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90篇
地质学   844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内蒙古乌加河地震台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PET重力仪采样率较高的特点,分析了PET相对重力仪与JCZ-1甚宽带地震仪的波形相关关系及同震形变物理特征。通过模拟分析乌加河地震台PET相对重力仪记录到巴颜喀拉块体周围发生的6次7级以上强地震的同震P波、S波及面波与震中距离、震级的相关关系,得出一般震级模型、地应力波模型和S波P波幅度比模型公式。通过计算3种震级模型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及相关系数R值,得到理论震级与实测震级标准误差达到0.04,R值达到0.99,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与R值,揭示同震形变波形蕴含地球动力特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2.
文中收集了1999—2015年天山地震带及其周边地区的GNSS数据,计算得到了速度场结果,并利用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域内各块体的闭锁深度和主要断层的滑动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南天山断裂带西段的迈丹断裂的缩短速率处于高值状态,达(-6.3±1.9) mm/a,高于南天山东段;北天山断裂带西段的缩短速率同样高于东段。利用主要断裂带的滑动速率计算出各地震带的地震矩积累变化及1900年以来的地震矩释放变化量,以分析地震矩亏损分布,结果显示北天山山前断裂、迈丹断裂、额尔齐斯断裂带北段和喀什河断裂西段存在较大的地震矩亏损,具有孕育7级以上地震的潜能,而北轮台断裂、柯坪断裂带中段则呈现地震矩盈余状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具备发生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3.
鄂尔多斯周缘地震活动性和近期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周缘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地壳应力特征、7级以上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和强震活动和活动构造的关系。利用灰色预测理论预测了块体周缘未来5a内的发震时间。  相似文献   
994.
以湘西黔东地区Zn元素的1∶20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方法,对该区内的Zn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Zn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湘西黔东地区Zn地球化学块体的下限值为110×10-6,圈定了4个Zn地球化学块体和7个区域异常.通过统计地球化学块体和区域异常的参数特征,以1000m岩块厚度计算了该区总的Zn金属供应量,并根据0.39%的成矿率预测出湘西黔东地区锌资源量为3085万t.其中,圈定的4个地球化学块体所在的花垣—铜仁—镇远地区、都匀—凯里地区、沅陵县董家河和沿河县三角塘等地区应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找矿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995.
胶东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区,"攻深找盲"成为该区深部找矿重点研究方向.在"深部金矿资源评价理论、方法与预测"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对莱州市金城镇—海阳市二十里店镇一带金矿集区开展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法、大地电磁测深综合物探剖面测量,综合前期已有成果对获取的重、磁、电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对区内太古宙至中生代侵入岩、前...  相似文献   
996.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孕震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索昆仑山口西Ms8.1大震后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相对活跃的原因,利用近几年来的GPS观测资料,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区的水平运动变形与孕震特征,结合其它成果分析得到:1)昆仑大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变形产生相当影响,对其西部的影响亦很大;2)差异运动强烈区域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高,压性区可能是应变能积累的反映,而张性区的出现及规模可能是大震发生紧迫性及震级大小的反映;3)研究区的西部地区近年来一直是应变能积累较快的地区,从区域变形特征与强震的对应关系看,近一两年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运用8-21节点等参三维实体单元有限元分析模型,对链子崖危岩体处于基本荷载、地震及防治工程条件下的位移进行了模拟,并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临空块体、煤层采空区、R203软层为危岩体稳定的关键块体的结论,证明链子崖危岩体锚固和煤层采空区回填是合理的,其防治工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8.
A simple diagnostic simulation of the annual cycling of the surface specific photosynthesis rate (SPR) in Jiaazhou Bay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Light intensity,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s(nitrate ammonia, phosphate) were considered as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photosynthesis of phytoplankton and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by different function equations. The simulated variation ofspecific photosynthesis rate coincid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very factor onphotosynthesis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sis rate was controlled by all these three factors,while temperature showed good correlation with SPR as measurement showed. This diagnostic simulationyielded the values of some parameter relating with the photosynthesis in Jiaozhou Bay.  相似文献   
999.
借助一个简单的大陆与大陆碰撞模型,即把两个大陆的碰撞简化为两个粘弹性块体的碰撞,两个块体之间的不连续变形面对应两个大陆之间的碰撞断裂带,运用三维粘弹性拉格朗日非连续变形有限元(LDDA)方法,通过分析模型中不连续变形面的存在对两个粘弹性块体碰撞变形的影响,探讨了大陆碰撞断裂带的倾角和摩擦系数对两个大陆碰撞变形影响的一般规律,给出了大陆碰撞变形的一些显著的特点。尽管运算模型的几何尺寸、边界条件等参考了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的实际特征,但所得结果适用于更一般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碰撞断裂带倾角和摩擦系数对陆-陆碰撞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断裂带倾角在15~30°时,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仰冲板块一侧隆升高度相对更大,利于形成高大的山脉,其中以15°倾角对应的仰冲板块一侧隆升最高;当断裂带倾角在30~45°时,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俯冲板块的俯冲深度相对更深,利于形成深陷的盆地,其中以45°倾角对应的俯冲陆块一侧俯冲最深;当断裂带倾角≥75°时,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相对俯冲和仰冲作用变得不明显。碰撞断裂带摩擦系数越小,碰撞过程中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相对俯冲和仰冲作用越强,形成高大的山脉和深陷的盆地要求碰撞断裂带摩擦系数≤0.2。从大陆与大陆碰撞变形构造特征看,除发育前陆盆地-山脉系统外,在仰冲陆块一侧靠近造山带后缘还发育呈不对称结构的挤压性凹陷,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断裂带倾角在15~30°时,该类型凹陷更容易形成,其中以30°倾角对应的凹陷最深,反映其形成可能是大陆碰撞过程中陆块之间相对俯冲和仰冲运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在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林楼一正阳县张楼一带的煤田勘探中,第三、第四系地层厚达700m,经常遇到水敏性粘土、砂质粘土、砂质泥岩、粉砂岩和卵砾石等地层,易造成缩径、超径、坍塌和掉块等孔内复杂情况。结合该地区的地层特征,采用新型LG植物胶泥浆来解决钻探的“瓶颈”难题。应用实践表明,LG泥浆起到了显著的抑制缩径、超径和防塌作用,大大减少了孔内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