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870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531篇
地质学   1989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51.
不同应力路径下土体的变形特性与破坏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雪强  朱志政  韩高升  何世秀 《岩土力学》2006,27(12):2181-2185
在固结不排水加荷与卸荷两种情况下,基于土体常规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和真三轴平面应变试验结果,指出不同的应力路径下土体具有不同的变形特性和破坏特性,并且这些特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应力路径,有着其球应力p和广义剪应力q与球应力p的比值q/p的不同变化趋势。最后,依据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和其相应的转化型式,进一步探讨了其破坏参数k2值的确定方法。试验检测的结果表明,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能给出土体较为准确的破坏强度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52.
朱奎  徐日庆  郭印  周鹏飞 《岩土力学》2006,27(Z1):869-874
为了研究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和变形特性,在温州地区进行了6个大型不同试验参数条件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并在静荷载试验中对刚性承压板下压力盒进行同步检测。根据检测成果较系统地分析了褥垫层的设置与否、褥垫层厚度及材料、刚性桩置换率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特性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3.
岩土面上抗剪强度与破坏面位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国祥  刘宝琛 《岩土力学》2002,23(6):730-732
通过理论推导出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岩土任意面上的抗剪强度通式和破坏时中主应力与大小主应力的关系,给出了破坏面位置与强度准则的一般关系。为岩土滑移面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研究岩土强度准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4.
沉管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富  谢新宇  张继发  郑麟  朱向荣 《岩土力学》2004,25(12):1937-1941
基于现场试验检测结果,分析了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在砂土中的抗拔破坏模式和应力传递机理,运用极限平衡原理研究了抗拔承载力,得到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利用公式对工程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两者较为一致。现场试验表明,未达破坏荷载前,抗拔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与变形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抗拔碎石桩破坏性状明显,能明确得到抗拔碎石桩的破坏荷载。  相似文献   
955.
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在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梧松  郑荣跃 《岩土力学》2004,25(11):1766-1769
提出一种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以考虑土坡渐进破坏过程。该方法是一个涉及搜索危险滑裂面的总体最小安全系数和寻找土条侧面强度发挥系数的最优组合的过程。采用双层MDCP法离散组合型方法解决这一二重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局部安全系数法较之以常规方法更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956.
矿山压力对底板破坏深度监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前肥城煤田6 1%的煤炭储量受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威胁,采场底板破坏深度的监测是该煤田底板水害防治的重要内容,选择肥城煤田曹庄井田8煤层和9煤层开采作为监测对象,利用向底板岩层注水方法监测岩层破坏情况。利用专利产品“钻孔双端封堵测漏监测仪”,监测煤层采前的底板原始裂隙发育程度和采后矿山压力底板的破坏深度。监测结果表明,8煤层开采造成的底板破坏深度可达36.5m;9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可达14.2m。   相似文献   
957.
吴基文  樊成  刘小红 《岩土力学》2003,24(4):549-552
根据杨庄煤矿的开采地质条件,分别建立了走向和倾向两类基本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计算了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和不同切眼长度时,底板的破坏深度、范围及采动底板应力分布。数值模拟与现场应力测试及注水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煤矿底板灰岩水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8.
煤矿井筒重复破坏的化学注浆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兴隆庄矿西风井井筒事隔5a后第二次发生破坏,原因是松散层失水造成第四系压缩下沉。经分析论证,采用地面注水泥浆-化学浆复合注浆工艺,通过浆液在裂隙中流动、凝胶、劈裂、充填,可实现对岩体裂隙的封堵,达到控水、增强、防止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9.
对现行规范以液性指数IL确定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工程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持力层土所含的高岭土浸水软化,当受到荷载作用时,在桩端周围形成塑性剪切滑移面,产生局部剪切破坏,大大降低了桩端持力层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从而指出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1]仅以液性指数IL,确定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值存在不足,宜综合压缩模量Es和孔隙比e而定。  相似文献   
960.
张爱芸  姚燕 《盐湖研究》2007,15(2):50-56
根据以往相关的研究报道,综述了含硼水溶液中硼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其与总硼浓度、溶液pH值、溶液离子强度、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随着总硼浓度的提高,硼氧配阴离子的聚合度加大,在pH值较高或较低时,聚硼离子的含量较少,主要以H3BO3和B(OH)4-的形式存在;同时,指出含硼水溶液存在普遍的过饱和现象,我国含硼盐湖卤水中的硼物种可以用B4O72-的综合统计形式表示。总结了硼酸盐水溶液中各种硼氧配阴离子的FT-IR,Raman和NMR的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