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3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云南景洪东南地区出露一套泥盆纪地层,前人将以粗粒碎屑岩为特征的部分命名为怕当组,根据腕足类化石确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泥盆世;以碎屑岩、凝灰岩为特征部分命名为南光组,根据植物化石划归上泥盆统。本研究发现,粗粒碎屑岩层序位于剖面上部,南光组位于剖面下部,两者构成完整的浊积扇层序。粗粒碎屑岩层序中发现晚泥盆世标准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Lepotophloeum rhombicum),说明两者地质时代均为晚泥盆世。故建议废除怕当组,两者合并为上泥盆统南光组,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层序。  相似文献   
92.
广西桂林南边村剖面作为全球泥盆系-石炭系界线辅助层型剖面,在界线处的δ13 C值、δ18 O值、w(Ni)、w(Al2O3)等都出现一定程度的突变,这为该剖面的高精度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能性。南边村剖面和黄茆剖面的化学地层学对比显示黄茆剖面长顺页岩的时代应相当于南边村剖面第56层至第60层,而牙形石演化的证据表明南边村剖面的第56层底部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因此黄茆剖面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应位于长顺页岩底部。Hangenberg事件作为一次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的全球性事件,在斜坡相的南边村剖面上也有一定的表现,例如w(Al2O3)上升所代表的海退,δ13C值下降代表的生物灭绝事件,以及Ni异常事件。  相似文献   
93.
云南景洪东南地区出露一套泥盆系,前人将其以粗粒碎屑岩为特征的部分命名为怕当组,根据腕足类化石鉴定其地质时代为中泥盆世;以碎屑岩、凝灰岩为特征的部分被命名为南光组,根据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Lepotophloeum rhombicum)划归晚泥盆世。对其沉积环境尚存在陆相和海陆交互相、浅海陆架相、半深海-深海相沉积环境的不同认识。本研究发现,粗粒碎屑岩层序中也发现有晚泥盆世标准植物化石斜方薄皮木(Lepotophloeum rhombicum),并且粗粒碎屑岩层序位于剖面上部,南光组位于剖面下部,说明两者的地质时代均为晚泥盆世。故建议废除怕当组,将两者合并为上泥盆统南光组。南光组具有典型的鲍马序列特征,含有放射虫等海洋环境生物化石,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层序。  相似文献   
94.
滇西保山地块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较广,研究程度较高,但对泥盆系一石炭系界线属性的认识尚存在争议,vJ,往的研究成果都认为属假整合接触。通过开展施甸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原中上泥盆统何元寨组上部采获大量法门期一杜内期的牙形石化石,并确认何元寨组与下石炭统香山组的沉积相序为渐变过渡,提出施甸地区的泥盆系与石炭系为整合接触,为保山地块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
以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泥盆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盆地周缘野外露头剖面详细观测、盆内典型钻井岩心详细描述、测井资料分析、地震剖面解释,详细研究了盆地内志留系-泥盆系沉积演化过程中关键层序界面(主要包括S/O界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T07,上、中下志留统之间的层序界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T16,上、中泥盆统之间的界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T06,石炭系、泥盆系之间的界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T75)的“四位一体”响应特征,即层序界面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曲线及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果表明:层序界面在露头剖面、钻井岩心上通常为不整合或冲刷侵蚀面,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突变,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上超、下超或削截。进而详细论述了层序界面形成的油气地质意义,具体表现为:(1)层序界面反映了关键时期盆地性质的转化;(2)层序界面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3)层序界面有利于圈闭的形成。该研究成果将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泥盆系的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6.
新疆阿合奇县托什干河上游地区古生界出露地层有泥盆系和石炭系,属南天山地层分区,划分为阔克沙勒岭小区与迈丹他乌小区。阔克沙勒岭小区有阿帕达尔康组(DCap)、托格买提组(D2t);迈丹他乌小区出露有阿衣里河组(C2ay)和喀拉治尔加组(C2kl)。通过详细地对测区地层剖面的测量,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认识,重新厘定了测区古生界岩石地层序列,更改了阿帕达尔康组的归属和层位,重新命名了阿衣里河组(C2ay)。  相似文献   
97.
滇黔桂盆地泥盆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剖面测量和样品测试,分析了滇黔桂盆地泥盆系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滇黔桂盆地中、下泥盆统发育两套台盆相暗色泥页岩沉积,泥页岩单层厚度为10~55 m,累计厚度普遍在100~450 m之间;泥页岩TOC一般为1.0%~2.5%,有机质类型为Ⅰ型-Ⅱ1型,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储层物性接近于四川盆地威201井寒武系九老洞组页岩,发育多种储集空间类型,脆性矿物含量平均值为46%,具备储集条件;黔南坳陷西南部和桂中坳陷中西部地区地层相对平缓,断裂密度和剥蚀厚度小,且断裂性质以逆冲、压扭为主,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综合考虑暗色泥页岩厚度、埋藏深度、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和保存条件等因素,预测滇黔桂盆地泥盆系页岩气有利层段为塘丁组和罗富组,有利区主要分布于天峨-南丹-河池一带以及桂中坳陷中部的鹿寨-来宾-合山-大化地区。利用地质资源丰度类比法计算出该区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0.66×1012~1.09×1012 m3。  相似文献   
98.
桂西南地区泥盆系地层广泛出露,其特征为富含泥、硅和碳酸盐岩以及生物碎屑成分,是我国碳硅泥岩型泥盆系层控铀矿床最早发现之地。文章分析研究了该区泥盆系含铀层位特征,并划分出了6个铀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99.
赣南素有“世界钨都”之称,而龙南-定南-全南(简称“三南”)地区是世界钨都中的重要钨铋成矿区,钨铋成矿与三南地区广布的泥盆纪地层密不可分;由此本文通过对三南地区的泥盆系的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丰度、以及W、Bi等成矿元素在不同岩性中的丰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讨论,认为W成矿元素在泥盆系中丰度仅次于寒武纪地层,高于其它地层,并高出地壳克拉克值的2~4倍,而Bi元素则高达几十倍。在细碎屑岩石中含量最高,与钨铋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0.
关于古代冷泉碳酸盐岩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新元古代"盖帽"碳酸盐岩和晚古生代以来(特别是石炭纪以来)的沉积地层中,与沉积矿床伴生的冷泉碳酸盐岩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贵州紫云泥盆系大型重晶石矿床中新发现的球状、椭球状灰岩进行详细地野外观察,并结合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C—O同位素研究,探讨并揭示了灰岩的成因和形成环境,以及与古甲烷渗漏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灰岩呈球状、椭球状、管状顺层产于重晶石之中及其下部地层。灰岩中发育大量类似现代海底冷泉沉积碳酸盐岩的凝块和草莓状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内部结构呈葵花状,组成葵花状的单颗黄铁矿大小基本一致,轮廓清晰。灰岩较低的δ~(13)C?(V-PDB)值(-10.3‰)表明其碳源主要为热解成因甲烷气或混合气。灰岩Ce/Ce*值除反映古沉积环境为还原状态外,也指示间歇性氧化状态的存在,这可能与甲烷气体的渗漏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