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滇西施甸地区泥盆系—石炭系接触关系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保山地块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较广,研究程度较高,但对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属性的认识尚存在争议,以往的研究成果都认为属假整合接触。通过开展施甸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原中上泥盆统何元寨组上部采获大量法门期—杜内期的牙形石化石,并确认何元寨组与下石炭统香山组的沉积相序为渐变过渡,提出施甸地区的泥盆系与石炭系为整合接触,为保山地块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保山地块采获大量古生物化石,首次发现施甸地区缺失早奥陶世沉积,并发现施甸地区的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通过对下奥陶统缺失区的追索与调查,初步圈定出早奥陶世施甸隆起范围,该隆起区大致与施甸地区的晚寒武世碳酸盐台地重叠,其形成过程受寒武纪末期地壳抬升与海平面下降的双重因素控制,以晚寒武世碳酸盐台地的剧烈隆升起主导作用。施甸隆起概念的提出及其范围的圈定,对深化保山地块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保山地区是滇西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出露的主要地区之一,以前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密切注意,因而对泥盆石炭纪地层及其古生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保山地区的上泥盆统目前暂分为何元寨组和整合其上的大寨门组,前者底部尚属中泥盆统(龚大明等,待刊)。下石炭统下部称鱼洞组。何元寨组在其命名剖面施甸何元寨主要是一套中层灰岩和泥灰岩,厚约220m,腕足、珊瑚、层孔及苔藓动物丰富,向东北至大寨门、由  相似文献   

4.
滇西施甸地区晚泛非运动的地层学和岩石学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保山地块的寒武系露头少,研究范围有限。长期以来,地学界对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的接触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是整合接触,有人认为是假整合接触,囿于过去的工作精度,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在保山施甸地区开展1∶5万区调工作时发现,区内普遍缺失早奥陶世沉积,仅在施甸半坡一带有中奥陶统,在大寨一带,中上奥陶统蒲缥组直接平行不整合在上寒武统保山组之上,结合晚寒武世—早奥陶世业已存在的岩浆活动,认为这是晚泛非运动的远程响应。  相似文献   

5.
保山地块的寒武系露头少,研究范围有限。长期以来,地学界对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的接触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是整合接触,有人认为是假整合接触,囿于过去的工作精度,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在保山施甸地区开展1∶5万区调工作时发现,区内普遍缺失早奥陶世沉积,仅在施甸半坡一带有中奥陶统,在大寨一带,中上奥陶统蒲缥组直接平行不整合在上寒武统保山组之上,结合晚寒武世—早奥陶世业已存在的岩浆活动,认为这是晚泛非运动的远程响应。  相似文献   

6.
滇西保山地区的石炭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滇西保山地区石炭系研究较早。Cowper Reed(1927)描述施甸早石炭世的珊瑚Siphonophyllia of. caninoides, Palaeosmilia fraterna等。王鸿祯(1945)讨论过本区石炭系的划分与对比,在施甸由旺西山及保山二十五里铺找到珊瑚 Pseudouralinia keyserlingophylloides, Siphonophyllia huangi, Kueichouphyllum sinense, Lithostrotion irregulare等,肯定了杜内阶上部及维宪阶地层。并认为,在保山瓦房街位于维宪阶之上的一套厚170米杂色  相似文献   

7.
魏翔  王硕  陈国超  高坡 《世界地质》2011,30(4):573-578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经对比,长江中下游大多数地区的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为假整合接触关系。两组岩性差异较大,五通组主要为陆相碎屑沉积,而黄龙组为碳酸盐岩。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之间的不整合界面是构造薄弱面,利于成矿元素的聚集,是成矿带内主要的容矿层位,该层位应是今后深部找矿的重要层位。  相似文献   

8.
施甸东山铅锌矿床地处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保山陆块内,地处保山—施甸南北向构造带的保山复背斜及与之配套的南北向断裂带中,属保山-镇康有色金属成矿带北段。保山镇康地块存在多期、多种成矿作用,发育有芦子园、核桃坪、西邑、勐兴等铅锌矿床。对该地区的铅锌矿床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其中芦子园铅锌矿产于寒武系沙  相似文献   

9.
前人将施甸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与北部保山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等同起来,认为是海相喷发的产物。本次调查工作揭示,施甸地区卧牛寺组缺乏沉积夹层,与北部保山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喷发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其岩石学、地球化学、宏观地质特征均表明,施甸地区卧牛寺组火山岩具大陆溢流相喷发机制,为陆相喷发产物。同时,年龄测定结果(264 Ma)及其与下伏和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表明,卧牛寺组火山岩的喷发时期为早二叠世,为卧牛寺组地质时代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滇西三江地区被认为与青藏高原同属于东特提斯构造带,由多个地块和地块相间的构造带组成,如腾冲地块、保山地块和贡山地块.本文研究的基性岩样品采自怒江-松塔韧性剪切带与诺拉-贡山韧性剪切带之间的磨老新花岗岩岩体内的基性岩墙群,属于贡山地块.磨老新岩体呈南宽北窄的透镜状侵入石炭系地层,总体走向约北西340°左右;东部边界与下石炭统浅变质泥质和粉砂质板岩接触.  相似文献   

11.
王训练  徐力 《现代地质》1997,11(2):137-144,T002
摘 要  详细的古生态研究表明滇西保山地区何元寨组上部(泥盆系)四射珊瑚生活于温带气 候条件下的与深海盆地毗邻的碳酸盐台地边缘高能浅水环境中‚死后经过短距离搬运‚迅速 埋藏于大陆斜坡中部的静水环境中。保山地区与扬子地区中、晚泥盆世的动物群‚包括四射 珊瑚、腕足类和脊椎动物‚差别很大‚而与西藏日土、印度西北部 Chitral 及尼泊尔 Dolpo 中、 晚泥盆世的四射珊瑚动物群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保山地区与日土、Chitral 和 Dolpo 同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与包括扬子地区在内的南亚构造域为宽阔的大洋———古特提斯洋所分 隔‚两边的底栖生物不能自由交流。  相似文献   

12.
滇西保山地块存在晚白垩世岩浆活动,其岩浆岩成因、源区属性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尚不明确。对出露于保山地块北部漕涧复式花岗岩体晚白垩世花岗岩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龄进行了研究。1件样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68.8±1.2Ma(MSWD=3.3,n=12),显示晚白垩世的年龄信息。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漕涧复式花岗岩体晚白垩世花岗岩为高硅(SiO_2=69.72%~76.09%)、富钾(K_2O=4.63%~6.65%)、过铝质(A/CNK=1.06~1.16)的S型花岗岩,岩浆形成于陆壳中部泥质岩石的部分熔融,残留相为麻粒岩,残留相主要组成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石榴子石。保山地块在晚白垩世—古近纪发育多期过铝质花岗岩,部分学者认为这些花岗岩可能为新特提斯洋板片东向俯冲过程中保山地块内陆增厚地壳熔融的产物,但新特提斯洋开始俯冲的时限存在争议,可能比该期花岗岩晚。研究认为,保山地块晚白垩世花岗岩可能是在印支运动形成的全球性潘加亚大陆多次裂解形成现今全球海域分布格局这一区域性的伸展背景下,深部热流(地幔物质)上升,同时有来自于地壳的含水流体的加入,引起了中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岩浆源区的反映,而非岩浆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滇西南昌宁—孟连构造带火山岩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庆来  刘本培 《现代地质》1993,7(4):402-409
昌宁—孟连构造带火山岩非常发育,是重要的含矿岩系。在构造带南段,火山岩统称为依柳组,北段统称为平掌组下段,以往时代均归属早石炭世。本文工作表明,该区火山岩可分为两套:一套为早石炭世火山岩,分布于该构造带西部,以拉斑玄武岩系列为主,代表大洋中脊、洋岛残留物,仍称为依柳组;另一套为晚二叠世火山岩,分布于构造带中、东部,以碱性玄武岩系列为主,可能属亚速尔型洋岛火山岩范畴,而非大洋蛇绿岩套,新命名为老厂组。  相似文献   

14.
云南保山地区的下石炭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向东  朱夔玉 《地层学杂志》1993,17(4):241-255,T002
<正> 云南保山地区下石炭统及其生物群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Reed l927;王鸿桢,1945;段丽兰,1973,1985;宋学良,1982;金玉玕、方润森,1983;杨宗仁,1983;陈重泰,1984;陈根保,1984;金苏华,1992),其主要原因在于丰富而特殊的生物类群,悬而未决的地层问题以及独特的生物地理位置。本文以4条剖面(图1)为基础,依据多门类的生物化石对诸如本区杜内/维宪阶界线、Siphonophyllia-Keyserlingophyllum(Humboldtia)动物群的时代、冷水(凉水)珊瑚动物群、岩石地层单位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群新兴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张广才岭群新兴组的形成时代和物源,本文测定了其碎屑锆石和岩浆锆石的年龄。在新兴组中测得的两组碎屑锆石(LA- ICP- MS U- Pb)产生多组谐和年龄,BP18R15样品91个测点最小峰值(谐和)年龄为260Ma (41个点),BP18R83样品100个分析点最小峰值(谐和)年龄为253Ma (52个点)。锆石绝大多数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典型振荡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且Th/U值相对较高,暗示其岩浆成因。以此确定新兴组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之后。结合侵入于新兴组的正长花岗岩年龄为210 ±1Ma,表明张广才岭群新兴组形成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之间,而非前人所确定的新元古代。从新兴组中碎屑锆石的年龄频数可看出,新兴组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晚古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地质体。前寒武纪碎屑锆石的存在暗示新兴组沉积时,区域地表或浅部曾存在一些具有类似年龄的前寒武纪残余地质体。新兴组几乎所有沉积物源来自松嫩- 张广才岭地块,暗示松嫩- 张广才岭地块与佳木斯- 兴凯地块及华北地块的拼合应晚于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6.
滇西西盟一带是保山—掸邦地块在我国境内的一个基底岩系出露地区。该地区的前泥盆纪变质岩系可划分成两个构造层,下部为元古代构造层,由变质深度达角闪岩相的怕可杂岩系组成,发育3期南北向的变形构造;上部为早古生代构造层,由低绿片岩相变质的王雅组、允沟组组成,发育两期呈南北向的变形构造。变形构造表明,西盟变质岩系的主期构造格架以怕可—老街子背形叠瓦垛为主导构造要素,由背驮式扩展的向东逆冲的盲逆冲断裂系组成,王雅—允沟反冲叠瓦扇是盲逆冲断裂系的盖层响应变形系统,并以向西逆冲的推覆构造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