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402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61.
呼图壁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的北部,属于天山向准噶尔盆地下方逆冲带的最前缘。基于全新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本文揭示了呼图壁背斜具有上下分层变形的特点,背斜发育双层滑脱的构造形态,浅层主要以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的石膏质泥岩为滑脱面,与上覆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产生滑脱背斜;深层主要以侏罗系的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的煤层为区域性的滑脱面,产生侏罗系和上覆地层的断背斜构造,深浅层滑脱叠置,总缩短量达1 210 m。受二叠系隆凹构造格局的影响,石炭—二叠系古凸起对新生界的变形具有定形、定位的作用。利用ADS法定量分析和研究表明呼图壁背斜的形成经历了前期弱挤压构造运动,发育时间在新近纪,约23 Ma,后期为强烈的挤压构造运动,时间在7 Ma左右,呼图壁背斜的发育与南缘天山的期次隆起具有很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662.
船舶减纵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减小船舶纵摇的方法和装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一种新型十字型的被动式抗纵摇舵.通过对比分析,抗纵摇舵对于船舶具有明显地减小纵摇的减摇效果.  相似文献   
663.
王庆  蒋幸福 《现代地质》2023,(2):433-442
扬子地块黄陵背斜南部出露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是太古宙TTG片麻岩的重要组成单元,具有高Al2O3、Na2O、Sr以及低Rb、Nb等特征,属于高铝TTG系列,且具埃达克质岩石属性。结合片麻岩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的Nb、Ta和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以及Th、Pb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的特征,本文认为该岩石形成于俯冲环境下玄武质洋壳的部分熔融作用。黄陵背斜北部出露的2.9~3.0 Ga TTG片麻岩和弧性质角闪岩,反映该时期是扬子地块陆壳生长的一次重要阶段,且以洋壳俯冲产生岛弧或安第斯型岩浆作用的陆壳水平增生为主,通过微陆块拼贴或规模较小的板块构造模式而形成。  相似文献   
664.
利用近70a来19个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技术进行数字化冲淤分析,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人类活动,探讨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过程。研究表明,近70a来无论是在河床纵横剖面还是在平面上,冲淤调整经历了较明显的四个阶段,可是平面上比纵横剖面上的平均冲淤速率更趋于整体性:(1)以自然作用为主,处于缓慢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5.4%,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2.3cm/a,年均冲刷量为53.7×104m3;(2)受支流永宁江上游建库蓄水影响,从缓慢冲刷转为较明显的淤积状态,淤积区占66.2%,全区年均淤积速率为2.2cm/a,年均淤积量为50.4×104m3;(3)受航道整治完成的部分工程作用,由淤积又转为轻微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2.6%,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1.8cm/a,年均冲刷量为41.4×104m3;(4)受航道和支流永宁江的综合整治作用,从轻微冲刷朝加速冲刷方向发展,冲刷区占71.5%,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5.6cm/a,年均冲刷量为130.8×104m3。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受人为影响比受自然影响大。  相似文献   
665.
威远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受乐山-龙女寺背斜轴部构造控制.储集层为元古界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夹薄层泥岩和陡山沱组泥岩,直接盖层为寒武系九老洞组泥岩,两者均为烃源岩,构成寒武系-震旦系含油气系统,基底为新元古代澄江期花岗岩.区内所有地层和花岗岩的裂隙中皆见有天然气.该气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储集层最古老的大型气田,具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666.
采用生物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毒性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赤潮异弯藻导致二者较快死亡的机制。结果发现,赤潮异弯藻不仅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存活有显著影响,而且使其个体变小、产幼前发育时间延长、总生殖量降低、平均存活时间缩短,种群数量增长受抑制。显微观察发现,蒙古裸腹溞能摄食赤潮异弯藻,但摄食后,其粪便紧紧地粘在蒙古裸腹溞的肠道末端;日本新糠虾不摄食赤潮异弯藻,但该藻粘附在其触须、附肢以及腹部、尾部的刚毛上,以及作为食物的卤虫幼体也被大量粘附在一起,聚集成团,或通过赤潮异弯藻粘附在日本新糠虾的附肢上。因此赤潮异弯藻很可能通过干扰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导致其快速死亡。  相似文献   
667.
宿东向斜形似不对称哑铃,在区域地质图上显得格外醒目,其成因值得关注。文章通过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梳理和宿东向斜构造组合分析,探讨宿东向斜成因,并结合朱仙庄煤矿构造发育特征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宿东向斜可以划分为四类变形区,包括NE翼整体变形区、SW翼挤入变形区、SW翼挤出变形区和SW翼正常变形区;宿东向斜形成经历了两个关键变形期,即SW向挤压应力持续作用下先后发生的,以层间弯滑调节为特征的宿东向斜和“X”型共轭断裂形成期(挤压弯滑期)和因宿南箱状向斜东南弯折端顶托而沿“X”型共轭断裂平移为特征的挤入挤出期(顶托平移期);朱仙庄煤矿8#煤层煤镜质组反射率光率体记录了形成向斜各期应力的来源方向;8#煤层不同变形类型和程度层滑构造的规律分布是对宿东向斜“挤压弯滑—顶托平移”形成机制的良好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断层走向断距计算方法,并据此定量表征朱仙庄煤矿南部断层的平移方向和距离,进一步验证宿东向斜顶托平移机制。  相似文献   
668.
Spar平台垂荡-纵摇耦合运动失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参数激励和强迫激励共同作用下Spar平台垂荡-纵摇耦合运动的失稳机理.考虑静稳性和排水体积的变化,推导平台的垂荡回复力和纵摇回复力矩表达式,建立规则波浪中平台垂荡-纵摇耦合的运动方程.以经典Spar平台为例,分析平台垂荡-纵摇耦合运动发生马休类型不稳定运动的条件以及平台运动失稳的形式,给出波高和波浪周期平面上平台因大幅运动失稳的参数域.结果表明,当波高相对较小时,波浪的临界周期接近于垂荡固有周期,平台失稳的形式为马休失稳;当波高相对较大时,波浪的临界周期远离垂荡固有周期,平台由于大幅摇摆运动而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