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1篇
  免费   4161篇
  国内免费   4707篇
测绘学   292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3660篇
地质学   18834篇
海洋学   110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38篇
自然地理   492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79篇
  2022年   686篇
  2021年   675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662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872篇
  2008年   907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812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788篇
  2003年   768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846篇
  2000年   741篇
  1999年   766篇
  1998年   753篇
  1997年   734篇
  1996年   734篇
  1995年   721篇
  1994年   686篇
  1993年   581篇
  1992年   616篇
  1991年   526篇
  1990年   492篇
  1989年   405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3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南沙海域万安,曾母盆地的区域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新生代时,现在的印支地块和西婆罗洲地块,曾母块块属于印支陆地范畴,侏罗纪一早白垩世在纳土纳岛--西波罗洲博姜一带为一向西南的俯冲带,而在东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斯赫瓦内的一带为岩浆-火山弧,两者为同一构造体制产物,中生代末,印支愉和缅泰马陆块南部,包括西波罗洲在内与北部分离构成巽他地块,并在白垩纪-早第三纪时(东部),渐新一早中新世时(西部)反时针旋转。其东部惠第三纪时从印支陆块上分离南移的曾母地  相似文献   
92.
用三峡及邻区(东经108°~113°,北纬29°~33°)地质资料,地震资料,现 场地应力测量资料论证三峡及邻区晚第三纪以来构造应力场稳定性及其分区特 征。  相似文献   
93.
盐藻和β-胡萝卜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养殖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是近十几年新兴起的研究领域,因其应用前途广阔,现已成为微藻生物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预计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鉴于我国在这方面文章不系统,不全面,本文从盐藻生物学,养殖学,β-胡萝卜素异构体,β-胡萝卜素形成生理等角度全面概念了该领域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4.
互花米草及其对海岸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论述了互花米草在滩涂中种植的时间、种植的方法及其生长的适应性。文中着重讨论互花米草在海岸工程中防浪和消浪能力。与工程护岸比较,互花米草护岸是最经济、合理和有效的。通过本文的讨论为今后利用互花米草进行海岸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南海及周边部分地区特提斯构造遗迹: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全球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特征的研究表明,东特提斯地区晚三叠世古气候标志具有带状分布的特征。北巴拉望地块卡拉棉群岛科龙岛的晚三叠世沉积中发育反映较干燥古气候特征的鲕状灰岩,因此在古气候特征方面,北巴拉望地块晚三叠世地层不能与华南和印支地块同期地层对比,而应该与印度地块北缘喜马拉雅地区(向西)和琉球群岛(向东)对比。根据该古气候分析,北巴拉望地块在晚三叠世时应该位于南部亚热带较干燥气候带内,其晚三叠世的古地理位置比印支地块更靠南。对南海及南海周边部分地特提斯构造遗迹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南海北部陆缘区相关构造带的性质及正确恢复南海扩张之前该区的地质发展历史。南海北部陆缘区也是研究解决特提斯构造向东延伸问题以及特提斯构造-太平洋构造时空转化问题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96.
《海洋地质前沿》1994,(8):23-23
莫斯科“农业资源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和沃罗湟日大学的专家们,在“黑海油气”公司基地首次进行了海面红外线热探测试验.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已知的、产生在天然气田之上的海面负热异常效应.  相似文献   
97.
98.
揭示南海輓近海平面变动和古岸线诸多遗迹,探讨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变化一般规律,初步分析南海周缘中全新世和现代地壳构造升降速率,得出本区海平面上升率适中参考值为0.10—2.0mm/a,初步估算未来50年内海平面变化趋势在1.26—4.0mm/a之间;而构造升降受块断差异运动控制,一般规律是南海北部沿岸自东向西递减,由福建南部1.15mm/a至海南岛南部0.54mm/a。近代地壳形变资料亦证实这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印度洋中央海盆的构造格架和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作者在《MCTИСЛaB,KaЛДЪШ院士》号科学考察船第20航次中所取得的该海盆热流正常分布特征的热流数据以及文献资料中的热流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构造形变带的地热特点。在已完成的模拟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不断增强挤压的情况下,受地悫强烈构造活动性制久的蛇纹岩的侵入上升,或许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实验和对超声波破碎盐藻作用机制分析,为从盐藻中提取胡萝卜素探求一种简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