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2009篇
海洋学   28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提取西太平洋“暖池”区海底沉积物柱状样不同层次样品的总DNA, 构建沉积物中的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 通过PCR-RFLP分析与序列测定, 对沉积物中的细菌类群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该海区沉积物中的细菌分别属于8个主要类群, 其中紫细菌(Proteobacteria)的γ-亚群为各个层次中的优势菌群, 而科尔韦尔氏菌属(Colwellia)为优势种属; α-亚群也均有分布; 而β-亚群分布很少. 不同深度之间细菌类群的区别主要在于δ-, ε-紫细菌亚群和CFB类群(CytophagaFlexibacteriaBacteroides), 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分布均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在各个深度沉积物中各有18%~30%的细菌与甲烷代谢相关, 15%~25%的细菌与硫代谢相关, 说明甲烷代谢和硫代谢在该海区的深海物质能量循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古交矿区8号煤在不加催化剂和加催化剂两种条件下的实验室热解脱硫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加催化剂时,升温速度为5~10℃/min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大于40%;当在原煤中添加催化剂AlCl3和NH4Cl时,有较好的脱硫作用,焦炭中灰分也没有明显提高,而当添加催化剂CuCl2和CaO时,不能脱除煤中硫。并据此提出了建议脱硫方案。  相似文献   
73.
文章对采自贵州从低海拔的东部到高海拔的西部且大致平行的石灰岩和砂岩两地带均生长的3种C4草本植物,即巴茅(Miscanthusfloridulu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和类芦(Neyraudiareynaudiana),以及相对应的土壤表层样品,进行了营养元素和C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营养元素含量随着海拔的不同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尤其是Ca和N之间的相互协变作用对植物的N含量、C/N比值和δ13C值的影响,以了解植物的C/N比值(指示植物残留物质量的一种标志)与土壤有机C积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的N含量和δ13C值具有随海拔的上升而显著增大趋势,而植物的C/N比值在砂岩地区虽有减小的趋势,在石灰岩地带则没有。对所研究的C4草本植物来说,在土壤pH值为5.8的中性条件下显示出Ca的最大吸收,因此,Ca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协变模式在两种土壤类型中表现出相反的倾向,并存在土壤交换性Ca的边界浓度:当土壤可交换性Ca的含量为2.24mg/g,相应土壤的pH值在5.8以下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上升,而植物的C/N比值会显著降低;当Ca在边界浓度以上时,随着土壤可交换性Ca浓度的增大,植物的N含量下降,而植物的C/N比值有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植物残留物的N含量和C/N比值受Ca元素含量的相  相似文献   
74.
云南白秧坪地区是以银、钴多金属矿化为特色的矿集区,成矿作用与兰坪盆地两侧的推覆构造系统密切相关,发育一套复杂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出现了铜、钴、镍、铋等亲地幔元素的硫化物(硫钴镍矿、硫铋铜矿),显示地幔深源物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银、钴赋存状态的初步研究表明载银矿物主要为汞银矿、辉银矿、银黝铜矿、方铅矿、黝铜矿及砷、锑、铅硫盐矿物等,载钴矿物主要为硫钴镍矿、辉砷钴矿、含钴毒砂等硫化物。  相似文献   
75.
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区内的石英闪长岩和辉绿岩中的锆石分别进行了SHRIMP精确定年研究,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40.4±2.2)Ma,辉绿岩中锆石的年龄较复杂,其中发现了元古代锆石颗粒,其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2261±14)Ma,(1612±8)Ma,(919±12)Ma,(831±17)Ma。另外还有一组早古生代年龄的锆石,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13)Ma。以上这些新资料说明该区可能存在元古代基底的信息,且燕山期岩浆活动对本区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河西走廊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棘豆等毒草泛滥成灾,导致大量牲畜中毒死亡。棘豆毒草导致的牲畜中毒症状与历史上马可波罗记载的古代肃州牲畜毒草中毒症状及其相似。为了确定马可波罗所记载的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否与硒有关,本项研究对河西走廊地区主要草原畜牧区肃南县草原发育的棘豆属植物及其土壤中的硒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 0.205± 0.173m g/kg,与世界平均土壤硒含量相近。棘豆属植物小花棘豆根、茎叶的硒平均含量分别为 0.112±0.038m g/kg(0.052~0.174m g/kg),0.102±0.027m g/kg(0.066~0.158 m g/kg);黄花棘豆全株硒平均含量为 0.066±0.009m g/kg(0.058~0.078m g/kg),种子硒:0.107m g/kg。可见该区棘豆属毒草硒含量远低于能导致一般动物中毒的 3 m g/kg植物硒含量。根据肃南县棘豆毒草发育的地理位置、牲畜中毒症状调查及其硒含量测定的结果,本文认为马可波罗所记载的中国西部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棘豆属毒草中毒,其主要毒素成分不是硒。  相似文献   
77.
利用七水硫酸镁和氢氧化镁,研究了在200℃水热条件下合成产物的物相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78.
对黄沙坪矿床硫化物期矿物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和成分测定,并进行热力学计算,获得毒砂-闪锌矿阶段成矿温度为300°,logfCO2为0.4~1.4;logfCH4为-2.05~2.07logfH2O为1.67~1.93;logfO2为-32.87~-38.39。对矽卡岩期和硫化物期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测定,获得矽卡岩期黄铁矿的δ34S为4.1‰~4.6‰; 硫化物期硫化物的δ34S为6.2‰~17.5‰,并具有δ34SSp大于δ34SGn和两组δ34SΣs值。对长石、方铅矿和闪锌矿进行了铅同位素测定,获得长石的206Pb/204Pb比值为18.429~19.305,207Pb/204Pb比值为15.598~15.905;208Pb/204Pb比值为38.647~39.235。方铅矿和闪锌矿的206Pb/204Pb比值为18.00~18.772,207Pb/204Pb比值为15.580~16.045,208Pb/204Pb比值为38.490~41.560,并呈线性排列,显示矿床硫铅是两种以上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9.
Water soluble components of PM10 Chongqing,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ncentrations of water soluble ions (Na+, NH4 +, K+, Mg2+, Ca2+, NO3 -, Cl-, and SO 4 2- ) in PM10 samples collected on cellulose filters by a medium-volume cascade impactor were determined,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three kinds of areas in Chongqing: industrial area (Jiulongpo district),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area (Jiangbei district) and background area (Jinyun Mountain in the Beibei distri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ept for the background site, the annual average values of PM10 are 23% – 61%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 (GradeII) (0.1 mg/m3), even that the value of the control site is still 20% higher than American standard (0.05 mg/m3). This implied that serious pollution of fine particles occurred in Chongqing. Nine kinds of soluble ions in water of PM10 were analyzed by ion chromatography (IC) and the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follow the order of [SO 4 2- ] > [NO3 -] > [Cl-] > [F-], and [Ca2+] > [NH4 +] > [K+] > [Na+] > [Mg2+]. Their values were different in these areas: the industrial area > the commercial and living area > the control area. As for NH4 +, K+, Ca2+, NO3 - and SO 4 2- , their season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show a similar variation trend: the values in spring and fal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ummer and winter. The seasonal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l-], [F-], [Na+] and [Mg2+]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ions.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 changed more greatly in different seasons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hree i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areas have been polluted by coal smoke and dust to different extents, while some local resources of pollu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s well.  相似文献   
80.
运用ENVI软件处理长沙地区的SPOT-5影像,将全色影像和多波段影像进行融合,分析融合后的影像,再选择感兴趣区域进行影像裁剪;采用ENVI的波段运算(Band3/Band2)提取该地区比值植被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比值植被指数对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区域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在植被覆盖率小于50%的时候,其敏感度明显降低,在绿色植被覆盖区域的比值植被指数远大于1,在裸露地表、建筑物、水体等没有植被覆盖区域的比值植被指数则在1附近,而比值植被指数大于2的则出现在高覆盖健康绿色植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