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1篇
  免费   2204篇
  国内免费   4565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754篇
地质学   13631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94篇
自然地理   403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462篇
  1997年   437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48年   10篇
  1947年   7篇
  1946年   7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大陆造山带中局部隆起-分层滑脱构造系(简称隆-滑构造)是对造山带的深入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构造形式。它是在前造山期伸展构造作用体制下形成的,其结构由内核、外壳及接合面三部分组成。由于它与后造山期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构造有着形貌相似的特点,因而很容易误将其归属为变质核杂岩构造。由于隆-滑构造有其特定的形成时间和独特的组合样式及构造特征,在造山带构造变形演化序列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这类构造的识别和确立对造山带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隆-滑构造形成后又受到造山期收缩作用的挤压改造,它的原始形象已不甚明确,但一般常可以在复背斜构造中首先发现前造山期隆-滑构造的存在。由于隆-滑构造的特殊性,它对于造山带的构造学、地层学、变质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等的研究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12.
胶北隆起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发现于胶北隆起招掖成矿带,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其产状与本区其他类型金矿不同。金矿石为含金长英质糜棱岩,硅化发育。主要金属矿物是,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硫碲铋矿。与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型金矿相比,微量元素Co、Ni含量明显偏高,而Cu、Pb、Zn、Hg含量明显偏低。其成因类型为大气降水变质水热液型金矿。其成矿深度大,是胶北地区深部找矿的重要新类型。  相似文献   
913.
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别地块是扬子地块北缘中晚元古代古岛弧的一部分,加里东期,它作为扬子地块北部陆缘的水下隆起,与华北地块南缘的早古生代古岛弧碰撞拼合,古洋壳消失,完成了南北两大陆块的对接,开始进入漫长的陆内俯冲时期,大别造山带就是扬子地块,大别地块和华北地块在陆内俯冲作用下,依次叠覆的结果,印支期是大别山的主变形期和高压动力变质时期,燕山期是主要的造山期,基底剪切引起地壳重熔,导致大范围的热流变质作用。大别地块的降  相似文献   
914.
本文对核废物在结晶岩和沉积岩中处置的可行性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岩层都是可行的它们在核废物处置的可行性方面,既在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各自也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15.
当代造山带研究中值得重视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当代造山带研究正从以往以阐明板块运动历史和板块边界相互作用为主,转向并进入到了阐明造山带岩石圈及其之下地幔系统中各层圈相互作用过程和动力学的新阶段,大陆动力学正成为造山带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在这种形势下,造山带研究正围绕着下列前沿问题展开工作:(1)碰撞后的造山过程:拆沉作用、伸展垮塌和深变质岩剥露;(2)造山带之下地幔的结构和演化;(3)壳内软层的性质和动力学作用;(4)造山带地壳的精细构造和演化;(5)巨量花岗岩的成因和侵位动力学;(6)沉积作用与造山过程:根据沉积特征对造山过程、造山事件的恢复再造;(7)新元古代超大陆。  相似文献   
916.
造山后伸展构造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张家声 《地学前缘》1995,2(1):67-84
本文综合介绍和比较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时期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样式;地壳尺度的拆离带或低角度正断层的性质、几何学和运动学;拆离带下盘变质核杂岩的抬升机理及其中各种韧性组构的成因和发展演变;后造山伸展塌陷过程中的岩浆活动和热演化;伸展平行褶皱的成因和构造几何学;后造山伸展盆地的形成过程;造山带地球物理剖面解释和岩石圈动力学;后造山伸展构造的物理和数字模拟等方面,当前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趋势。  相似文献   
917.
浙东南碰撞造山带的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东南碰撞造山带龙泉等地的岩石磁组构测试,显示了普遍具优势取向的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由此所揭示的NW-SE方向的主压应力与侏罗纪以后该地区的推覆构造所揭示的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结合已发表的邻近地区的古地磁、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认为该地区应属中生代碰撞造山带,龙泉群的变质年龄也与此相当.  相似文献   
918.
对苏北~胶南一带胶南群的变质岩系进行研究,其边界特征、横向不连续性、岩石类型及相互关系、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表明,胶南群不具有单一地层单元的含义,而是挟于五莲-荣成断裂与海州-泗阳断裂之间的构造岩石组合体,它由上壳岩类和深源岩类组成,前者包括了3个构造位。其形成可能与边界深大断裂的开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19.
冀东早太古岩石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庄表壳斜长角闪岩和变沉积物形成的片麻岩的Sm-Nd全岩等时线资料分别得到3495±19Ma和3561±15Ma的Sm-Nd等时线年龄。该年龄被解释为是曹庄表壳岩形成的年龄。  相似文献   
920.
横贯中国东南部的一条古断裂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志坚 《地质科学》1987,(3):221-230
本文根据地质和物探资料,论证横贯中国东南部桂西、黔东南、湘西北、鄂东南、赣西北、皖东南和苏南的湘黔-江南古断裂带。中元古代为超壳断裂,古生代属壳断裂,是一条长期发展的控岩控矿的古断裂带。往东入海,延向济州岛和西南日本飞驒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