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11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克拉通盆地演化与碳酸盐岩—蒸发岩层序油气系统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中国克拉通盆地,如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下伏有裂谷或坳拉谷,说明克拉通盆地随超大陆裂解而发育,其后,克拉通盆地随超大陆拼合而上叠前陆盆地。前期热沉降环境诱发良好烃源岩形成;中期发育完整碳酸盐—蒸发岩旋回,构成有利储层;晚期挤压环境形成盖层和上叠层,形成旋回式油气系统。在古隆起上碳酸盐台地构成有利的储集带,而发育在斜坡和半深海盆地中的浊流沉积提供有效烃源岩,形成相变式油气系统。碳酸盐岩储集层结构类型由3种主要因素所控制:沉积作用、海平面升降作用与构造作用,由此形成孔隙、溶洞和裂缝3种基本原型。可进一步构成:孔隙—溶洞型;溶洞—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  相似文献   
72.
利用同步辐射能量色散X射线衍射(EDXD)方法和金刚石对顶砧(DAC)高压技术对采于四川平武的锡石进行原位高压(达24.0 GPa)结构研究发现:压力加载过程中,锡石在13.8 GPa时发生了从金红石型结构(P 42/m nm)到C aC l2型结构(P nnm)的位移式相变;在19.9 GPa时又由C aC l2型结构相变为黄铁矿型结构(P a3),此相变为重构式相变。对于第Ⅳ主族元素氧化物(S iO2,G eO2,SnO2和PbO2)及过渡金属氧化物(M nO2和R uO2)的高压行为进行了讨论,它们具有相似的高压相变序列,这些成果对与斯石英同构氧化物的高压行为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刘淑琴  潘家华  李波 《矿床地质》1998,17(Z4):729-732
大洋多金属结核的锰钼矿物经测试研究主要由具2.4埃(水羟锰矿)与10埃(布赛尔矿工型、钴土矿-布赛尔矿混层矿物、钴土矿)衍射峰的锰矿物组成。为探讨2.4埃与10埃锰矿物相间的关系,作者分别以富含2.4埃与10埃锰矿物的样品为初始物质,在不同温度(室温、70℃、150℃、270℃)、不同介质溶液(不同阳离子、不同浓度、不同pH值)、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进行了相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洋多金属结核中,10埃与2.4埃锰矿物相间不存在相变关系,两者都属原生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74.
李宗发 《贵州地质》1998,15(1):32-36
通过近几年1:5万区域地质高校资料综合整理后认为:早奥陶世宁国中期。黔东北地区具有西高东低的古地理格局,沉积相分带明显,以官舟-白沙-线为界,西侧为湄组以笔石页岩为主的内陆棚相沉积,东部则为大湾组的介壳灰岩和笔石夺混合的斜坡相沉积。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研究了激波管中稀疏波、反射稀疏波对水汽-空气混合气体作用的非定常瞬态相变过程。利用两种不同波长光束的消光方法对水汽相变过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水汽非定常瞬态相变发生的温度远远低于出现于自然大气中的凝结或冻结温度,混合气体膨胀越强,水汽瞬态相变的温度越低。非定常瞬态膨胀时的压力迅速下降是水汽瞬态相变温度远远低于自然大气中水汽相变温度的主要原因。水汽瞬态相变过程中,生成的微滴尺度均匀,但微滴的数密度却随时间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7.
数值实验是地幔对流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概述了近二十年地幔对流研究的主要进展,介绍并评价了每个研究阶段所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最后,着重讨论了上地幔与全地幔对流的论争。  相似文献   
78.
文中之羟钒锌铅矿系国内首次发现,用化学分析、X射线法、差热、红外光谱等手段进行了研究。 矿物呈黄褐色完美的晶簇,比重6.14,成分、结构及物理性质和国外同类矿物相同。作者重点地研究了它的热相变全过程,进而指出这是一种和多金属硫化矿床有关的次生矿物。  相似文献   
79.
加压后坡缕石的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文中坡缕石施加单轴向压力后X射线衍射谱出现反常衍射峰d=9.4A。这表明发生了相变。含有新相的产物经研磨,其反常衍射峰消失。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新相和原相可以互相转变。  相似文献   
80.
大陆壳内低速层成因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大陆地壳中出现的低速层的可能成因以及壳内低速层形成的基本条件。大陆壳内低速层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的成因有:①低速岩性层;②石英的α-β相变;②温度和压力;④流体;⑥矿物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其中浅部地壳的低速层可能主要是含水裂隙带和低速岩性层的反映;发育于高热流地区的低速层最有可能与部分溶融作用有关。各种成因的低速层在深度、规模和连续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利用这些特征的差异可以对低速层的成因作出判断。低速层可能对应于壳内力学软弱带,对块体活动与大陆强震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岩石学、实验岩石物理学和流交学的综合研究能够为壳内低速层的成因分析提供有效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