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小龙  王晓青  陈丹丹  高坡  高雅宁 《地质通报》2017,36(12):2179-2184
巴西马托格罗索州阿尔塔·弗洛雷斯塔(Alta Floresta)地区是亚马孙盆地西南部重要的金成矿省。为了满足中资矿业公司进行矿业投资和开发活动的需求,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总结。该区主要的金矿类型有石英脉型、花岗斑岩型、红土型金矿等,其中石英脉型和红土型金矿为主要的金矿开发类型。区域构造对岩浆作用、金矿化作用和矿床类型等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总体来说,该地区具有多次金成矿活动,金成矿类型丰富,可作为中资矿业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高地应力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条件下错动带变形破坏的塑性规律与硬化特征,通过一系列不同围压、不同加卸荷应力路径下的三轴试验,着重研究了不同加卸荷应力路径下的错动带塑性变形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在应力空间进一步探究了等效塑性功、等效塑性应变、塑性体应变等内变量作为硬化参数的应力路径相关性,并提出应力路径无关的硬化参量修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1)高地应力下错动带的变形力学特性存在着明显的应力路径效应,在相同卸荷应力路径下,高围压会抑制错动带试样环向塑性变形的发展;在相同初始围压下,卸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下错动带试样的塑性体积残余应变(6%)明显大于其余卸荷应力路径(2%~4%);不同应力路径对错动带塑性体积变形的促进作用为卸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恒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增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2)错动带在不同卸荷路径变形破坏过程中,其塑性体应变、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塑性功等内变量均存在一定的应力路径相关性,因而在错动带的弹塑性分析中,直接将以上任何一个状态参量作为其硬化参数并假定其与应力路径无关是不准确的。为此,提出等效塑性功修正方法,发现当修正等效塑性功公式中反映错动带材料特性的参数ns=-0.4时,修正等效塑性功具有明显的应力路径无关性,更适宜作为高地应力卸荷条件下错动带的硬化参数来描述其卸荷塑性应变硬化特征。揭示的错动带塑性力学特性可进一步深化高地应力卸荷条件下错动带的变形破坏认识,为实际工程中错动带的破坏机制分析和支护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魏翔  王硕  陈国超  高坡 《世界地质》2011,30(4):573-578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经对比,长江中下游大多数地区的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为假整合接触关系。两组岩性差异较大,五通组主要为陆相碎屑沉积,而黄龙组为碳酸盐岩。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之间的不整合界面是构造薄弱面,利于成矿元素的聚集,是成矿带内主要的容矿层位,该层位应是今后深部找矿的重要层位。  相似文献   
4.
冈底斯是全球重要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床的成矿带之一,发育侏罗纪(173~160 Ma)和中新世(26~12 Ma)两期矿化事件.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期(65~50 Ma)形成了该带规模最大的壳幔混源岩浆岩,而藏南能否形成大中型规模的斑岩-矽卡岩铜矿床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文章获得冈底斯带东部程巴大型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中与黄铜矿共生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和含矿花岗闪长岩U-Pb年龄分别为(58.9±0.9)Ma、(57.6±0.4)Ma,认为它是主碰撞期首例矽卡岩铜矿床.含矿岩体可见自形角闪石早于斜长石,与甲玛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矿床具有类似的含矿地层、矽卡岩矿物组合和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的资料,笔者提出冈底斯成矿带东部具有寻找古新世斑岩-矽卡岩铜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顶点成分分析法的端元提取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点成分分析算法没有考虑图像的空间信息,对于噪声较大的高光谱图像其有效性可能会降低;同时,其需要预先确定端元数量,端元数的正确性对丰度分解具有较大风险;另外,由于算法迭代投影的初始基准具有随机性,因此导致了其多次运行结果不稳定。针对以上3方面问题,本文利用图像空间信息排除噪声,确定候选端元;然后对候选端元集进行病态矩阵规避判断,确保候选端元矩阵的有效性;经过改进迭代,端元矩阵趋近完整、稳定,自适应获得端元个数。试验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改进了VCA算法缺陷。  相似文献   
6.
查明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情况对提高成矿预测能力十分重要。文章通过金云母的矿物化学和ArAr年代学研究来探析天宇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保存问题。研究发现,该矿床的云母有2种产状:一种呈他形片状分布在橄榄石与辉石颗粒之间;另一种是产在块状硫化物矿体与围岩的接触面上,呈叶片状集合体。2种云母种属为铁质黑云母、镁质黑云母和金云母。前者与角闪石近同期结晶,结晶后受到了晚期硫化物熔体的影响,后者为炽热的硫化物矿浆侵位时与围岩相互作用新生成的云母。云母结晶温度为609.6~646.2℃,2个金云母样品的Ar-Ar坪年龄分别为(250.4±1.5) Ma和(247.7±1.5) Ma。该2个坪年龄比岩体的锆石U-Pb年龄晚了约30 Ma,文章推测是由于区内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走滑断裂活动使该Ar-Ar年龄发生了重置。  相似文献   
7.
西藏帮浦东段矿区浅部资源逐渐减少,深、边部开拓势在必行。采用CSAMT在帮浦东段—笛给矿区开展铅锌矿深部勘探与找矿预测工作,利用磁场强度H y计算全区视电阻率共计42840个,得到了勘探区CSAMT全区视电阻率异常图,进一步分析获得导电特性异常区4个,即高阻异常区R1、R2、R3和低阻异常区R4。通过结合以往勘探资料成果,对本次CSAMT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建立了相应的找矿预测模型;钻孔验证结果证明了CSAMT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