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8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1899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5105篇
海洋学   115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7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2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疆东天山葫芦岩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葫芦岩体位于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东段,地表出露面积0.75km2。主要岩石类型有辉长闪长岩、辉长岩、辉石岩、辉橄岩、橄揽岩。岩相之间多呈渐变过渡关系,局部也有侵入接触。主量元素化学组成基本上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相对富集LREE、适度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较弱的同化混染作用。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岩浆演化的主要机制。四件样品εNd(t)值(+6.4~+7.1),一件样品的εSr(t)=+3.4,其余三件的εSr(t)值(-10.1~-9.3),206Pb/204Pb(18.091~18.513)、207Pb/204Pb(15.459~15.528)、208Pb/204Pb(37.526~38.126)。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体系表明,源区软流圈来源的岩浆中混入了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岩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明,熔融作用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内。由此可见,岩体是尖晶石稳定域内占主体的软流圈地幔与富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嵩县螃蟹沟隐爆角砾岩体与钼金矿化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螃蟹沟隐爆角砾岩体是河南省嵩县西北部众多含钼、金角砾岩体之一,这些角砾岩体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点.螃蟹沟角砾岩体的定位与分布受北西向背形、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复合控制,由燕山期钙碱性岩体与岩脉的侵入,以及随后发生的隐蔽爆发-坍塌作用而生成了角砾岩体.其中包括了震碎角砾岩、隐爆角砾岩、侵入角砾岩及坍塌角砾岩.岩体被后期断裂构造作用所复合叠加,致使钼、金富集成矿,形成"多型一体"的钼金矿床.  相似文献   
23.
杭州泗岭铝质A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岩或改造-重熔型花岗岩的泗岭岩体应为铝质A型花岗岩。该岩体高硅、碱、钾而明显贫钙、镁;高(K2O Na2O)/CaO值(平均16.79)和AKI指数(平均0.92);FeO*/MgO比值大(平均13.9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而与世界A型花岗岩平均值(13.4)相近;岩石为弱碱性、准铝-弱过铝质,富含稀土元素、HFSE元素,高Rb、F和Nb,反映其具A型花岗岩的成分特征。泗岭岩体氧同位素δ18O为 8‰~ 9‰,反映岩浆主要起源于下地壳。该岩体侵位于拉张的构造环境,是晚白垩世早期一次重要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同时也反映了区域性孝丰—三门湾大断裂与学川—湖州大断裂在晚白垩世早期处于拉伸阶段。  相似文献   
24.
豫南灵山岩体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靖辉 《中国地质》2008,35(3):496-502
地处豫南的灵山岩体,分布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笔者以灵山岩体铀矿化分布特征为切入点,阐述灵山岩体铀矿化特征。该岩体铀矿化受构造、裂隙的控制,有利成矿部位在岩体中构造带与脉岩相交复合部位,矿化富集地段多含铁质、锰质和泥质,且热液蚀变发育。铀源来自岩体。具有4种矿化类型。总结其矿化特征,对豫南新县岩体、商城岩体的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西秦岭熊山沟岩体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地质调查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位于西秦岭天水东南部地区的原百花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岩体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研究,从中解体出熊山沟岩体,并初步了解了该岩体的岩浆活动规律。熊山沟岩体早期岩石类型为斜长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K2O含量较低,K2O∕Na2O比值为0.33~0.42;晚期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岩石相对富集K2O,K2O∕Na2O比值为1.01~1.43,岩石属拉斑-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Th、Hf、Nb、Zr等元素;稀土元素以富集轻稀土,无铕负异常或铕负异常不明显为主要特征;氧同位素值较低(δ^18O为+3.32‰),岩石具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形成于大陆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6.
温度对不同大小墨西哥湾扇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8—32℃实验室控温范围内以2℃为梯度,以壳高及体重增长作为观察指标,研究3个规格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的适宜、较适宜及最适宜生长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小苗(壳高6.2mm,体重48.3mg)、中苗(壳高18.1mm,体重1191.1mg)、大苗(壳高30.7mm,体重5809.9mg)在8—32℃水温下均能生长,但在水温8及32℃,3种规格增长率均较低;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小苗11.2—31.1℃、中苗9.8—31.8℃、大苗9.8—32.4℃;较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小苗18.1—29.4℃、中苗18.5—29.4℃、大苗16.9—30.4℃;3种苗随规格增大,适温范围扩大(p<0.01);最适生长温度3种苗均为24—28.0℃,其范围向高温端漂移;在水温为8℃时,3种苗存活率均达到97.0%以上,水温在32℃时则小苗为47.0%、中苗为67.5%、大苗为76.0%,表现出3种苗对低温有更强的忍耐力,大苗对高温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7.
对多种经济双壳贝类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的N和P排泄进行了测定 ,包括排泄成分和排泄速率。在这些动物的N排泄中 ,NH4 N占主要部分 ,如笼式养殖的双壳贝类NH4 N占总N排泄的平均值范围为 70 8%— 80 1 % ;氨基酸是第二大排泄成分 ,平均占总N排泄的 1 0 %—2 5 %。其他形态的N ,如尿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有检出。在P排泄中 ,有机磷 (DOP)约占总溶解磷 (TDP)排泄的 1 5 %— 2 7%。据估算 ,整个四十里湾所养殖的双壳贝类在夏季每天将排泄4 5 4t总溶解氮 ,其中NH4 N 3 36t、Amino N 0 69t、Urea N 0 2t。同时每天磷的排泄为 0 5 7tTDP ,其中DOP 0 1 5t。对面积为 1 3× 1 0 4 hm2 的海区而言 ,贝类的N、P排泄分别能满足浮游植物生产所需N、P的 44%和 40 %。高密度的贝类养殖对养殖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附着动物 (柄海鞘等 )的N、P排泄及其对营养循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8.
蓝东兆  方琦  顾海峰  李超 《台湾海峡》2004,23(4):453-457,i005
本工作通过分析厦门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甲藻休眠孢囊,发现了1种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休眠孢囊,及两种有害甲藻休眠孢囊: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进行了培养。并初步研究了该藻的毒性及贝类对其毒素的积累.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沉积物中的塔玛亚历山犬藻是有毒的.它的较适宜生长环境条件是:水温20~25℃.盐度为25~30,光照度为3000~50001x.塔玛亚历山大藻在每年的4月26日至6月10日、10月11日至11月20日可能会形成有害藻华,危害厦门海域的海洋生物并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9.
分析表观耗氧量、滴定碱度及总二氧化碳量等资料来研判红海及亚丁湾间之海水交换。结果显示,红海深层水的方解石及霰石饱和度均比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深层水的饱和度高。红海全水柱之方解石和霰石都处於过饱和状态,亚丁湾和阿拉伯海中各深度之方解石亦呈过饱和状态,但霰石的饱和探度则大约在500m左右。分析深层水之生物体无机碳与有机碳的分解比值,可以发现此地区深层水中,大约有25%的总二氧化碳增加量是由无机碳酸钙溶解而来。  相似文献   
30.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类型及其分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渤海莱州湾南岸,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严重的岸段。依据入侵物源可将广义海水侵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来源于现代海水的狭义海水入侵和物源于浅层第四沉积层中古海水的地下咸水入侵,它们的成因,机理和危害差异明显;地下卤水入侵是一种特殊类型,造灾程度最高。海岸地貌和第四纪水文地质环境,是控制海水入侵类型区划的主导因素。莱州湾南岸不同岸段海岸环境差异,形成了海水入侵区,地下咸水入侵区和海、咸水混合入侵区3种类型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