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1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776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478篇
地质学   1817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4篇
  194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王国司  赵黔荣  邬炳剑  孔德秋 《贵州地质》2000,17(3):166-169,175
本文主要对贵州六盘水地区煤岩裂隙的发育特征和储气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煤层气勘探选区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裂隙水压力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朱珍德  胡定 《岩土力学》2000,21(1):64-67
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定量地分析了裂隙长度、方向、间距对岩石强度的影响, 详细推导了含裂隙水压力岩体的初始开裂强度公式。 通过有关试验结果证实, 所建立的公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用于暴雨入渗边坡和实际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993.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理论上得出地震孕育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是:地震前孕震区在垂直向会逐步形成、发展弹性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不稳结构,在水平向也多会形成对称相间分布的两个弹性压缩区及两个弹性拉疏区。应变的“压缩区与拉疏区同时产生、对应存在、共为一体”的这种双向应变结构是地壳构造运动中形成孕震体与非孕震体的根本区别,也是能用以首先找到孕震地区的主要依据;地震的破裂机制是:孕震体形成的双向应变结构,构成了应力集中后的失稳与剪切破裂的必要条件,当初始破裂后,就会引起压缩区与拉疏区发生逆转性的弹性膨胀与收缩的相互配合而不断提供位错空间,从而能使应力与破裂快速地传递与扩张。这一地震孕育与破裂机制的认识,几乎能解释绝大多数的地震前兆现象及震时震后的冒砂、冒水与断层的破裂、错动现象。  相似文献   
994.
在研究完成变形岩体软弱破裂带或灌性的基础上,彩旋喷注浆技术进行直接加固处理,提高破裂带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实践证明,抑制了岩体的变形,防止了滑坡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5.
卢守卿 《河南地质》2000,18(3):167-172
虎睛石矿床赋存于耀岭河岩组一套基性海底喷发岩系中,受北北西向的一组缓倾斜的构造裂隙控制。本文将矿床划分为个矿体,对其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6.
喀什—乌恰地区近年来强震活动平静的可能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王海涛  赵卫明  聂晓红 《地震》2007,27(2):99-111
通过分析喀什—乌恰地区和伽师—柯坪块区强震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ΔCFS), 从断层相互作用和中等地震活动加、 减速特征的角度, 初步论证了两个区域强震活动交替发生特征的可能机理。 库仑破裂应力和加速矩释放模型拟合结果表明, 伽师—柯坪地区1997—1998年成组发生的伽师6级强震、 新疆南部周边发生的1992年苏萨梅尔MS7.5地震和2005年巴基斯坦7.8级地震产生的静态应力变化不利于喀什—乌恰地区强震的发生, 可能使得该区后续强震的发生时间延迟了。 另一方面, 位于1992年苏萨梅尔MS7.5地震和1997—2003年伽师系列强震产生的ΔCFS为负的喀什—乌恰地区地震活动表现为弱加速特征, 这或许是1993年以来喀什—乌恰地区强震平静特征的原因。 喀什—乌恰地区7级地震产生的正的ΔCFS可能有利于伽师—柯坪地区后续强震的发生, 3组7级地震产生的ΔCFS为正的区域内后续强震发生前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加速特征, 从而定量解释了喀什—乌恰地区强震活动对伽师—柯坪块区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李树忱  周锦添  李术才 《岩土力学》2007,28(12):2549-2552
目前隧道及大型地下工程往往在裂隙岩体中开挖,而裂隙与地下空间的距离及裂隙的扩展条件,制约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应用能考虑孔洞和裂纹问题的新型边界积分方程与无网格加辽金法结合,建立一种新型的边界无单元法。在该方法中基本的未知量是由边界上的面力和边界上位移密度函数构成的复变量边界函数 。文中应用的边界积分公式和Muskhelishvili的积分公式直接相关。将无网格构造方法引入新型的边界积分方程,建立了新型的边界无单元法。应用该方法详细分析了含隧道和裂纹间相互关系等问题,其数值结果与解析结果吻合很好,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挡土墙土体复合破裂面主动土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广成  唐辉明  颜少枝  张艺 《岩土力学》2007,28(11):2475-2479
基于普朗德尔-瑞斯纳课题认为,挡土墙土体破裂面是由对数螺线与直线组成的复合滑动面的结论,采用极限平衡法和约束优化相结合的方法,重新推导了主动土压力及其合力和作用点高度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动土压力在纵向的分布特征,并讨论了主要参数对破裂面、主动土压力及其合力和作用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刘先珊  林耀生  孔建 《岩土力学》2007,28(Z1):192-196
大量试验证明,裂隙岩体在加载和卸荷的条件下其渗流与应力特性是不完全相同的。近年来,加载条件下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卸荷作用下的水岩耦合分析还处于初始阶段。基于现有裂隙变形曲线的研究结果,建立了渗透系数与卸荷应力、应变间的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算例分析了各种工况下的渗流和应力特征,其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卸荷后应力场的改变增加了临近坡面的岩体渗透系数,降低了地下水浸润线,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考虑渗流后,边坡的位移场和应力场有较大改变,但考虑耦合后位移和应力分布和大小与不耦合时的相差不大;边坡开挖后应力场改变对渗流的影响远大于渗流对位移、应力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郑少河  姚海林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07,28(Z1):281-285
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裂隙性膨胀土边坡稳定性与其渗流场分布密切相关,对渗流分析中的积水深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不同的积水深度对渗流场的影响很小,因此,在进行裂隙性膨胀土渗流分析时,积水深度为0的假定是可以接受的。基于膨胀土开裂裂隙的规模及渗透性的不同,提出了考虑裂隙系统的膨胀土边坡渗流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土体开裂显著改变了膨胀土内部的渗流场分布。该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拟坡渗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更合理地解释了降雨入渗引起的膨胀土边坡浅层滑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