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1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2402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256篇
地球物理   1035篇
地质学   7146篇
海洋学   133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29篇
自然地理   634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15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6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郝社锋  王旭雁 《地质学刊》2007,31(2):126-126
由江苏地质调查研究院勘查施工的一口地热深井成功出水,打破了无锡地区无温泉的传统认识。阳山地热井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西北侧,井深1500m,井口水温40℃,单井日出水量500cm3,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苏南平原区继张家港、溧阳地热井成功出水后,勘查成功的第三口地热深井,也是苏南地区第一口构造裂隙型地热深井。在区域地质构造上,阳山地区位于下扬子地块中的苏锡构造块体之太湖断块上,地质构造格架以胡埭—藕塘褶皱带、安阳山火山岩盆地以及控制盆地的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为主。地热井位总体上处于构造隆起和凹陷的交界部位,且紧邻中生代…  相似文献   
962.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测试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表示了土中含水量与吸力之间的关系。文章介绍了6种常用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体积压力板仪可量测最大基质吸力值为1500kPa的干燥曲线和浸湿曲线;超过1500kPa时,可用盐溶液法进行量测;Tem-ple仪可量测基质吸力达100kPa的干燥曲线;滤纸法可用于测量土体的基质吸力与总吸力;Dew-point电位计可用于量测土样总吸力变化,尤其适合渗透吸力的量测;TDR探头适合于量测小于300kPa的基质吸力。用GDS非饱和土三轴仪可以进行SWCC测试,测试范围主要取决于陶土板的进气值。用准确的数学模型对测得的含水量、吸力数据进行拟合,对于预测非饱和土力学性质、渗透系数、抗剪强度及分析边坡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由于准确测试SWCC难度较大,并且测试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根据土体孔隙大小分布和颗粒大小分布情况预测SWCC,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3.
鱼田堡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深部突水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鱼田堡煤矿各生产水平、开采区域、开采煤层涌水观测资料,以及水质化验、连通试验等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查明了该矿深部煤层开采的突水水源及突水通道——浅部与采空区融为一体的“地下水库”及深部K3(4#煤层)开采时在煤层顶板以上发育的采动离层裂隙带,为防治矿井深部突水提供了较为切合实际的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64.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混合隔震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实际工程,针对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提出混合隔震的控制策略,即对大底盘上的一栋或多栋塔楼采用隔震技术,并在隔震层附设一定数量的被动、主动或半主动的减震控制装置。建立了这种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混合隔震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方程中各塔楼与下部结构及隔震层之间的刚度解耦,并考虑了隔震层的非线性。研究中比较了被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半主动变孔隙阻尼器与理想主动控制时的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这种混合隔震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小上部塔楼与下部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半主动变孔隙阻尼器可以极好地追踪理想主动控制力,取得与理想主动控制相近的减震控制效果。被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也能取得较好的减震效果,且易于维护,经济性较好,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看更为现实可行,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5.
阐述了一种前兆群体异常信息提取新方法前兆群体非均匀度的数学原理,并以云南水汞群体异常信息为例进行了具体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以群体异常分布特征的变化为异常标准(ID≥1),达到异常即自动识别报警。该方法能克服个人经验的局限,易为他人进行检验,可成为本地区成组强震预测对应概率较高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66.
编制完全耦合的三维排水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程序,对可液化地基进行三维地震响应分析,探讨了不同土性参数、不同土层构成和不同附加压重等因素对可液化地基抗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天然饱和砂土地基中的超孔隙水压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深度处,超孔压峰值到达的时刻比地震加速度峰值到达的时刻要晚;随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减弱,深层处的超孔压开始消散或基本保持不变,浅层处的超孔压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这一现象与土性参数、输入地震荷载的情况等因素有关;土性参数对土体本身的抗液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初始孔隙比越小,相对密度越大,土体的抗液化能力越强;附加压重有利于地基抗液化能力的提高;随着附加压重的增大,超孔压比减小;附加压重对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7.
四川九寨沟景观形成演化趋势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级旅游精品,正确认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景区的保护意义重大。首先,文章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第四纪冰川作用和地质灾害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地质环境条件对九寨沟景观的形成作用。然后,笔者从地下水岩溶通道的发育、钙华景观演化和湖泊泥沙沉积等方面分析了九寨沟地质环境演化趋势,九寨沟的地下水岩溶通道发育和钙华景观演化处于青壮年期,湖泊泥沙沉积缓慢。最后,作者分析了九寨沟景区的降水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变状态。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了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景观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结论,证实了目前的一些景观退化与大自然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九寨沟核心景区的生命力尚处于青壮年阶段。  相似文献   
968.
新疆乌什水水库为注入式水库。于1984年始修,总库容3850×104m3,灌溉下游农田。因坝基严重渗漏,2002年被新疆水利专家评为险库,对坝基需进行防渗帷幕灌浆处理。为此,设计和施工中确定了坝基防渗处理原则,从而探索出一套最佳的灌浆工艺。现场运用多种手段对灌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和跟踪监理,使施工的838个灌浆孔(总进尺25804.18m)的优良率达84.8%,7个固结灌浆单元和21个帷幕灌浆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部分工程及坝基防渗帷幕单位工程均被评为优良工程。  相似文献   
969.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优势结构面理论,提出了岩土优势结构面的储运水效应的概念,并对它的几个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岩土体中存在各种类型的结构面,实际岩土工程中的稳定、渗透和突水问题一般是由优势结构面所引起;②在找出优势结构面即富水优势断裂的基础上,确定优势井位、优势井深,可确保缺水地区找水的成功;③地下突水与优势结构面关系密切,但只有具备了多种储运水优势指标的优势结构面才是富水的,才有可能导致突水事故;④在降水和其它地表水的作用下,水将优先向边坡中优势结构面发生渗漏,而水的浸入又加速了土体的软化及结构面的生成,水与结构面相互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滑坡的产生;⑤堤、坝及其地基中的优势面和优势层的存在是内在因素,而水是外在因素。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可能导致堤坝的渗透、变形和破坏。  相似文献   
970.
张弛  王本德  李伟 《水文》2007,27(2):74-77,85
数据挖掘作为知识发现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未知的、有价值的和可操作性的关系、模式和趋势用于决策支持的过程。我国目前在防洪领域存在着大量水文数据,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以形成相应的水文预报模型进行准确的水文预报是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全面地介绍数据挖掘的功能分类及以数据挖掘为基础的水文预报体系,然后对数据挖掘技术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