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213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吸附找矿方法寻找隐伏金矿床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吸附找矿方法是指对采集的样品在室内特别装置中通电,并用吸附体吸附试样中电运移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所形成的异常来发现矿体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依据野外地电提取方法的理论发展起来的,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工效效率高,工作条件及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52.
天然勃姆石热相变体γ-Al2O3第一次与含某些阴离子的化合物溶液接触时,可对这些阴离子及其配对的阳离子产生吸附作用,一旦γ-Al2O3已经吸附了某些化合物,再与另外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接触时,那么,γ-Al2O3吸附的阴离子及其配对的阳离于均具有可置换性。因此,γ-Al2O3既具有阴离于交换-吸附性能,又具有阳离子交换-吸附性能。这种特性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吴大清  彭金莲 《地球化学》1996,25(3):242-250
合成PbS和ZnS对Ag^+、Cu^2+、Cd^2+、Fe^2+、Mn^2+、Mg^2+、Sb^2+和Bi^3+等离子吸附量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研究表明,其遵从Kelvin公式:在A类吸附,即抗衡离子交换型吸附中,温度上升,其吸附量升降由反应热决定,本实验中A类吸附多为上升型;而大部分B和C类吸附,即朗谬尔型及反朗谬尔型的吸附量则随温度上升呈指数下降。例外的仅有PbS对Bi^3+离子的吸附,其吸附量随  相似文献   
54.
韩成  别婉林 《岩石学报》1996,12(3):455-461
  相似文献   
55.
黄铁矿表面及其与Au(HS)2^—溶液作用的ST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世柏  张平城 《矿物学报》1996,16(1):28-32,T001
本文用STM研究了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原子结构、纳米级微形貌、电子态分布及其吸附态的特点。STM电流图象揭示了表面缺陷与表面电子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硫化和的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可能是表现缺陷引起的局域导电性增强有关。STM观察进一步表明黄铁矿和方铅矿对金的硫氢配合物的吸附作用优先发生于扭折位和台阶边缘等高能部位,反映出吸附态的分布也是与表面电子态分布相对应的。这样就从微观领域考证了硫化物表面对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56.
电吸附找矿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电吸附找矿方法是找隐伏矿的新方法。它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来发现后生地球化学异常的找矿方法。它是建立在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和野外地电提取法的理论基础之上。利用电吸附找矿方法在一些已知矿床进行找矿效果试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了该方法找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沸石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叙述了沸石的基本结构以及吸附、离子交换特性,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沸石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提出了沸石在今后的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用  李义天 《水科学进展》2004,15(5):576-583
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现象和研究成果都表明重金属以泥沙颗粒为载体迁移转化,描述重金属在天然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必须紧紧抓住泥沙颗粒运动及重金属与泥沙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为此在对现有的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进行概括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水沙运动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泥沙颗粒运动及重金属吸附解吸不平衡过程,并结合水沙数学模型,建立了重金属迁移转化的耦合模型.同时在模型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表明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活性炭法测定室内外环境中氡的吸附饱和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套实验装置,可通过该装置了解吸附了氡气的活性炭的放射性计数与活性炭所在环境的氡浓度的关系。活性炭中氡或其衰变子体放出的γ射线的总计数与氡浓度成线性关系;γ射线的总计数经过校正后,可以换算成活性炭所在环境的氡浓度。  相似文献   
60.
The sorption of Eu species onto nano-size silica-water interfac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r Ph ranges of 1-8.5 and an initial Eu concentration (Ceu) of 2×10-4 M. The sorption rate of Eu was initially low,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Ph>4. The sorption density of Eu species on a silica surface was ~1.58×10-7 mol/m2 when the dissolved Eu species were completely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t Ph=~5.8. The sorbed Eu species at Ph<6 is aquo Eu3 , which is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s an outer-sphere complex at Ph<5, but may be sorbed as an inner-sphere bidentate complex at 5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