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了识别石家庄市南部污灌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 采集5种潜在污染源和19组地下水样用于化学和氮同位素分析.灌溉污水NH4+的δ15N值较低(4.0‰), 施化肥土壤和粪堆下土壤NO3-的δ15N值分别为1.4‰和12.4‰; 仅施厩肥的蔬菜种植区下伏近30 m厚包气带沉积物NO3-的δ15N分布显示, 来自动物粪便的NO3-已运移到11.5 m以下包气带, 均值10.9‰; 污水灌溉农田下伏厚层包气带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指示, 土壤层下伏包气带沉积物δ15N值变幅较小, 均值5.7‰.污灌区内除一深井外, 其他水井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变化在52.6~124.5 mg/L之间, 均值79.72 mg/L, δ15N值变化在5.3‰~8.3‰之间, 均值7.0‰.污灌区地下水的δ15N值较污灌区土壤层下伏包气带沉积物的δ15N值高, 表明地下水NO3-除了来自灌溉的污水外, 还有δ15N值更高的其他来源, 这些来源主要是人和动物粪便.利用线性混合模型计算, 污灌区地下水NO3-来自灌溉的污水, 约占76%, 而来自人和动物粪便的NO3-约占24%.为控制污灌区地下水NO3-浓度进一步增长, 不仅要加强污水灌溉管理, 还要加强人和动物粪便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2.
方涛  冯志华  高磊 《海洋科学》2012,36(11):14-18
2007年11月于长江口邻近海域通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往培养水体添加不同量的磷酸盐(或硝酸盐)进行现场培养实验,对培养过程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比生长速率与氮磷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光照下叶绿素 a 没有增加趋势,其他光照下浮游藻类生长有着很长的平台期,且100%光照下叶绿素a终浓度可以为80%、60%、40%、20%光照下的1.5倍、2倍、4倍、15倍;相同光照下,叶绿素 a 质量浓度在不同营养盐水平之间差异不明显,浮游藻类生长主要受光照的限制,而不是营养盐;培养介质中磷酸盐和硝酸盐浓度与浮游藻类比生长速率之间有一个临界点,当氮磷浓度超过阈值时,浮游藻类比生长速率会减小,其中磷酸盐的阈值浓度约为1~2μmol/L,硝酸盐阈值约为20~25μmol/L.  相似文献   
203.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盐作为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之一,已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形式。硝酸盐的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不同来源的硝酸盐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特征,因此可以利用N、O同位素来识别硝酸盐的来源、迁移和转化。本文通过综述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及其同位素特征,简要介绍了硝酸盐同位素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影响同位素分馏的相关作用过程;同时简述了硝酸盐同位素在农业、沙漠、森林、城市生态系统中开展的相关研究,概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4.
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硝酸盐矿床分布在三塘湖-淖毛湖山间坳陷(北区),吐鲁番-哈密 山间坳陷(中区),库米什山间坳陷及库鲁克塔格-星星峡断垄内山间洼地及断陷盆地(南区)的第 四系沉积物及盐湖卤水中。矿床的形成与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的物源条件及构造条件相关。 新疆硝酸盐矿床可分为固相——表生孔隙卤水蒸发型、表生裂隙卤水冲填型及液相——现代盐湖晶 间卤水型共2类3型5亚型。本区南区西段的现代盐湖及中区黑山尾一带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05.
硝酸盐的氮和三氧同位素(δ15N, δ17O和δ18O)及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17O)综合研究, 可以更有效地示踪硝酸盐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制约硝酸盐的形成条件。本文详细描述了细菌反硝化法测定10–6级硝酸盐氮和三氧同位素的分析测试方法和实验要点。综合优化改良的细菌反硝化前处理方法、全自动气体预浓缩富集纯化系统和测试流程, 实现了实验室长期测定数据的稳定性, 以及多批次标准样品测定的良好重现性。10 nmol NO– 3标准样品的δ18O和δ15N测试精度分别是0.25‰(1σ)和0.40‰(1σ)。80 nmol NO– 3标准样品的δ18O、δ17O和δ15N的测试精度分别是0.5‰(1σ)、0.4‰(1σ)和0.1‰(1σ), 据此计算出的Δ17O精度为0.46‰(1σ)。  相似文献   
206.
硝酸盐是海洋中浮游植物生命活动可利用的主要氮形态,其跃层深度(ZN)会直接影响硝酸盐垂向输送、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海洋碳循环。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硝酸盐剖面数据的采集呈现多样化,包括船基CTD观测和生物地球化学浮标BGC-Argo自动观测等,且垂向采样分辨率差异较大(CTD较低,BGC-Argo较高)。针对不同采样数据,亟需对硝酸盐跃层深度计算方法进行系统且定量化的对比分析研究。本文利用西北太平洋历史船测CTD数据和BGC-Argo浮标数据,采用差值法、梯度法和阈值法分别计算对应硝酸盐跃层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就单一硝酸盐剖面,基于BGC-Argo数据,差值法计算的ZN与目视解译的ZN相差仅为0.2 m,阈值法次之为20.0 m,梯度法相差最大为202.8 m;基于CTD数据,差值法计算的ZN与目视解译的ZN相差2.0 m,阈值法相差49.0 m,梯度法相差155.0 m。相较于梯度法和阈值法,差值法计算的ZN与目视解译的ZN相差...  相似文献   
207.
镀铜镉柱还原——重氮偶氮染色法在检测海水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算法的不断创新优化成为海水水质检测质量的的关键。本研究以硝酸钾作为标准溶液,海水作溶剂做相关实验,并且在实际海水检测应用中得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及实验过程的探究,确定了本研究的最佳还原与显色条件。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算法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浊度对其进行补偿,最终得到硝酸盐氮的最优模型。经实验结果比对,该方法确定的检测系统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符合海水的快速检测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在线自动检测装置,解决了海水在线、实时监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8.
新疆库米什盆地是典型的硝酸盐型盐湖分布区,盆内盐湖中Sr2+的含量明显比新疆其他盐湖要高,但对该地区盐湖中Sr2+的迁移富集规律尚未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库米什盆地硝酸盐型盐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研究区硝酸盐型盐湖中Sr2+的迁移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库米什盆地水体和沉积物中的Sr2+均具有自北西至南东向逐渐迁移富集的...  相似文献   
209.
东海北部海水中硝酸盐(NO3—N)的分布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日黑潮合作调查”在东海的调查资料,探讨了硝酸盐的分布特征,以及水文条件对其分布的影响,并了不同年份夏季硝酸盐的分布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表明,表层海水中硝酸盐分布明显受长江冲淡水影响,陆架区测值高于外海,冬季测值高于夏季;50m,100m层上陆架,黑潮锋区存在着硝酸盐锋面,黑潮主干的摆动可能是影响锋面位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0.
硝酸盐矿床及其盐湖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硝酸盐的多种可能来源。认为硝酸盐矿床及其盐湖的形成与地质事件关系密切。地质事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和触媒 ,能将 H2 、N2 合成 NH3 ,NH3 氧化成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并提供运移通道、储矿场所和积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