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29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浙江省天目山地区土壤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浙江省天目山地区的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农用灌溉水环境,对不同地质背景区土壤元素的本底值、养分水平、主要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情况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地环境质量达Ⅰ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达Ⅱ类标准,是浙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绿色产业区带的理想区块之一.  相似文献   
492.
节水型斑节对虾养殖池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指数法评价节水型斑节对虾养殖池的环境质量.将对照池海水平均质量指数与微生物调控的试验池比较,硫化物、DO、磷酸盐、COD分别高71%、43%、24%、8.3%,但非离子氨、无机氮分别低229%、122%.综合来看,试验池的水质优于对照池,对照池水质有轻微污染,污染因子是磷酸盐、COD、BOD;底质环境未受有机物和硫化物的污染,对照池有机物含量高于试验池,对照池硫化物含量低于试验池.  相似文献   
493.
40多年的油田开发使大庆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和承载力接近极限。2001年,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现场调研,发现因采油造成大庆及周边地区“三化”土地面积266.67多万公顷,形成了两处计6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位沉降漏斗,并引发了地面变形、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水土污染、湿地面积急剧缩小等多种地质灾害。大庆市盐碱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新的课题,在推进的过程中把这项工作纳入到重要工作日程来研究,纳入到建设生态城市总体布局来实施,纳入到构建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总目标来推进。在盐碱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94.
运用6个旅游资源指标,14个社会经济相关指标以及5个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对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关中城市群地区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关中城市群区域环境质量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社会经济相关指标,量化计算了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质量、种类和空间结构指标;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所得指标进行聚类,运用Matlab建立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对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计算结果将关中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分为3种类型。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区域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旅游资源开发度,但不同类型地区的旅游资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95.
近日,哈尔滨市首个应用卫星遥感手段编制生态地图形成的环境质量报告,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完成。这份哈尔滨的“生态地图”,详细标明了哈市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等级。  相似文献   
496.
该文在东营市海洋地质调查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开展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反映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选取海岸侵蚀与淤积、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地貌与滑坡、浅层气、底辟、埋藏古河道(古湖泊)、表层沉积物质量、海水质量、软土、砂土液化10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东营市近海海域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地质环境质量为优等和良好级别,面积8875km~2,占总面积的86.58%;中等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东南部和东营港近岸区,面积1200km~2,占总面积的11.71%;较差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及黄河口外围海域,面积175km~2,占总面积的1.71%。  相似文献   
497.
渤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相态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快速发展,渤海接受了来自周边河流、沿岸排污及海上油气开采所产生的大量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使得渤海的生态环境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采自渤海中部的2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Cu、Co、Ni、Zn、Pb、Cr、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相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金属分布规律、污染状况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Cu、Co、Ni、Zn、Cr在渤海湾的近岸区域和渤海中部泥质区有较高的含量,而Pb和Cd则在整个研究区的含量都较高;表层沉积物中Cu、Co、Ni、Zn、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Pb和Cd则具有较高的非残渣态含量;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表层沉积物未受到Co、Ni、Cr的污染,Cu、Zn、Pb和Cd则为未污染-中等程度污染。重金属元素Co、Ni、Cr以自然来源为主,在沉积物中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物质组成的影响,而Cu、Zn、Pb,尤其是Cd,则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黄河沉积物是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影响范围涵盖了本区大部分区域,但在研究区的北端受到滦河来源物质的影响,渤海湾和研究区中部则受到海河物质和大气沉降来源重金属的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98.
中国东部海域(渤海、黄海和东海)底质沉积物接受了巨量的重金属(As、Cd、Cu、Cr、Hg、Ni、Pb、Zn和V),从而使得底质环境质量可能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这些重金属来源复杂,其中既有自然源重金属又有不同人为来源。其中自然源可能主要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泥沙和中国西部沙漠的粉尘,人为来源可能主要包括煤炭和燃油消耗、钢铁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其中煤炭消耗和有色金属冶炼可能是中国东部海域沉积物铅和汞的最主要的来源。这些重金属主要通过河流输入的方式进入到中国东部海域,尽管鉴定沉积物中重金属具体人为来源的方法较多,但在中国东部海域应用最为成功的是铅稳定同位素。尽管巨量的重金属输入到中国东部海域,但绝大部分海域底质沉积物质量良好,仅在锦州湾海域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499.
淮河流域安徽段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有限的土壤监测点位如何科学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是目前土壤环境监测领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以淮河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区域,针对5个主要土壤污染类型在连续五年内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项目为土壤中Cd、Hg、As、Pb、Cr、Cu、Zn、Ni等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426个监测点位评价,采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出区域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分布图。从评价结果来看,淮河流域安徽段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为安全,96.48%的调查地块属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但是个别点位超标严重;从评价区域中重金属分布情况来看,各重金属总体含量均较低,局部区域略高。本文采用分类型专项监测的方法,探讨通过土壤点位监测结果反映区域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该方法适用于对大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00.
我国化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为全面掌握磷矿、硫铁矿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水土环境质量现状,保障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开展我国主要磷矿、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采集调查区的水土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综合评价磷硫矿山集中开采区水土环境质量,针对存在的水土污染问题提出治理对策及建议,促进化工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