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尕尔穷矿床是该成矿带中重要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分析,对矿石物质组分做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罕见的Ni-Cr-Fe,Cu-Zn互化物,这也是矽卡岩型矿床中首次发现此类矿物,在国内外尚无报道.这些金属互化物均属自然界罕见的矿物种类,其生成条件独特,是在缺氧、低硫的强还原环境中形成.首次在矽卡岩型矿床中发现与幔源岩浆有着成矿专属性的成矿元素,在成矿理论、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条件、成矿环境、矿床成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2.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Au-Ag-Te系列矿物特征及其成矿流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黑龙江省三道湾子金矿中Au-Ag-Te系列矿物碲银矿、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斜方碲金矿和碲金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本次研究还发现Au2Te的存在。碲化物矿物多呈粒状或脉状分布于石英或硫化物矿物的裂隙中。Au-Ag-Te系列矿物中,Au含量与Ag含量呈负相关性,与Te含量呈弱的负相关性。结合Au-Ag-Te成分共生图解及镜下特征对金银碲化物矿物共生组合进行分析表明Te优先与Ag结合形成碲银矿或碲金银矿,只有成矿流体中Ag被大量消耗后,Te才与Au结合形成针碲金银矿、斜方碲金矿、碲金矿,最后当成矿流体中Te也被大量消耗后,Au才会形成自然金。氦、氩同位素研究表明石英—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中3He/4He值为0.01~0.03Ra,金银碲化物阶段3He/4He值为0.08~1.04Ra,指示金银碲化物阶段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43.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沟碲矿床具有良好的多金属矿集区的区域成矿地球化学背景。研究表明大水沟碲矿床碲成矿物质可能源于深部,且与小金河一箐河等深大断裂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4.
江西省村前铜多金属矿床罕见矿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样、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仪测试分析,对钦杭成矿带村前铜铅锌矿床的矿石物质组分做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自然界罕见的自然铝及锌铜互化物矿物.这两类矿物均具有独特的形成条件,对研究矿床成矿环境、形成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表明矿床成矿初期为高温强还原、低硫逸度环境,成矿流体中有幔源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Se和Te诱导反应中的作用,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在选定条件下,加入适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使Te的诱导反应速度加快,灵敏度提高1倍,并利用其对Se有抑制反应速度的作用,使Te对Se的抗干扰能力增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Se和Te均有加速反应的作用,Se的灵敏工提高1.3倍:Te的灵敏主提高40%。基于此,所建立的中用于地质样品中纳克级S  相似文献   
46.
简要总结了碲的丰度、矿物学及其分布,重点论述了“碱质类”金矿床中碲的赋存状态、载金作用、迁移形式及其来源等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对研究元素超常富集的启示,并对超大型矿床成矿机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碲是稀散金属之一,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同时具有较大的找矿勘探意义.刁泉银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太行山与五台山之间,矿床中富含碲化物.本文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与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运用成因矿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刁泉银铜矿中碲化物的类型、赋存特征以及晶体化学式进行研究,丰富和完善该地区碲的矿物学资料,为此类矿床的开发和...  相似文献   
48.
铋、碲金属元素作为广东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中的两种重要伴生矿化组分,其赋存状态及成因研究较为薄弱。通过野外系统地质采样、详细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查明了铋、碲元素在该矿床中主要呈独立矿物赋存于金属硫化物内部、裂隙或边缘,形成的碲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自然铋、硫碲铋矿B、叶碲铋矿、辉铋矿、碲银矿、碲铋矿、辉碲铋矿、赫碲铋矿、萨硫碲铋铅矿和应硫碲铋矿等。自然铋的矿物颗粒结晶粗大,形成环境相对稳定,是Bi的主要赋存形式之一,且常常出现自然铋和辉铋矿共存。Bi主要来源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和部分围岩中矿化元素的活化,Te的来源与深部岩浆活动或地幔物质有着密切关系。燕山期岩浆热液携带了大量含矿流体上升,当高温热液演化到中温时,Bi、Te金属元素便逐渐富集、沉淀而成矿。  相似文献   
49.
50.
因硫碲铋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黄龙金矿发现了多粒碲铋矿物,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其中有几粒的成分与因硫碲铋矿相近,颗粒大小为十几到几十微米,与黄铁矿、闪锌矿、赤铁矿等共生。Au与Bi在矿石和围岩中的含量呈共消长关系,Te与Bi可能对Au的迁移富集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