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6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1331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507篇
地质学   3732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376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9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5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拟建的大理—瑞丽铁路穿越横断山区南段的滇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都极为复杂,其中高黎贡山深埋超长隧道的工程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困扰铁路选线、设计和施工的重大工程难点。针对不同形态隧道断面可能对高黎贡山超长隧道工程稳定性产生的影响问题,在充分综合该区野外地质调查、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实验等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应力分析软件对不同形态隧道断面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给出了应力分布图像,分析了断面应力分布的特点和断面形状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同时,计算了围岩的应力与强度比,对2种不同断面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比,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隧道断面形态下的隧道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了铁路隧道断面设计与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2.
周春景  吴中海 《地质通报》2012,31(203):326-336
在整理、分析云南大理至瑞丽拟建铁路沿线及其邻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资料,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地温场与岩浆活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区域深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中高温温泉(中高地温场)的空间分布与地表岩浆岩的出露、地表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分布都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合研究后认为,该区的中高温温泉可归结为岩浆热源型、断裂深循环型和岩浆热源叠加断裂深循环作用型3种基本成因类型。同时还发现,该区的温泉分布与区域地震活动空间上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并据此将区内划分为4个地震区带。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表温泉分布所反映出的地温场特征对本区的工程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3.
高永娟  林仕良  丛峰 《地质通报》2012,31(5):726-731
报道了滇西梁河—潞西地区新生代英安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英安岩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Nb、Ta、Sr、P、Ti,具有Eu负异常和Pb正异常。火山岩的εNd(0)为-10.3~-8.72,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为1.2~1.4Ga。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英安岩源于区域基底岩系的部分熔融,并与该地区同期幔源玄武质岩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混合。  相似文献   
974.
杨建国  王磊  王小红  谢燮  齐正广 《地质通报》2012,31(203):448-454
黑山铜镍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北山裂谷带内,庙庙井-双鹰山深大断裂南侧,含矿基性—超基性复式杂岩体侵位于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组和寒武系双鹰山组中。矿化主要赋存于杂岩体内的橄榄岩和角闪辉长岩内。采用锆石离子探针微区原位(SHRIMP)法获得矿化角闪辉长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374.6Ma±5.2Ma,表明该含矿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均发生于晚泥盆世。这一年龄数据的获得不仅对重新认识北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北山地区开展铜镍矿找矿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975.
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演化:从500Ma到180Ma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东北变质基底为由含矽线石榴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石墨大理岩和各种长英质片麻岩组成的孔兹岩系。采自额尔古纳、兴安、佳木斯和兴凯地块的矽线石榴片麻岩样品的锆石U-Pb测年均指示高级变质发生在500Ma左右。来自松辽地块古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的证据也表明约500Ma构造岩浆事件的存在。跨越整个中国东北不同地块的泛非期高级变质岩形成了超过1 300km北西向展布的晚泛非期"中国东北孔兹岩带",以顺时针p/T轨迹的孔兹岩带与同期岩浆杂岩共同构成了一巨型的约500Ma前后的造山带,笔者这里命名为"中国东北早古生代造山带"。这证明了中国东北各地块在500Ma之前已经拼合,并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具有构造亲缘性,曾是晚泛非期(500 Ma)西伯利亚南缘Sayang-Baikal造山带的组成部分。450Ma之后,已经拼合的中国东北地块群从西伯利亚裂解,向南朝现今的中国东北漂移;230Ma前后,东北地块群沿索伦—西拉沐伦—长春缝合带与华北板块碰撞;210~180 Ma,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导致佳木斯地块与西部松辽地块最终拼贴,沿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形成一弧形高压带(包括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黑龙江蓝片岩带和佳木斯—兴凯地块南缘长春—延吉带),这里简称"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之后东北地区进入了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并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976.
为了提高滑坡的预测精度,通过对灰色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各自优缺点及互补性的分析,建立了GM—BP串联组合预测模型。模型首先采用等维动态GM(1,1)模型进行初步预测,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初步预测的结果进行训练及仿真,通过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参数的判定选取,获得组合模型预测值。以茅坪滑坡为例,对位移进行了预测。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GM—BP串联组合预测模型在短期预测精度上高于单一模型。  相似文献   
977.
渝南与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的下伏地层都为韩家店组页岩或黄龙组灰岩,顶部为炭质页岩,两地完全可以进行对比,应该具有一致的沉积时代。根据含矿岩系下伏灰岩中的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oppletus和Streptognathodus gracilis化石,灰岩时代应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矿岩系的时代可由下伏灰岩和上覆栖霞组来进行限定。结合其他资料,认为渝南与黔北含矿岩系的沉积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晚期(相当于Kungurian期)的梁山组。  相似文献   
978.
基于川西地区构造演化,利用区域基础地质资料和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数据,恢复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埋藏—热演化史,明确天然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两类包裹体,即含烃盐水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盐水包裹体较为常见,显微镜下可见气烃和极少量的液态烃包裹体;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80~200℃ 之间,表现为双峰型特征,峰温分别为130~140和160~170℃;天然气主成藏期有两期,第一主成藏期主要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中晚期,第二主成藏期主要为中—晚中新世.天然气成藏过程为上二叠统烃源岩在晚三叠世(印支末期)进入生油高峰期,形成古油藏;至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古油藏裂解成气;中—晚侏罗世(燕山早期),雷口坡组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期,进一步补充气源,在川西地区正向构造中形成天然气藏.受喜山期构造挤压抬升的影响,雷口坡组内部继续发育小断层,至中—晚中新世,古气藏发生调整并最终定型.该结果为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79.
提出一种离散布谷鸟算法(DCA)求解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Capacitated Vehicle Routing Problem).该算法采用轮盘赌机制增强初始解选择的随机性,对基本布谷鸟算法的莱维飞行操作中,使用2—opt法和exchange法进行位置更新;在寄生巢位置更新中,使用shift法和reverse法增强最优解的局部开发能力.选取augerat标准数据集测试算法,并比较BA、ACO、SA及PSO算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离散布谷鸟算法能够有效解决带容量约束车辆路径问题,有较强的寻优能力,求解质量优于其他4种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980.
文章通过系统归纳广西鹰阳关—张公岭地区矿体赋存空间、矿石组构、围岩蚀变特征等成矿地质特征,分析其控矿因素,以期为下一步在该地区开展银金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