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4篇
  免费   3900篇
  国内免费   5974篇
测绘学   876篇
大气科学   4160篇
地球物理   3711篇
地质学   10609篇
海洋学   2437篇
天文学   155篇
综合类   927篇
自然地理   953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744篇
  2021年   736篇
  2020年   665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675篇
  2017年   640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732篇
  2014年   1221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071篇
  2011年   1114篇
  2010年   1109篇
  2009年   1188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966篇
  2006年   951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75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231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陈嘉滨  舒静君 《大气科学》1994,18(6):660-673
本文概述了根据应用参考大气概念提出的参考大气谱模式计算格式(或称静力扣除法)在国内外一些气象机构的中期天气预报、后处理和四维同化、以及气候模拟中的应用。计算表明,这种参考大气谱模式计算格式,能有效的减少截谱误差,明显地改进中期天气预报和气候模拟。  相似文献   
972.
金向泽  张学洪 《大气科学》1994,18(Z1):769-779
本文是用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模拟温盐环流在全球增暖事件中作用的研究工作的第一部分。为了建立一个简单海一气耦合模型,我们首先根据Wright和Stoker等人的设计复制出一个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在内的二维温盐环流模式,从等温、等盐和无运动的初始状态出发,在给定的年平均海表强迫下将模式积分了4000年,模拟出了和原作相似的温盐环流。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北太平洋而言,北大西洋北部的高盐、低温特点(后者是由两大洋在地理上的差别决定的)是形成当代温盐环流的主要原因;从与温盐环流相联系的海表热通量来看,北大西洋北部是向大气提供热量的主要源地;模式温盐环流对于海表盐度通量的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纬圈平均的二维模式而言,要想模拟出合理的温盐环流就必须人为地提高北大西洋北部的海表盐度,文章分析了这种作法的物理根据;模式中的对流过程对于温盐环流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对比有无季节循环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温度场的明显的季节变化只出现在模式的最上面两层,但由于引进季节循环后冬季高纬海洋的对流活动加强,后者直接影响到温盐环流,使更多的深海热量上传并向大气释放。这是使海洋温跃层得以保持合理.厚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3.
讨论了模拟GPS精密测量系统误差的一些主要问题.文中用了两个实例,一个是南美洲某油田地面沉陷监测网,另一个是美国超级超导对撞机GPS地面控制网.  相似文献   
974.
975.
对广西十几家糖厂月糖蔗份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并对其蔗糖份积累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建立各厂榨期内月蔗糖份长期预报和逐月跟踪预报模式,经过三个榨季的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76.
高原东部地区一次雹云成雹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一维半时变双参数积云模式,对高原东部地区一次西风槽影响下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该雹云内的动力、热力特点以及过冷云滴、冰晶、霰、雹的产生和转化以及降水粒子碰并增长等物理过程。对高原雹云的成雹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7.
用二维非静力完全弹性的中-γ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移动性热岛的大气边界层特征。试验中,热岛移速取为4m·s^-1,热岛强度取△θg=60K和30K两种。△θg=60K时,在热岛后方出现了强烈的垂直运动并形成了水平尺度为3-5km的局地环流,最大上升速度100cm·s^-1,出现在低层300-400m高度;△θg=30K时,移动热岛的边界效应比前大为减弱,且不再出现闭合的局地环流。  相似文献   
978.
979.
地震动随机场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查的基础上着重描述了通过密集强震台阵观测到的地震动空间变化的特征,阐明了工程方法在研究地震动场时所面临的困难和其自身的缺陷。随后从震源和地震波在真实介质中传播这两方面考虑,提出了用参考点地震动和表示台阵内各台点几何关系,介质特性及震源影响的Fourier谱矩阵所描述的地震动随机场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一方面用参考点的动近似表示整个震源大小和传播介质在大范围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对整  相似文献   
980.
从地震模拟看匀阻段与大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汉净 《地震地质》1994,16(2):109-114
运用滑块模型建立了一个地震活动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对地震活动计算机模型进行反复试验,认识到断层失稳过程中摩擦强度分布的重要性。把在断层滑动中摩擦阻力分布比较均匀的段称为匀阻段。对大地震而言,断层摩擦阻力的大或小都不是决定因素,而具有较长的匀阻段才是发生大震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