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1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874篇
测绘学   396篇
大气科学   1055篇
地球物理   447篇
地质学   1967篇
海洋学   40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74篇
自然地理   42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青土湖地区9500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土湖地区ZY剖面的代用指标分析,研究了该区9500a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在9500~6700aBP期间,剖面为风成砂沉积,平均粒径、磁化率、碳酸盐含量和C/N代用指标值均出现了的最低值,代表了湖泊干涸状态下强烈的风力搬运堆积,反映为一种暖干的古气候环境;6700~5800aBP期间,为碳酸盐粉砂质粘土沉积,代用指标的值均为高值,指示高水位、暖湿的古气候环境;5800~2700aBP为碳酸盐粉砂沉积,代用指标的值均表现为中等,代表了低水位状态下的碳酸盐沉积,反映夏季风减弱,区域降水量减少;2700~1100aBP期间为沼泽沉积,此时湖泊水量变化是以人为因素为主还是自然因素为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桩基础水平向承载力的计算是海洋工程中桩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搜集了大量平台建设资料的基础上,以现有的桩基水平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为依据,进行了水平向承载力的可靠度研究。对影响可靠指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993.
松嫩平原地域辽阔,是东北黑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经过几代黑龙江人的努力,昔日的北大荒已建成重要的粮食、糖、亚麻及生猪、奶牛的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提出了在全省范围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等综合方法、手段,开发利用我省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把我省农业建设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管理科学、经济总量大、整体实力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高,农业和农村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并把我省农村初步建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松嫩平原是我省农业及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4.
西太湖沉积物污染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刘恩峰  沈吉  朱育新 《地理科学》2005,25(1):102-107
通过对西太湖MS、DLS沉积短岩芯中金属元素、营养指标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西太湖近80年来的元素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西太湖沉积物中元素为自然来源;40~70年代末期,除北部Hg、TP受到人为污染之外,其余元素仍主要为自然来源;70年代末期以来,重金属元素人为污染逐渐加重,湖泊营养程度升高。西太湖北部沉积物中Pb、Zn、Mn、Ni、As污染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Hg污染开始于40年代初期;与北部相比,南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历史较短,Pb、Zn污染开始于70年代末期,As、Mn、Ni、Hg污染开始于80年代中期~末期。西太湖北部、南部沉积物中TN、TOC含量70年代末期以来开始增加,C/N比值增大,有机质外源输入比例增加。西太湖北部沉积物中TP含量自40年代初期以来逐渐增加,受到人为污染;南部TP含量在40~70年代略高,但无明显的人为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沼泽发育过程中堆积的各类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下区域环境演变与沼泽发育过程的信息。以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由137Cs、210Pb法定年实现沉积层深度坐标向年代坐标的转换,对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元素比值进行了综合剖析。结果表明: Sr/Ba、Rb/K、(CaO+K2O+Na2O)/Al2O3等比值具有盐碱化和气候干湿变化的指示意义。该区域的盐碱化并非只发生在近几十年,而是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人类活动促进了盐碱化进程。霍林河流域近240年来气候存在冷干-暖湿-冷干的多次波动,1880年之前气候以冷干为主,并有小幅度波动;1880年后气候开始转暖,但仍以冷暖波动振荡为主。  相似文献   
996.
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土物理及水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盐量的增加使滨海盐渍土含水率与含液率间的差值变大,并导致高估土的干密度,低估土的孔隙比和饱和度。物理性质指标换算和颗粒级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2%的含盐量开始,随含盐量增加,胶粒含量减少,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加,但25μm及以上的粒组含量变化不大。2%以内的含盐量对土的稠度指标影响微弱,当含盐量增加到11%时,盐分结晶形成了较多的晶体颗粒,使土的塑性指数明显下降并呈现出区段性。   相似文献   
997.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否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以霍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特征及其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水资源形成的自然条件、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9项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流域内各县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霍林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受水资源形成条件和开发利用强度的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黄土不同指标的古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隋玉柱 《中国沙漠》2006,26(1):14-019
在确认“黄土也是古土壤”的前提下,对新近发现的位于黄土高原西北部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彭阳剖面进行了烧失量、色度、磁化率、粒度、CaCO3等环境变化代用指标的系统测试。通过建立土壤发育指数和红化指数,探讨了各指标与古土壤发育强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古土壤的发育强度,初步建立了800 ka BP生态脆弱区的高分辨率环境图谱。此图谱与公认的海洋氧同位素曲线、洛川剖面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并揭示出更多的环境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999.
黄建文  李建林  周宜红 《岩土力学》2006,27(Z2):326-330
针对常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同时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厂房高边坡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可以使边坡稳定性评价更全面、更科学、更符合实际,该方法简便可行,结论可靠,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决策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鹤岗煤田的井下瓦斯赋存状况 ,回顾历年来瓦斯事故与危害 ,分析瓦斯事故原因 ,提出瓦斯事故的防治对策 ,最后指出了瓦斯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