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1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699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3447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刘林清 《江西地质》1996,10(1):69-74
笔者利用遥感图像,并结合野外调查对武夷山西南段桃溪环形构造进行了解译分析,认为该环形构造是一个呈多层偏心式展布的中型环形构造,是在不同时期地壳局部隆起和旋转上升运动的相继作用下形成的。它对铀矿化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已知铀矿床(点)或矿化异常区,片有97%以上分布在环形构造各层环及其边缘地区,并受其与线性构造带交切复合部位的控制。研究之类环形构造的特征,尤其是环形构造与矿产产出的关系,对指  相似文献   
92.
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对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文对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形成的变质环境,金矿分类,成矿模式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3.
94.
吴金平  肖文丁 《地球科学》1996,21(6):583-586
对二组分非理想系统的结晶动力学模型中参数的物理化学意义的分析研究表明,岩石矿物中一大类振荡分带构造起因于低共结系统的自组织过程,这些分带构造包括各种球状岩,岩浆岩韵律体层理,云母环带,大多数条纹长石,玛瑙环带,粘土矿物和稀土矿物中结构单元层的混层等等。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用电子探针对岩浆和变质重结晶锆石进行了成份分带的研究,结果表明,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从晶体中心至边缘P2O5含量增大的特点,可作为它们的成因标型特征,岩浆锆石则P2O5含量变化不稳定,本文论述了它们的成因。  相似文献   
97.
98.
镇源金矿成矿溶液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化分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镇源金矿成矿溶液的组分特征、水化学类型、金的存在形式及淀出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金的矿化分带模式。  相似文献   
99.
100.
赵忠华  徐洪发 《铀矿地质》1996,12(5):276-280
绿泥石化蚀变岩带位于虎皮峪杂岩体北部。六块地-哈达岭一带,东西长8.2km,产在辽河群里尔峪组磁铁矿浅粒岩段与电气石变粒岩段之间,由外向内可划分为4个蚀变亚带,其中绿泥石化、黄铁矿化亚带赋含铀矿。依据矿物蚀变关系、脉体切割关系,蚀变带内矿物生成顺序可划分3期6个阶段,铀矿化产于热液蚀变期。铀矿化受EW向绿泥石化蚀变岩带控制,与铀矿化有关的蚀变有绿泥石化、硅化、赤铁矿化,主要的合矿围岩有大理岩、蚀变浅粒岩。铀与铁、锰、钙、磷、铜、铅、镧、铈、钴呈正相关,而与造岩元素硅,铝,钾,钠呈负相关。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形成于早元古代。揭露工作证明是一有远景的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