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文昌A凹陷珠海组属于低—特低渗储层,由于低渗储层砂岩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制约了油气田的产能及采收率的提高。通过应用测井资料、扫描电镜、粒度、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文昌A凹陷珠海组低渗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孔隙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次生溶孔次之,压实作用损失孔隙15.7%~23.6%,胶结作用损失孔隙4.2%~14.9%,成岩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低渗特征的主控因素。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厚度、砂岩粒度和泥质含量,决定着储层原生孔隙大小,是控制储层低渗成因的基本因素。而溶蚀作用不是广泛发育,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在定量表征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主控地质因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济阳坳陷特低渗透油藏开展地质多因素综合定量分类评价,形成了一套以开发效果表征特低渗透油藏综合特征、从单井到区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特低渗透油藏地质多因素综合定量分类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特低渗透油藏主要为滩坝砂、浊积岩、砂砾岩沉积,具有埋藏深度大、粒度细、分选较好、孔喉微细、单层厚度薄、分布零散、比储量丰度低、流动性差的地质特点。定义累积产油差表征开发效果以反映特低渗透油藏综合特征,其主控地质因素为油层厚度层数比、砂岩厚度层数比、平均粒径、采油段中深、渗透率、孔隙度、比储量丰度。通过地质多因素综合定量分类评价,将济阳坳陷特低渗透油藏分为3类:Ⅰ类综合评价分数大于0.6,累积产油差大于4 500,开发效果最好;Ⅱ类综合评价分数0.4~0.6,累积产油差-2 500到4 500,开发效果中等;Ⅲ类综合评价分数小于0.4,累积产油差小于-2 500,开发效果差。利用不同区块已有开发数据检验,分类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一致性良好。Ⅰ类、Ⅱ类特低渗透油藏应该作为现阶段特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优先开发的对象。  相似文献   
53.
郑贺梅  刘鹏程  郑舰 《现代地质》2015,29(6):1467-1474
以胜利油田A区块特超稠油油藏为目标区块,自主研发了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研究了不同开发阶段水平井蒸汽驱油机理,开展了油藏压力、井底干 度、注汽强度对水平井蒸汽驱的效果影响的研究。物模实验结果显示,蒸汽驱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存水回采期、汽驱受效期、蒸汽突破期。存水回采期蒸汽腔向水平方向扩展,以水平驱替方式为主 ;汽驱受效期蒸汽腔向垂向和水平方向扩展,以水平驱替方式为主,纵向泄油为辅;后期蒸汽突破,蒸汽腔继续向上方扩展,以纵向泄油为主,实现油层整体动用。5 MPa时转蒸汽驱的采出程度高于7 MPa时转蒸汽驱的采出程度;蒸汽驱的井底蒸汽干度应不低于0.4,蒸汽干度越高,水平井蒸汽驱的开发效果越好;注汽强度为1.9 t/(d·ha·m)时温度场最为发育。同时,在高压下提高干度可实现水 平井蒸汽驱的有效开发。以上的实验结果较好地指导了胜利油田A区块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该研究对于类似稠油和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54.
正确认识低和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有关低和特低渗透油田储集层非达西渗流理论及非达西渗流数值模拟的大量文献后指出:目前的非达西渗流方程存在一个负流量,不符合逻辑,不能作为渗流的基本方程,只能作为达西渗流和非达西渗流的判别式使用.对诸多低和特低渗透储集层的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其数值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认为,1500 m深的低和特低渗透储集层油井中,合理的启动压力梯度值在0.006~0.04 MPa/m(储集层内泄油距离在500 m).同时,研究指出:当压力梯度达到一定值后,非达西渗流现象随之消失,启动压力梯度或非达西渗流等问题在产能预测和数值模拟过程中不用考虑,目前采用黑油模型(或双重介质模型)进行低和特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55.
首先简要介绍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然后设计了Geodatabase配电网数据模型,并着重配电网中拓扑分析问题的处理;最后,利用一个简单设备介绍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复杂"节点的创建.  相似文献   
56.
同一类流动单元,岩石物理性质、储集渗流能力类似,在开发动态上具有一致的渗流规律和水淹特征。为了进行姬塬地区特低渗砂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采用层次分析的思路,在精细小层对比、沉积微相研究、隔夹层与渗流屏障识别及连通体划分的基础上,运用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延长组长4+522单砂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通过微观水驱油实验,刻画了不同类别流动单元孔隙结构、流体渗流及水驱油效率的差异性,从动态的角度验证了划分结果的合理性。研究认为:A类和B类流动单元具有砂体厚度大、储集系数、流动系数及流动带指数都较高的特点,砂岩物性好、连通性好、排驱压力低,水驱效率分别为65.7%和54.9%,是姬塬油田有利高产稳产区;C 类流动单元水驱效果差,为剩余油富集区,是油田后期挖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7.
"老廉,在家吗?"前些天,沁阳市崇义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张娟来到沁阳市崇义镇廉庄廉某家门口,给他送去了期盼已久的土地证。3年前,廉庄统一丈量土地确权发证时,老廉全家外出打工,迄今没有办理土地证。可最近儿子要结婚办喜事,盖新房就需要土地证,这让他犯了愁。后来,他到国土资源所咨询,才明白自己的事儿有了着落。原来,崇义国土资源所有新规定:对在外的农民工,如要办理宅基地使  相似文献   
58.
根据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水质调查数据,运用水质质量单项标准指数法、综合指数WQI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评价法等方法,对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水主要污染物为DIN、DO、石油类和PO43-P,其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54、4.83、0.061和0.033mg/L,单项平均污染指数分别为1.81、1.30、1.22和1.10,其中DIN的污染情况最严重,所有监测站位DIN含量均远未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平均值为1.42,说明该区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轻度污染水平;有机污染指数的平均值为2.44,有机污染程度属于4级,表明该区水域受到轻度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指数的平均值为5.96,处于高富营养化状态。由于湛江港的影响,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质受到较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特低渗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与常规储层不同。测井响应值难以有效表征孔隙中的油气,不同品质储层间的差异性不明显.利用单一的测井解释方法容易引起多解性和模糊性,测井参数解释难度大,油气识别非常困难.为了更好地实现特低渗储层的测井精细评价,提升测井解释的符合率,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归纳总结了裸眼井和套管井的测井系列之后,对其特低渗储层的常规测井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并探讨了核磁共振测井、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新技术和非线性数学方法在特低渗储层中应用状况.最后基于特低渗储层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测井评价技术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望了特低渗储层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0.
杨登峰  张凌凡  柴茂  李博  白翼飞 《岩土力学》2016,37(7):2033-2039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剧烈支架工作阻力难以确定的问题,结合特厚煤层工作面顶板岩层破断形成的悬臂梁-砌体梁力学结构模型。工作面来压阶段支架工作阻力不足时,引起砌体梁结构下沉使悬臂梁结构回转变形破断,造成上覆砌体梁结构滑落失稳压架使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的特点,建立了含中心斜裂纹的悬臂梁结构破断的力学模型,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悬臂梁破断失稳的影响因素,推导了支架荷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裂纹倾角和长度是悬臂梁破断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支架荷载除与悬臂梁自身因素有关外,还与砌体梁垮落步距等因素相关。结合塔山煤矿8102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计算了支架荷载的理论值,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理论研究成果对于分析特厚煤层开采时的支架荷载的大小,合理选择支架减少顶板事故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