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2252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秦岭及黄土区的栎林与发育气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栎林是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占绝对优势的夏绿阔叶林,栎林类型多,发育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它主要是温暖气候或间冰期气候的植被,但也有的栎林发育的接近冰期的寒冷条件下,区分不同的栎林对深入研究第四纪气候具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不同栎林中伴生的植物差异,论述了不同栎林的组成特点及其和气候的关系,辽东栎林的孢粉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72.
对豫西小秦岭太华群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华群具明显的两分性特征,下亚群属下部基底岩系,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及TTG岩系;上亚群属上部基底岩系,具孔达岩特征的一套沉积变质岩。  相似文献   
73.
南秦岭沉积岩型金矿成矿潜力与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复新 《西北地质》1997,18(3):64-69
南秦岭沉积岩区广泛分布于商丹缝合带与勉略缝合带间的秦岭地块中,并以上古生界泥盆系最为发育。该含矿与岩矿建造中产出多种类型的浸染状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根据各金矿类型地质特征、岩矿与含矿岩系组成、所在区地质背景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4.
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与秦岭造山带古地幔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路凤香  刘永顺 《地球科学》1997,22(3):247-251
经研究,华北克拉通古地幔以含石榴石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及纯橄榄岩为主,地我代作用强烈,岩石富集不相容元素,明显高于南非及西澳克拉通者,扬子克拉通古地幔主元素亏损程度差,并代作用较弱。岩石为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秦岭造山带壳、幔交界带的岩石类型复杂,包括蛇纹石化尖晶石二辉橄榄石(蛇纹岩)、石榴石辉石岩、榴闪岩、变辉长岩及变玄武岩等,蛇纹岩受强的塑性流变,剪切有结构发育,与克拉通相比,地幔交代作  相似文献   
75.
贾振远  蔡忠贤 《地球科学》1997,22(5):531-537
鄂尔多斯地区南部和东秦岭北部是华北稳定陆夫与秦岭海槽之间的过渡带,早古生代可发为5个中层序。MS-1包括下寒武统及中寒武统徐庄组,为混水台地沉积体系,时间跨度在35Ma;MS-2.包括下寒武统张夏组、上寒武统和下奥陶统冶里--亮甲山组,为清水台地 体系,时间跨度近37.9Ma;MS-3.包括下奥陶统马爱沟组和峰峰组,为蒸发型台地沉积体系,时间距度近31Ma,三者组成显生宙第一大层序,形成一巨大沉积  相似文献   
76.
北秦岭南缘弧前盆地沉积作用及盆地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庆任  于在平 《地质科学》1997,32(2):136-145
秦岭被商丹缝合带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两个部分,在北秦岭南缘残留着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火山岩以及弧前沉积体。对沿海丹带两个地区(黑河地区和黑山地区)弧前沉积体岩相组合和相序的研究显示,它们主要由深水浊积岩系。火山碎屑岩,扇三角洲沉积以及局限性台地碳酸盐岩和陆棚碎屑岩组成。总的沉积序列显示向上变浅趋势,但在弧前内侧边缘则表现为向上变深趋势。两个不同地区岩相和相序的差异明显受物源、海平面变化以及特别是构造作用的挫制。深水浊积岩系所反映的线状物源供给形式、扇三角洲体系的发育和其内部不同沉积段反复重叠的特征指示一种活动构造环境。弧前区构造发展一方面与其前部加积或下部垫底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则在很大程度上受由斜向俯冲而导致的伸展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Sm-Nd同位素年龄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和变质玄武岩组成。变玄武岩全岩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030±46(2δ))Ma,INd=0.51161±5(2δ),εNd(t)=+5.7±0.2,代表蛇绿岩中玄武岩的形成年龄。这一年龄的确定,为探讨秦岭区中晚元古代的古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78.
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构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杨志华 《地质论评》1997,43(1):10-16
秦岭造山带具有复杂和长期演化的历史,本文对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期,结构特征(包括构造单元划分),构造体制和发展演化等进行了综合和讨论。  相似文献   
79.
秦岭造山带地壳构造与楔入成山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学诚 《地质学报》1997,71(3):227-235
横穿秦岭的河南叶县至湖北南漳的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秦岭造山带地壳由一系列由南向北楔入到中地壳的鳄鱼式构造所组成。南北溱岭上地壳分别形成南秦岭和北秦岭推覆系。北秦岭推覆系是组成基底的地壳沿脆转换面拆离冲叠形成的一个推覆系,可以分出栾川推覆体,瓦穴子推覆体,二郎坪推覆体及朱夏推覆体。  相似文献   
80.
一次锋面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孟松  卢伟萍 《广西气象》2004,25(B12):13-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03年6月26~28日广西全区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西伸与弱冷空气在广西维持对峙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物理量和云图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前广西上空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造成本次的强降水是对流层中低层暖湿空气被地面弱冷空气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