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3篇
  免费   1791篇
  国内免费   2227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9378篇
海洋学   33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06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91.
赵锐  吴亚生  姜红霞  刘丽静 《地质学报》2014,88(6):1093-1105
四川盆地东北部发育的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层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盘龙洞剖面是四川盆地发育最好的长兴组露头,其成岩作用研究对于认识川东北长兴组储层的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白云岩的组构和产状包含了成因信息,笔者根据薄片观察发现白云石交代结构可分为"均一"与"不等晶"交代两种类型,过渡关系与阴极发光观察结果均表明细中晶是由粉晶发育而来的,且细中晶白云石具"组构定向"现象。首次对该地区白云岩的组构进行了定量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细中晶白云石粒径大小和含量在纵向上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含量自上而下减少、粒径变小。结合成岩作用、流体包裹体、阴极发光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后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开始于成岩早期,白云化流体具有低温、高盐度的特点,白云化流体自上而下运移。  相似文献   
992.
全吉地区新元古代滨岸冰川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地区枯柏木组发现新元古代冰海沉积物,该地层保留了冰筏卸载及滨岸波浪共同作用的痕迹。通过对全吉山、欧龙布鲁克山及大煤沟三个剖面冰海相冰成岩沉积特征的系统描述与分析,建立了滨岸冰川沉积模式。冰成岩顶部发现铁质砂岩层,证实本区新元古代发生过铁质富集事件。结合前人年代学证据及冰成岩与BIF铁矿的伴生关系判断该冰成岩为第一期全球性冰川事件——Sturtian冰期的产物,首次确定该区存在前震旦纪冰川事件。通过冰川事件的对比认为该区麻黄沟组及枯柏木组应划归为青白口系,确定该区存在青白口纪稳定沉积层。  相似文献   
993.
漠河盆地漠河组发育有浅变质烃源岩,目前还未见对其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的公开报道。为了探讨其生标特征,应用生标参数判识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有机母质来源和热演化程度而展开本项研究。结果表明:①饱和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11~C27,以C17为主峰;轻重比(∑C21-/∑C22+)为4.0~6.3,平均为5.3;OEP为1.00~1.26,平均为1.17;Pr/Ph为0.9~1.4,平均值为1.2;伽马蜡烷指数为0.23~0.30,平均为0.27;升藿烷指数为0.04~0.06。②萜烷中藿烷的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三环萜烷,四环萜烷的相对含量最低;规则甾烷的相对含量为C29C27C28,C27、C28、C29ααα-规则甾烷(20R)的相对峰高呈"V"字型。③重排甾烷和重排藿烷的相对含量较低;β-胡萝卜烷、奥利烷和25-降藿烷的峰形特征明显。综合多项生标参数并结合沉积环境和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认为,漠河组浅变质烃源岩沉积于强还原的湖泊环境、沉积水体具有一定的盐度,有机质为陆生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双重来源,现已热演化至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94.
孔隙是页岩层系是否具有生烃能力、储气能力和开采价值的主要标志。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鄂西建始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硅质页岩、泥质灰岩和碳质页岩3类岩石采取二次电子模式扫描,发现并分析了5大类9小类孔隙,即①絮凝作用孔隙;②有机质化石孔;③有机质碎片沥青孔;④黄铁矿粒间孔;⑤矿物颗粒晶间孔;⑥微型通道;⑦微裂缝;⑧钙质化石孔;⑨碎屑与围岩之间孔。研究表明,硅质页岩中发育较多的黄铁矿微球粒以及絮凝结构,有机质孔隙从纳米级至微米级;泥质灰岩中以矿物质孔隙为主,微裂缝比较发育,脆性矿物多;碳质页岩中存在大量蜂窝状孔洞和广泛分布的微裂缝,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纳米孔。碳质页岩与传统储层孔隙特征具有很大差异,是页岩气勘探最为有利的岩层。  相似文献   
995.
在黔东湘西一带,龙王庙组中上部发育大规模、连续分布的浅滩和藻礁以及多种浅水成因的重力流沉积,表明龙王庙组沉积中、晚期上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初具镶边台地沉积模式特征。受古地理和古气候控制,潮坪—泻湖—局限台地相带宽广;龙王庙组沉积中、晚期上扬子海域发生区域性海退,泻湖以及咸化泻湖规模扩大,台地边缘礁滩快速向上增长并向东迁移,斜坡带上发育多种重力流沉积。叠合于加里东期古隆起之上的龙王庙组台内滩,以及巨厚膏盐岩成因的盐构造上下的圈闭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96.
川西北厚坝地区上沙溪庙组沉积特征及油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厚坝油砂岩为我国典型的一类非常规石油资源,油砂主要发育在上沙溪庙组中下部的中-粗砂岩中。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观察、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地震解释等手段对厚坝地区上沙溪庙组的沉积特征及油砂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沙溪庙组发育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该套地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包括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沙溪庙沉积期研究区西北部的龙门山古陆为物源区,碎屑向东南注入湖盆,在平面上,沉积相带从西北到东南依次为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通过对野外露头以及单井沉积相研究发现油砂层主要发育在上沙溪庙组河道砂体中,孔渗性能较好,含油率较高,由此可知河道以及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支河道为有利沉积相。最后通过多口井的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进行对比,从而标定并计算出油砂层的位置及厚度,绘制出油砂岩的厚度平面分布图,预测出上沙溪庙组油砂层的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997.
受后期多阶段构造活动的影响,原生致密砂岩气藏或后期储层致密化的常规天然气藏经多期改造调整可形成"改造型"致密砂岩气藏。根据烃源岩排烃天然气充注期同砂岩致密化期的先后顺序和后期构造活动影响两个因素,"改造型"致密砂岩气藏可划分为A、B两种类型;A类的储层先致密,后成藏,再改造,B类则是先成藏、后致密、再改造。受北部博格达山多阶段造山运动的影响,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发育A类"改造型"致密砂岩气藏;甜点分布受局部构造高部位的控制明显,物性甜点和裂缝型甜点是主要的甜点类型。"改造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可划分为物性圈闭的形成和初期充注阶段、差异聚集阶段、初始改造阶段、强烈改造及残存阶段共4个阶段。由于经受多期构造活动的改造,最终形成复杂多期叠合的"改造型"致密砂岩气藏,总体表现出受构造高部位主导的甜点型富集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8.
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系长安组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安组为扬子地块东南缘确认的一套冰源相碎屑沉积,其精确沉积时限对于了解华南新元古代冰期的起点时间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限于定年技术的精度和测试对象的稀缺,长安组的年龄一直少有报道。最近在湘中新化县碧溪地区发现长安组下部存在沉凝灰岩夹层,获得了大量岩浆型锆石,对其进行了高精度锆石LA-ICP-MS与SHRIMP U-Pb同位素年代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其锆石206Pb/238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51±5),(764±10)Ma。综合分析相关地层的最新年龄数据可以确定,长安组可与西北地区同期沉积以及澳大利亚Sturtian冰期的年龄进行比较。沉积旋回分析表明,长安组底部沉积物具有典型的重力流特征,沉积速率较大。结合相关地质证据分析认为,长安组的底界年龄置于760Ma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99.
在新疆天山南北两侧的吉木萨尔大龙口剖面和吐鲁番桃树园剖面克拉玛依组中发现了植物化石17属28种。首次在克拉玛依组下部发现了Pleuromeia sp.和Annalepis cf.zeilleri。同时在上部发现了大量晚三叠世分子。克拉玛依组植物面貌属于Danaeopsis-Bernoullia植物群。通过对克拉玛依组植物群组成、特征及生境的分析,并根据植物化石的组成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克拉玛依组的时代,认为克拉玛依组下部为中三叠世地层,上部为晚三叠世地层,不宜将上部单独建组。  相似文献   
1000.
对湘鄂西地区鹤峰区块及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露头点及野外线路地质调查、样品测试与邻井实钻资料分析。研究认为:鹤峰区块牛蹄塘组及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厚度大(分别为60~120,20~60m),有机碳质量分数高(0.5%~7.0%),干酪根类型好(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热演化程度适中,脆性矿物质量分数高(大于50%),页岩含气量高,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潜力;综合考虑目的层位、地表出露地层及产状、构造形态、断裂发育情况、页岩有效厚度及埋藏深度、地形地貌等因素,优选出鹤峰区块任家台向斜槽部、容美向斜槽部、任家台向斜西北翼、中营背斜北东部两翼及走马背斜西北翼5个有利勘查区带;页岩气资源量预测表明该区页岩气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