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7篇
  免费   2353篇
  国内免费   5656篇
测绘学   312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762篇
地质学   14652篇
海洋学   1078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605篇
自然地理   658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563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743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49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99篇
  1993年   335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992.
陈超凡 《热带地理》1993,13(4):344-350
云城为宽谷岩溶盆地,底部为峰林所点缀,酸性红色石灰土分布于丘陵地带,宽谷是以冲积物为母质发育而成的水稻土区。为提高土地生产力,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阐述了天线准确定位的重要性,提出了影响天线相位中心与测站标志之间准确关系的误差来源,也提出了能够减少误差,检测粗差的外业方法和设备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94.
硅酸盐氧同位素标样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秀 《岩矿测试》1990,9(4):276-282
本文介绍了硅酸盐氧同位素标准物质(SH和H)的研制。均匀性检验证实该标准物质是均匀的。该标准物质采用直接比较测量法标定,即直接与国际标准V-SMOW和SLAP进行比较。 国际标准水样采用CO_2-H_2O平衡法制备CO_2;石英标样采用BrF_5法制备CO_2。将六个定值实验室提供的数据统一处理后,获得SH和H的δ~(18)Ox/v-s_(MOW)值分别为11.11±0.06(‰)和-1.75+0.08(‰)。该标准物质于89年12月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山阳石英标样(SH)统一编号为GBW04409,浒坑石英标样(H)为GBW04410。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提出了利用方解石和白云石二者的不同活性,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在同一份碳酸盐岩样品中,连续测定碳、氧同位素比值的新方法。测定结果精度高,能用于判定白云石的成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表明,扬子地块基底有着和华北地块很不相同的早期演变历史。这意味着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在历史上曾经是相互独立的,后来才拼合在一起。Nd、Sr同位素研究还表明,华北和扬子两地块的会聚在泥盆纪以前就已经在进行中,它是通过位於两地块之间的古秦岭海洋壳俯冲消亡在华北地块之下实现;华北和扬子两陆块最终相碰撞至少发生在二叠纪以前。  相似文献   
997.
根据产状和成因,本文将西秦岭中志留统含铀岩系中的硅质岩分为,(1) 成岩过程中硅化交代碳酸盐岩所形成的硅质岩,产于碳酸盐岩和泥质岩类所组成的透镜层的顶部或碳酸盐岩层内;(2) 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纹层状硅质岩,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和泥质岩透镜层底部或呈薄层夹于粉砂岩、泥质岩层中。根据沉积环境分析及硅质岩的化学成分、REE分布模式和氧同位素组成,提出本区硅质岩形成于受大气淡水影响的局限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998.
999.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s an area where a large number of salt lakes are distributed. We have collected several hundred samples of natural waters over the Plateau since 1976 and carried out researches on their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δD and δ18O values of the salt lake waters over the Plateau range from −64.1 to +12.4‰ and from −11.19 to +8.62‰, respectively. From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urfaces, ground and lake waters of various salinities it is inferred that the compositions of H and O isotopes in the initial water of Qinghai Lake areδD=−55.0‰ and {ie336-1}; and those in the original water from the lakes in northern Xizang, areδD=−116.0‰ and {ie336-2}. Brines in the salt lakes are derived from rain water through prolonged circulation. Oilfield water also makes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salt lakes in the Qaidam Basin. Similar slopes of evaporation lines of water isotopes are noticed for the Qinghai Lake area and northern Xizang.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isotopes in these water bodies in an environment of middle latitude and high elevation.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