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篇
  免费   760篇
  国内免费   811篇
测绘学   205篇
大气科学   302篇
地球物理   442篇
地质学   1987篇
海洋学   1038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44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Frank  Bilotti  John  H.  Shaw  王少立 《海洋地质》2006,(2):56-70
我们使用临界楔形体力学理论揭示了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位于脆弱的基底滑脱面之上的趾状逆冲断裂系统由高孔隙压力所引起的变形。尼日尔三角洲中的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性质,但其锥度(海底斜坡和基底滑脱面的倾角之和)却比大多数造山褶皱带的要小得多。这种低锥度表明,尼日尔三角洲具有一个非常脆弱的基底滑脱面——一套含有基底滑脱面的前三角洲海相页岩,我们解释认为,这种脆弱的基底滑脱面反映了Akata组内上升的孔隙流体压力(λ≈0.90)。该脆弱基底滑脱带对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的褶皱带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超压的脆弱Akata组页岩在背斜核部和趾状褶皱与逆冲断裂构造的上盘中发生塑性变形,并导致切变断弯褶皱和滑脱背斜的形成,这些切变断弯褶皱和滑脱背斜正是深水尼日尔三角洲褶皱带中的主要圈闭类型。此外,低锥度还导致了背冲断裂带的广泛发育,以及位于深水褶皱和断裂带之间的大型的、变形相对轻微的地区的形成。在证明上升的基底流体压力对深水尼日尔三角洲的结构和构造的影响的同时,本项研究还将临界锥形楔力学概念的应用领域扩展到被动边缘背景中。  相似文献   
992.
海底载流管道是典型的土-固-液三相耦合问题.利用Flügge壳体运动方程,结合弹性动力学方程,建立海底载流管道轴对称运动时的频散方程,分析自由振动波的性质及其随频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周围的土壤介质对其自由振动波的传播特性影响显著,而土壤介质刚度的增大使得自由振动波的截止频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93.
对海阳湾外侧浅水区域实测水体运动特征及其对应的沉积磁组构参量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取得的结果是 :EV1 (估算流速 1) =17.372 4- 2 .16 87(P- 1.0 )× 10 0 +10 .890 9(Fs- 1.0 )× 10 0 ,其估计平均误差 (V(实测流速 ) - EV1 ) =0 .2 83;EV2 (估算流速 2 ) =- 886 .1178- 2 87.6 32 1P+1191.1870 Fs,其估计平均误差 (V- EV2 ) =0 .2 98。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水体运移小潮期最大涨潮流底层流流速与沉积磁组构参量 P、Fs对应关系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孟加拉湾上层地转环流周年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云  李立 《海洋学报》2007,29(3):39-46
应用1993~2003年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孟加拉湾海面动力地形的平均周年变化,探讨了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显示,虽然孟加拉湾的大气环流受季风支配年周期波动显著,但表层环流形态的周年演变却呈3个不同的阶段.1~4月间(东北季风后期)湾内受一个海盆尺度的强大反气旋式环流的支配,湾口为西向流;5月西南季风骤起,印度季风漂流越过印度半岛南端出现在湾口,湾内反气旋环流弱化,在其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气旋式涡,构成5~9月间南北相间的三涡结构;10月东北季风再起,湾口漂流再次转向,10~12月间湾内则为海盆尺度的弱气旋式环流.受上述环流格局影响,位于西边界的印度沿岸流亦呈相应的3个阶段变化.分析表明,孟加拉湾风应力旋度的变化是造成湾内环流3个阶段演变的主要原因.本地风场和来自赤道海域的外强迫的共同驱动形成了孟加拉湾环流周年演变的独特规律.  相似文献   
995.
内流对海底管线涡致振动与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复杂的海洋环境条件下,管道的动力学特性受到内外部流体的作用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处在海底平稳流动作用下的悬跨管道的涡致振动进行分析,特别地考虑到管道内部流动的作用,给出了内流速度对管道响应幅度的影响,进而指出其对管道疲劳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黄海冷水团的环流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对黄海冷水团的环流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的垂向环流结构为双环结构:跃层以上区为中心上升,边缘下降的弱环流;跃层以下区为中心下降,边缘上升的强环流;在冷水团的中心区域,流动很弱,且无穿越温跃层的垂向流动。同时也对以往有关黄海冷水团垂向环流结构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孙涛  陶建华 《海洋学报》2003,25(3):104-112
在近岸缓坡浅水海岸,波浪破碎产生沿岸流是近岸海域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的影响重大,在高阶近似抛物化缓坡方程求解大面积波浪场基础上,建立了波浪作用下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不同坡度均匀斜坡地形上具有不同波高、周期的规则波及不规则波浪作用下污染物输移扩散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波浪作用下沿岸流分布规律影响,所得结论认为地形坡度及入射波高对污染物输移扩散的影响较大,波浪作用将使缓坡海滩上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平行岸线方向.  相似文献   
998.
任贵永  白玉  孟昭瑛 《海洋学报》1995,17(3):96-102
海上人工岛的地震载荷主要是地震惯性力和动水压力.本文根据人工岛结构与流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应用线性势流理论,用解析方法推导出地震作用下大尺度水下圆柱体的动水压力解析解,从而可求出圆形人工岛岛体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动水压力、岛体分层单位高度上的动水压力、总动水压力以及岛体动水压力沿铅直方向和水平面上的分布,以满足人工岛结构计算和整体性能计算的需要.本文利用推导的公式和编制的程序对我国第一座浅海石油勘探开发人工岛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取得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999.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us hannai ino)(简称盘鲍)底播放流技术是将2~3cm的苗种人工播放在预先选定好的自然海区内进行人工管理并使其生长发育。 1990年先后在3个不同的岛屿分别投放了15000,10000,400000个壳长为2~3cm的盘鲍菌种。现将2a的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朱自力 《地层学杂志》1991,15(3):161-172,180
<正> 贵州南部上石炭—下二叠统地层发育,沉积连续,各门类化石丰富,是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研究的重点地区。各门类古生物由于生态的差异,通常不在一个剖面上共生,特别是和牙形刺在各剖面上成互为消长关系。在台地浅水区,相当丰富而牙形刺罕见;在盆地深水区,牙形刺丰富,但无原地生活的,所产的少量也为重力流带入;在水体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