、分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韩城矿区主要煤层割理的发育特征及其对煤层气赋存和开发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