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9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1343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518篇
地质学   3768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376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29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5篇
  1948年   9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5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商丹断裂带东段基性-超基性岩带(体)及其中的铁、铬等矿化特征作了概述,在岩带中圈出了A、B、C、D四个基性-超基性岩体集中区,对该带中铁铬镍等矿产资源潜力作了地质预测,认为该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岩浆型铁、铬、镍等矿产的良好找矿远景区,提出了下步找矿工作思路、方法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陕西安康—石泉北部金矿成矿地质背景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康—石泉北部金成矿带位于南秦岭早古生代裂谷盆地次级单元牛山—赤岩地垒,南北两侧分别以安康断裂和麻坪河断裂为界,典型金矿床有羊坪湾、黄龙、鹿鸣等.早古生代裂谷盆地以发育黑色岩系为特征,普遍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特别是浅变质志留系砂泥质岩和印支—燕山期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床的形成,前者提供金矿源层,后者促使含金热液运移富集成矿.该地区是金矿成矿带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993.
针对龙江流域下游南岸段干旱缺水的自然灾害现象,文章建立了新的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遥感监测信息模型,并建立了干旱分级标准.经过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对于区域性的干旱监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广泛用于干旱的监测、评估及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994.
PDO和ENSO与大连6—9月降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05—2006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简称PDO)、ENSO和大连6—9月降水资料,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DO暖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比常年偏少;PDO冷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多;PDO与大连6—9月降水存在准周期对应关系,从PDO冷位相到暖位相,对应的大连6—9月降水距平8 a滑动平均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ENSO对大连6—9月降水的影响明显受PDO的调制,在PDO冷位相期,ENSO年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多,而在PDO暖位相期,ENSO年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少;不同强度和不同冷暖性质的ENSO,在不同PDO位相期内对大连6—9月降水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来源于江西区域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共6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5.7级地震和4.8级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结合地震序列的精确定位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讨论了发震构造.结果显示,5.7级主震的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223°,倾角75°,滑动角144°;节面Ⅱ走向324°,倾角55°,滑动角18°.4.8级强余震的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54°,倾角71°,滑动角-160°;节面Ⅱ走向317°,倾角71°,滑动角-20°,这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不完全一致.地震序列在震中空间分布和震源深度分布上也具有复杂性.5.7级主震发生后,余震活动从SE向NW、从浅部往深部发展,在破裂过程中可能遇到障碍体,触发了4.8级强余震.5.7级主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隐伏在瑞昌盆地内的洋鸡山—武山—通江岭NW向断裂,4.8级强余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瑞昌盆地西北缘的丁家山—桂林桥—武宁NE向断裂北段.  相似文献   
996.
秦祁接合带造山缝合带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构造及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详细解剖了秦祁接合带唐藏—关子镇—武山和新阳—元龙造山缝合带的应变及岩组特征.41个采点168个构造岩样品的平均磁化率全部较低,磁化率椭球形态分析表明其以平面和压扁应变为主,磁化率各向异性度普遍较高,属强变形岩石组构类型,结合野外观察认为其与变形强度明显正相关.此外,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T、P′可能受岩石类型一定程度的影响.磁化率椭球主轴方位与变形密切相关,提供了丰富的岩组信息.两构造带具有类似的岩组特征,磁面理大致分为呈共轭形态的两组,暗示高应变剪切带在平面上可能以网格状形态出露;高倾伏角磁面理与占优势的低倾伏角、近水平磁线理表明了构造带明显的走滑特征,部分高角度磁线理可能与构造带的挤压和(或)转换挤压相关;磁组方法不能简单用于判别复杂强变形带的运动指向,糜棱面理的复杂变化及Kmin与构造带夹角过高使其判别结果意义不明,而野外及显微构造观察都表明了构造带的右行走滑特征.上述结果表明,沿缝合带大规模的右行转换挤压形成了秦祁接合带反“S”型的平面构造形态,暗示在南北板块拼合过程中,西秦岭诸中、小块体一定程度的向西挤逸.  相似文献   
997.
对青藏高原过班公—怒江构造带的三条大地电磁剖面进行探测,获得班公—怒江构造带及其邻区的电性结构模型,研究了班公—怒江构造带的深部结构与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带及其两侧上地壳内广泛分布不连续高阻体,反映了岩浆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构造带南北两侧岩浆的活动规律可能存在较大差别.研究区内的冈底斯及羌塘地体的中、下地壳普遍发育高导层,反映了印度大陆碰撞、俯冲过程的效应与痕迹,而高导层之下的高阻块体则可能是向北俯冲、冷的、刚性的印度大陆地壳.羌塘地体的电性结构模型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区段,南羌塘块体的壳内高导层与班公—怒江构造带对印度板块俯冲的阻挡作用有关;而北羌塘块体壳内高导层与亚洲大陆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阻挡”与向南“对冲”有关.印度板块向北的俯冲与挤入,受到班公—怒江构造带及亚洲板块的阻挡,可能没有越过班公—怒江构造带,并在班公—怒江构造带附近向下插入软流圈,导致幔源物质上涌,形成壳、幔热交换与物质交换的通道和规模巨大、延伸至上地幔的高导体.班公—怒江构造带的电性结构证明了该构造带是一组产状陡立、巨型的超壳深断裂带.  相似文献   
998.
海南岛北西部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军龙  田勤俭  李峰  高站武  苏刚 《地震》2008,28(3):85-94
利用DGPS系统测量海南岛西部阶地, 绘制地质地貌综合剖面, 将西部阶地分为海成阶地和河流阶地两种。 其中海成地貌包括一条砂堤和四级阶地: 砂堤宽2~10 m, 高程约10 m, 形成于5 ka以来; 海成一级阶地发育较好, 阶地面高程21~22 m, 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之间; 海成二级阶地顶面高程约32 m左右, 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 海成三级阶地较为发育, 阶地面高程40~42 m, 形成于121.8 ka; 海成四级阶地零星分布, 阶地面高程约57 m, 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 河流阶地也可分出四级: 一级阶地高程约20 m, 局部发育, 形成于11.4 ka; 二级阶地高程约34 m, 形成于47.2 ka; 三级阶地高约50 m, 其基座顶面标高约41 m, 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 四级阶地高程约71 m, 基座面标高约60 m, 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 这些阶地中均以二级最为发育。 晚更新世以来全区处于整体加速抬升的状态。 依据阶地面的综合剖面特征, 认为王五-文教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999.
临潼-长安断裂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潼—长安断裂是渭河盆地内部骊山凸起和西安凹陷之间一条重要的分界性断裂,前人研究表明该断裂在全新世有强烈活动。通过对该地区钻孔资料的收集整理、跨断裂阶地测量分析以及晚更新世古土壤标志层错距的量测,分析了早更新世后期以来断裂的活动性特征,认为临潼-长安断裂在中更新统以前有过强烈活动,中更新世以来断裂活动性明显减弱,活动形式表现为张裂或小的位错。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两轨法D-InSAR技术获取玛尼地震形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欧洲太空局提供的ERS1/2SAR影像数据,结合美国NASA提供的免费SRTMDEM,利用两轨法D—InSAR技术获取了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地震的部分差分干涉图。结果表明,断裂为左旋扭动态势,由地震引起的雷达视线向的形变北盘约为0.7m,南盘约为0.8m,认为,利用D—InSAR技术提取地震形变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