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7篇
地质学   1897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8篇
  1976年   3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6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8篇
  1945年   6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大别山东南缘首次发现大坝陨坑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首次在大别山东南缘安徽省境内发现的大坝陨坑构造。经初步评价,知陨坑呈椭圆形,长轴呈北北东向,长约19km,短轴长约12km,最大坑深约2km,是一个有中央隆起区的复杂型陨坑。在卫片上陨坑显示环形影像,地貌形态为一洼地。陨坑基座保存尚好,可对它直观和追索陨坑构造边界。形成于230Ma左右的各类撞击变质岩石系列齐全,其中含有柯石英等典型的撞击变质矿物及撞击碎理等超微构造,特别是在陨坑基座内壁普遍发现有鉴别陨坑构造最可靠的标志——干裂自角砾岩,都证明大坝环形影像是一个典型的陨星撞击坑构造。它的发现,具有很大的科学及经济意义,对今后褶皱山区寻找和研究陨坑构造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同时大大丰富了建设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依据。无庸置疑此发现将促进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及陨星撞击科普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河南洛宁段河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洛宁县段河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包括石寨沟和岭东两个矿区,分别由3~4条含金石英脉构成。矿化过程从早到晚包括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等3个阶段.其中中阶段金矿化最强,次为早阶段。各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次为纯液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表明,气液两相包裹体的液相为H2O,气相主要为Ho和CO2混合、纯H2O,次为纯CO2;纯液体包裹体为纯H2O。石寨沟矿区包裹体均一温度从早到晚依次为240.9~315.9℃.188.7~304.5℃,137.3~259.3℃:流体盐度变化依次为(6.74~12.85)wt%NaCl.eq,(2.41~8.68)wt%NaCl.eq,(2.24-7.86)wt%NaCl.eq。岭东矿区均一温度从早到晚依次为303.7-343.1℃,251.8-325.4℃,305.7~355.0℃:流体盐度变化依次为(5.11~11.70)wt%NaCl.eq,(2.74-10.11)wt%NaCl.eq,(0.53-6.74)wt%NaCl.eq。两矿区主成矿期流体均为中温、低盐度,早阶段流体为改造热液和变质热液的混合体,含一定量CO2,且流体CO2含量和盐度从早到晚逐渐降低。石寨沟矿区包裹体均一温度逐渐降低,而岭东矿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先降后升,加之岭东矿区各阶段成矿温度均高于石寨沟矿区.表明成矿流体系统主要受岩浆热驱动,岭东矿区更靠近岩体,且在晚阶段又有脉动性的岩浆加热.段河金矿区南部存在隐伏岩体。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龙岗火山群南龙湾第四纪火山碎屑颗粒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红梅  许建东  林传勇  赵波 《岩石学报》2008,24(11):2621-2630
爆炸性火山喷发形成的碎屑颗粒的粒度、分选性、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等特征与火山喷发的机制、岩浆与水作用的程度、搬运过程等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以此为线索,研究了龙岗火山群南龙湾火山的一个剖面,以探讨其喷发类型和特征。在该剖面上采集了不同层位火山碎屑颗粒样品,然后进行显微形貌观测、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形貌观测。显微镜下观测表明,射汽爆发、射汽岩浆爆发和岩浆爆发的碎屑颗粒具有不同的成分和形貌特征。粒度分析结果显示,粒度与喷发类型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的爆发类型具有不同的分维值D范围。SEM分析可以提供有关火山喷发特征对火山碎屑颗粒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南龙湾火山喷发为爆炸式喷发,包括早期的射汽岩浆爆发,到岩浆爆发至晚期以射汽爆发为主的射汽岩浆爆发的不同阶段,该区火山喷发的不同时期,水参与喷发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沉积物中石英单矿物的化学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海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作为陆源物质的标志性矿物,是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的信息载体,已成为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研究的重要替代指标.提供了改进了的化学分离海洋沉积物中石英单矿物的方法流程.在流程中的不同阶段可有效去掉全样中的生物组分、粘土矿物和长石等,取得海洋沉积物全样的总陆源矿物、石英+长石、石英的相对和绝对含量,通过计算可获得各种组分的通量,通过粒度分析可获得粒度数据.同一样品的17次重复实验表明,含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36%;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检查所分离出的石英纯度可达98%以上;激光粒度分析表明,化学试剂对石英的溶蚀作用不明显,不影响粒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潮坪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流路入海时形成的三角洲潮坪.为进行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了良好的屏障,水动力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屏障两侧潮坪是研究潮坪特征对水动力条件响应的天然实验场所.在屏障两侧各选择一典型区,实测地貌形态,取样品进行粒度成分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潮坪分形特征.发现水动力环境的强弱决定着潮坪的形貌、沉积物粒度分维值的变化规律.水动力环境强的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高,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迅速降维;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小,且离散性大.相反,在另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低,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分维值无显著变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高,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到某个值时,两侧潮坪形貌分维值渐趋一致.在屏障两侧各沿一条与屏障大角度相交的测线取样,并各选择一点采取不同深度的样品做分析计算,发现在水动力条件弱的一侧,样品的粒度分维值表现为远离屏障逐步降维、随深度增加分维值增大的规律;相反一侧粒度分维值变化的规律性很不明显.讨论了水动力环境对潮坪分形特征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6.
运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电化学脱盐处理对钢样-砂浆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电化学脱盐处理后,钢样-砂浆界面的微观形貌特征与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扫描电镜研究渤海南部碎屑石英颗粒表面微结构,并根据各种形痕的组合特征,判断沉积物所处的沉积环境,定性分析控制沉积环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主要育珠贝(蚌)贝壳珍珠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我国海水马氏珍珠贝Pinctada martensi(Dunker),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Jameson)、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Roeding)和淡水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贝壳珍珠层内层面的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贝壳珍珠层均呈砖墙式结构,珍珠层中文五笔型小板片呈不规则多边形至六边形,直径为1.3-4.5μm,厚度0.35-0.85μm,同一种类贝壳中文石小板片的形状及粒径均匀一致,反映了生物矿物化的特殊性。珍珠层沿壳内层面与棱柱层过滤带中均存在初始生长的文石小晶体结构排列较混乱的现象,与成熟珍珠层中文石小板片的定向排列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光释光测年中石英样品提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光释光前处理中遇到的传统方法无法获得满足纯度石英的问题,通过大量对比实验,结合玻璃工艺中石英分离研究成果,最后获得了新的石英提纯流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通过化学分离避免了密度变化对石英长石分离的影响,从而解决了斜长石和岩屑在传统的重液分离中无法剔除的问题,新方法能够获得满足纯度要求和量要求的石英,同时,新方法比传统方法实验室工作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热液锆石U-Pb定年与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时代: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对其成矿时代的精确测定却一直是一道难题.近年来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含金石英脉中热液锆石的U-Pb定年来精确限定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时代成为可能.但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组成通常较复杂,除有热液锆石外,还可能出现从围岩中捕获的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锆石成因和组成的这种复杂性,经常导致所获得的U-Pb年龄数据难以解释或缺乏明确的地质意义.因此石英脉型金矿床锆石U-Pb定年的关键是有效区分从成矿流体中直接生长的热液锆石和从围岩中捕获的岩浆锆石或变质锆石.通过锆石形貌、结构、微量元素组成(含稀土元素)、矿物或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可以较好地区分含金石英脉中的不同成因锆石.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SHRIMP或LA-ICPMS锆石U-Pb分析技术对石英脉中的热液锆石进行微区原位定年,可以获得石英脉型金矿床可靠的成矿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