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6篇
  免费   2163篇
  国内免费   2969篇
测绘学   330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1681篇
地质学   10060篇
海洋学   605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726篇
自然地理   46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69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带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82.
张书元  周希云 《贵州地质》1992,9(2):143-149
雪峰隆起带西缘是否存在大的推覆构造,是80年代以来地质学者热烈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依据丰富的地面地质资料和深部物探资料,从地面地质构造特征、早古代沉积相带展布、深部物探资料(主要是可控震源地震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对比分析、雪峰隆起带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及其演化过程等几个方面,论证了该区并不存在大的推覆构造,雪峰隆起带不会是外来的推覆体。  相似文献   
983.
湘黔边境铅锌矿带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宗发 《贵州地质》1992,9(3):246-254
本文从地球化学硫、铅同位素组成角度出发,对湘黔边境铅锌矿带的成矿时代、成矿温度、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该矿带铅锌矿床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地幔,矿质硫来源于矿层上覆中上寒武统海相蒸发白云岩中的膏盐;成矿温度为中—低温(135—200℃);成矿时代主要是加里东期,加里东早期形成矿源层,晚期溶解、活化、混合、改造矿源层形成矿床。该矿带属加拿大派纳派因特式铅锌矿,是寻找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很有前景的地区。  相似文献   
984.
控制绿岩带金矿不均匀分布的因素,除构造环境、形成时代、岩石原始含金性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规模外,科马提岩成因类型及绿岩形成时的海水深度也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低程度部分熔融使Ⅱ类科马提岩具低的原始金含量,对成矿不利。浅水环境下海水的流动及氧化条件不利于保留海底交代阶段由镁铁质、超镁铁质火山岩释入海水中的金,对成矿不利。桂北元古宙绿宕带中科马提岩属Ⅱ类,所何岩石具有较低的金含量,故金成矿远景不太乐观,但仍具一定的找金前景。  相似文献   
985.
986.
黄镜友 《湖南地质》1992,11(2):134-139
湘乡市东山天然饮用矿泉水,是我省首次发现的大型含锌矿泉。它发育在北东向东台山含水断层带上,该断层长60km以上,倾向北西,斜贯湘乡境内,向西南通过歇马花岗岩体。在泉区,沿断层带发育一条硅化破碎带,最厚处达150m。断层上盘为白垩—第三系红层,下盘为板溪群,均为不透水层,对矿泉起遮挡保护作用。本矿泉水量丰富,每昼夜可取水2000t。泉水中锌和偏硅酸含量,已达到国家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另含1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属少见的优质矿泉。  相似文献   
987.
Banno  S 杨永强 《世界地质》1992,11(4):103-108
在研究日本变质地质时意外地获得了牙形刺和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的新知识,而且促进了放射性测年法的新进展,同时这些研究结果敦促我们去重新认识年代问题以及深入研究变质带,将其与构造环境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桑甘(Sangun)、领家、阿武隈、秩父、四万十变质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而且对以前的一些传统理论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988.
Enri.  JL 牛树银 《世界地质》1992,11(4):145-154
伊伯利亚地块中区的托利多糜棱岩代表一条主韧性剪切带。但仅出露一小部分可供观察。沿托利多结晶地块南缘由混合岩产生的糜棱岩为300~350m厚、向南缓倾的带。上盘为被晚海西期花岗质侵入体侵入的古生代低级交沉积岩。具不同构造、变质条件的上、下盘的斜接表明剪切带是具大距离位移的主构造。在明显地减小围限压力、温度条件下的递进简单剪切受到显微角砾状糜棱岩、碎裂岩和覆盖糜棱岩的超碎裂岩的支持。碎裂岩岩崖的顶与剪切带的滑脱部分是一致的。构造关系,同中型及显微构造证据(拉伸线理和不对称剪切方向的标志)结合支持糜棱岩和碎裂岩都是随连续伸展变形期间形成滑脱断裂作用伴生的结论。为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提出的滑脱断层模式也适用于托利多地块。作者提出一个解释,印早二叠世期间,在较大的构造层次伴随伸展作用从韧性变形过渡到脆性变形的模式。  相似文献   
989.
东北深,浅源地震的相关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东北深、浅源地震在时间上、强度上的相关活动特点,认为东北地震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亚欧板块挤压作用的结果。东北深震超前于浅源地震活动,可为浅源地震监测预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90.
暖温带地理景观中土壤硒的分异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按垂直自然带谱研究了暖温带地理景观中山地草旬土、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和潮土中硒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硒在土剖面上的分异,除受生物富集的影响外,淋溶和粘人作用强烈地制约着硒在剖面上的迁移;(2)不同机械组分中的硒含量以粘粒中最高,呈明显的粘粒>细粉粒>中粉粒>砂粒序列。因此,成土过程中,不同机械组分以及次生或们生矿物和垂直运动和自然分选作用对土壤硒的地理分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易于淋溶失的有机态或钙结合的硒对所研究的土壤表层硒的贡献都大于50%。提出淋溶作用是我国低硒带形成的主要外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