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1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1311篇
测绘学   778篇
大气科学   1004篇
地球物理   731篇
地质学   2415篇
海洋学   542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382篇
自然地理   33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1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采用肾上腺素(EPI)和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颗粒固着基和先固着后脱基三种方法,对褶牡蛎的眼点幼虫进行处理,产生单体蛎苗。EPI和NE诱导的最适浓度为10~(-4)M,最适处理时间为3h,幼虫的不固着变态率分别达47.7%和46.6%。处理时间延长,变态率增加不明显。EPI和NE的诱导效果差别不明显,其诱导作用对稚贝的生长无明显副作用。颗粒固着基以贝壳粉为佳,最适颗粒的规格为幼虫的壳长。幼虫先固着后脱基而形成单体蛎苗,以可弯曲的灰色塑料板效果最好,固着的小贝可通过来回弯曲塑料板而从上面脱落下来,小贝长至1~2cm大小时,脱基最容易。  相似文献   
42.
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上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水往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度,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8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稿态箱式模型计算出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停留时间。由模型得出的参数表明3个站位的真光层具有两种不同的层化图像,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南沙群岛海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合POC/PTh比值,估算出3个站位从真光层输出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分别为4.025.0和5.4mmolC·m-3-d-1。文中进一步讨论了234Th与POC两者停留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文中分析了CTD电导率实验室校准不确定度来源项,按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以实例形式分析评定了CTD电导率实验室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4.
中国沿岸现代海平面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1985年以前和1992年以前两个时段,对我国沿岸25个验潮站近百年来的海平面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了两个时段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年速率和平均海面高度,论述了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沿岸相对海平面在总体上不但持续上升,而且近年来上升速率普遍加快;根据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变化趋向,预计到下世纪中叶前后,全球性海平面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我国沿岸区域性海乎面平均上升幅度不超过15cm,不同岸段因地壳升降差异性大而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5.
最近80年来中国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搜集了32个验潮站的潮位记录,并对各站历年年平均海平面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80年来20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2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全球性理论海平面上升,而主要是由于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及过量抽用地下水。因此,在沉降的三角洲和沿海平原上的验潮站,相对海平面上升;反之,在上升地块上的验潮站,则相对海平面下降。塘沽和吴淞两站的记录均已经地面沉降修正,不能用以计算该两地的相对海平面。由于特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0mm/a)均系过量抽用地下水所造成,为了预防和减轻今后海平面上升及其所引起的灾害,亟应采取严格措施,减小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46.
以野外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虎门的地貌动力学特征。因峡口上、下游水域开阔,涨落潮过程中发育着强大的双向不对称射流系统;由于峡口区流速最大,发育着冲刷深槽,而峡口的上、下游因流速降低,泥沙有规律地沉积,形成了涨潮三角洲与落潮三角洲堆积体,出现纵向上“马鞍”形断面特征和横向上“槽-脊-滩”的地貌特征,与其动力特征相适应。  相似文献   
47.
甚高频电磁波多参数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波速度或衰减层析成像技术单独用于岩溶勘察存在多解性缺陷,降低了应用的准确性.基于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直接反映溶洞与周围介质存在的电性差异,以电磁波速度和衰减层析成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层析成像理论,并应用于实例工程.通过对其电磁波速度、衰减、相对介电常数、电阻率4参数层析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钻探验证,证明了基于电磁波的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层析成像技术是可行的,形成了电磁波速度、衰减、相对介电常数、电阻率多参数层析成像综合分析方法,提高了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探测溶洞及其充填情况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8.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深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RVD)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国外交会对接测量技术最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测量系统的原理和测量算法,并分析了光学成像测量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其测量有效性和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与否,最后讨论了未来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湖北通城透锂长石伟晶岩中锂辉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通城伟晶岩体是我国唯一的以透锂长石为主要锂矿物的锂伟晶岩,而在该伟晶岩中发现首次与透锂长石成因密切相关的锂辉石,该锂辉石呈灰白色一白色,强玻璃光泽,比重为3.12,硬度为6.5~7.0,有平行f轴的纵纹,正交偏光下为二轴晶,负光性.在常温下测得其3个光学主轴的参数为:N8=1.675,Np=1.667,Nm=1.669,N8-Np=0.008.2V=60°.锂辉石样品的化学成份w(B)为:Li2O 7.61%,Al2O3 27.72%,SiO263.30%,K20 0.03%.Na2O 0.19%,CaO 0.05%,MgO 0.11%,FeO 0.21%,MnO0.35%,H2O 0.30%,HzOˉ0.52%,总计100.39%.锂辉石样品的X射线数据为:2.791(100),2.917(52),4.250(61),6.109(51),2.863(16)和4.445(16)与标准锂辉石相吻合.  相似文献   
50.
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地层超压成因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超压成因机理研究的各种分析方法入手,依据压实不均衡、成烃及裂解成气作用两方面对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地层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声波时差及其对应的泥岩密度曲线表现为两段式演化,趋势线变化点在3 250 m附近.一方面从古近系沉积速率看,沙三期沉积中心的沉积速率高达450 m/Ma,可形成高幅度的异常高压,反映了压实不均衡作用对该地区地层超压的贡献作用;另一方面,套尔河洼陷地层超压分布范围与该地区生烃中心范围一致,且沙三中下段烃源岩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在0.8%~1.1%之间,说明生烃作用对套尔河洼陷地区地层超压的发育亦具有一定的贡献.由此认为,压实不均衡和生烃作用是套尔河洼陷地区地层超压发育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