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31.
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与错那洞穹隆及周边的铅锌和钨锡铍矿床具有时空上的密切关系.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是错那洞高分异淡色花岗岩的代表性岩石.岩相学研究表明,错那洞电气石可分为GT型和PT型两类.本次研究利用电子探针以及LA-ICP-MS分析两种类型电气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GT型电气石中Fe/(Fe+Mg)原子比值为0.83~...  相似文献   
32.
负离子粉体材料的超细化和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羧酸盐为表面改性剂,用玛瑙球为研磨介质,研究电气石矿物粉末的研磨改性工艺,优化了最佳的研磨工艺条件,并对湿法研磨改性的电气石粉末进行了粒度分析测试.红外光谱显示,研磨改性后的电气石粉末表面带有聚羧酸基团,可进一步增进电气石粉末与各种材料的相容性能.改性后电气石粉未的负离子释放量达600个/cm3.  相似文献   
33.
位于滇西兰坪盆地西缘的茅草坪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脉状铜矿床,与该区其他脉状铜矿不同,它发育大量热液电气石。本文对矿床电气石的发育特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以此探讨电气石生长和成分的控制因素、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茅草坪矿床铜矿体由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及伴生的热液蚀变晕组成。电气石可分为两类:较早沉淀的蚀变晕电气石(T1)和较晚沉淀的脉体内电气石(T2)。T1电气石与石英共生,出现在变碎屑岩(T1-Q)和大理岩(T1-M)中,矿物强烈定向生长,长轴平行于围岩的剪切面理,颗粒相对细小,此阶段无含铜硫化物生成;T2电气石伴有黄铜矿生成,矿物长轴多与围岩的剪切面理斜交、呈弱定向生长,或不定向地生长,矿物颗粒相对粗大。由此反映在矿床热液矿化过程中,控制热液矿物生长的构造应力由强剪切到弱剪切及剪切停止的趋势变化。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电气石均属于碱性族,主体为镁电气石。T2电气石在背散射图像下存在明暗环带,与Ti、Fe、Mg含量的差异有关,也反映该期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呈波动变化。茅草坪电气石的化学组成主要受流体成分控制,但T1-Q电气石相对富Al,T1-M电气石相对富Ca,表明围岩对蚀变晕电气石成分有一定影响。矿床以镁电气石为主的特征,暗示成矿流体不可能直接来自未经历水-岩相互作用的壳源花岗岩岩浆水。T2电气石较T1电气石具有高的Fe~(3+)/(Fe~(3+)+Fe~(2+))值,表明矿床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可能是一个氧逸度升高的过程。结合区域脉状铜矿流体特征、金属组合、围岩和蚀变特征,推测茅草坪矿床及滇西脉状铜矿床迁移Cu的流体可能是CO_2缓冲p H值的还原性流体,在矿化部位流体氧逸度升高很可能是含铜硫化物沉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电气石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而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应用专利.目前国内外对电气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晶体矿物学、找矿矿物学和岩石矿物学、晶体物理化学特性、矿床资源特征4个方面.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围绕电气石的晶体结构和电气石物理特性的内在动因等,中外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基础研究,并在利用电气石的化学成分判断成矿、成岩地质环境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近几年,国内外利用电气石的物理特性制造环保、保健产品等获得突破,展现了电气石的良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5.
电气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物,具有自发极化效应,晶体表面存在静电场,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碳酸钙沉积法考察电气石颗粒的阻垢性能,对投加不同粒径电气石颗粒后产生的碳酸钙钙垢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探讨电气石颗粒对碳酸钙水溶液结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颗粒具有一定的表面阻垢效果,能够降低碳酸钙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促使溶液中碳酸钙形成并黏附在电气石颗粒表面,从而抑制碳酸钙钙垢黏附在换热固体表面,且电气石颗粒粒径越小,抑制效果越明显。XRD和SEM分析表明,电气石颗粒能够影响碳酸钙晶体的成核过程,改变碳酸钙的晶体形貌,形成附着性较差的文石型碳酸钙,达到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36.
洛古河地区含电气石花岗岩为二长花岗岩类,普遍碎裂或糜棱岩化,属高钾钙碱性岩系。SiO2含量介于65.08%~73.18%之间,Na2O+K2O含量范围为5.49%~7.22%,K2ONa2O;Al2O3含量在14.42%~16.64%之间,铝饱和指数(A/CNK)为1.18~1.31,均大于1.1,CIPW标准矿物计算均出现刚玉分子,显示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点。稀土总量(∑REE)变化范围为97.4×10-6~250.9×10-6,(La/Yb)N=5.85~21.95,平均12.2;δEu=0.37~0.59,平均为0.47,具有中等到强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反映其类似弧火山岩,但又有某些差别。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岩浆可能来源于盆地基底的砂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为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37.
贵州大坪电气石岩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从江大坪多金属矿区东部地质填图过程中发现电气石岩层,对其进行了岩矿鉴定和粉晶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分析,结果表明电气石岩的矿物组成为电气石40%~60%、石英约35%~55%,其他约5%为各低含量组分(绿泥石、稀土矿物、锆石等)之和;电气石化学组成中FeO/(FeO+MgO)(Fe#)和MgO/(FeO+MgO)(Mg#)分别为0.64~0.67和0.33~0.36,表明该电气石属于黑电气石-镁电气石固溶体系列;电气石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为稀土元素总量低(ΣREE=21.43×10-6~26.82×10-6),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中稀土元素(MREE)亏损,并具有弱的Eu、Ce异常;成矿元素W、Sn、Zn、As、Bi等较高程度富集,指示W、Sn、Zn等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电气石岩的发现对该区寻找W、Sn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8.
辽东裂谷带硫化物矿床内电气石系列矿物学与找矿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辽东裂谷硫化物矿床中不同产状电气石的研究,提示了不同环境内形成电气石矿物的标型、光性、成分、同位素组成、红外光谱与X衍射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物化条件下形成的电气石其演化系列表现在由近矿围岩到硫化物矿层电气石由富镁由富铁-镁过渡从层状矿体到热液改造矿体电气石由铁镁向富钙-镁过渡。研究表明,电气石的形成与元古代早期底火山喷发作用后引起的富硼热泉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9.
Augu.  SS 《地学前缘》1995,2(1):26-28
含金石英电气石脉及其中石英的应变均受控于应变椭球体的无畸变面(non-distor-tionplane);石灰岩中的缝合线构造与桂林的中生代石灰岩喀斯特地形的形成受控于“溶解度前锋”(solutionfronts)。笔者强调,这些微观、显现与宏观尺度现象的相似性和再现性在构造上是一种普遍现象,值得注意分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