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松顺  王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20(2):68-70,F003
在高温高压下,六方晶格的石墨转变为立方晶格的金刚石。选用灰分含量少、气孔分布均匀的T621A石墨为碳源,选择化学成分范围偏值小、杂质含量少的镍锰钴合金为触媒以及优质粉压叶腊石为传压介质,在高温、适压、长时间及其它条件下,合成高强度粗颗粒的优质金刚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我局白杨畈、城门山两矿区上覆地层复杂,漏失、垮坍严重,属强造斜地层,尤其方位角变化大,部分孔段高达每百米100°,变化无规律,矿体产状陡(65°—90°),采用常规钻进地质效果差,成本高,施工进度慢。为了加快矿区勘探速度,减少穿越上覆复杂地层的次数,提高经济效益和地质效果,均采用螺杆钻施工定向孔。  相似文献   
33.
34.
董向宇 《探矿工程》2007,34(4):30-33
对水平定向钻进(HDD)用钻杆的工作状况及主要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对整体锻造钻杆和摩擦焊焊接钻杆进行了比较,对提高HDD钻杆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5.
《探矿工程》2007,34(4):18-18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宣布,在渤海海域喜获新发现——渤中28—2东。这个新发现位于渤海海域的渤中28—1油气田和渤中28—2南油田之间。在钻杆测试中,该井可平均日产油1600桶,平均日产气28.3万m^3左右。自2006年以来,中海油在渤海黄海口凹陷已经连续发现了4个含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36.
梁官华 《探矿工程》2007,34(8):24-25
结合广西宾阳高田钨铜矿区钻探工程实例,分析了超径地层钻进经常发生断钻杆的原因,介绍了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刘家荣 《探矿工程》2007,34(9):82-84
重点介绍了旋挖钻机的工艺特点和斜塔动力头旋挖钻机在复杂多变地层钻进的优势;斜塔动力头旋挖钻机其所用工艺多样化,可采用孔底加压的方式钻进桩孔,成孔精度高,事故率低,可在场地狭小的工地施工,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38.
针对煤矿井下碎软煤层瓦斯抽采中风压空气钻进施工中排粉能力有限,易造成粉尘污染问题,提出采用煤矿井下泡沫灌注系统及宽翼螺旋钻杆进行高效泡沫钻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钻孔环空间隙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宽翼螺旋钻杆结构对泡沫钻进高效排粉的影响,确定头数3、槽宽26 mm、螺距110 mm为宽翼螺旋钻杆的优化结构参数。在淮北某矿3204工作面碎软煤层中进行了深度达195 m的本煤层钻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中风压空气钻进工艺,钻进回转阻力降低了42%~48%,表现出高效的排粉效果,可提高煤矿井下碎软煤层钻孔深度和成孔率。该工艺可为类似煤矿井下深钻孔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通过分析钻杆过度磨损的原因和后果,从破碎功和钻杆受力两方面分析影响钻进效率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定这一主题,既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要求,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人们生产生活、地球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我国是资源大国,更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有限。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矿产资源高强度开发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