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37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1367篇
地质学   860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可渗透反应墙(PRB)是一种高效的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污染场地墙体位置布设合理性影响其修复效果,而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可实现墙体位置优化。文章以某Cr6+污染地下水场地为例,基于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平面二维稳定流数值模型,并通过模型检验。根据墙体的设计尺寸(长20 m×宽2 m×深12 m)及填充材料的渗透系数(80 m/d),利用所建模型分别计算了4种布设方案(墙体尺寸大小和填充材料渗透系数相同,布设位置不同)下墙体的捕获区宽度、粒子滞留时间和通过墙体的Cr6+通量。结果表明:4种布设方案模拟的滞留时间和捕获区宽度取值差异性不大,变异系数小于2%;Cr6+通量差别较大,变异系数高达76.32%,主要由地下水中Cr6+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引起。对比分析4种方案的各评价指标,方案2求得的捕获区宽度为21.9 m,粒子滞留时间为4.1 d,Cr6+去除量可达127.7 mg/d,可作为最佳布设方案。本研究建立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符合场地实际情况,可有效评估PRB截获污染羽的范围和去除目标污染物的能力,为铬渣类污染场地PRB原位修复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化学刺激能够改善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热储层裂隙连通情况、提高裂隙渗透率。本文以EGS热储化学刺激为出发点,开展土酸体系 花岗岩作用实验,总结实验规律,明确了酸岩作用机理,建立多矿物耦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并获取重要参数。得出以下结论:土酸中HF浓度越高,对花岗岩的溶蚀率和溶蚀速率就越大,但更易产生二次沉淀;酸液中离子的浓度与不同矿物溶蚀存在对应关系,Na+和K+分别来自于钠长石和伊利石,Al3+和硅来自长石类和黏土类矿物,Ca2+前期来自方解石,后期受钙长石和氟石影响;土酸 花岗岩反应为双重机制控制下的动力学反应;HF机制下的矿物溶解反应速率常数数量级约为10-4~10-5,比中性机制下的矿物的溶解速率提高了约9个数量级。研究结果可以为EGS储层化学刺激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3.
考虑耦联影响的二次结构体系减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基础隔震的主次结构体系耦联运动方程,开发了动力分析程序PS—BASE.FOR,对一典型结构的二次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与相对位移反应谱计算分析表明,主体结构隔震或同时增大二次结构阻尼,是取得二次结构较好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增大主体结构的隔震阻尼对二次结构略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4.
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结构减振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并完善了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结构地震反应预测的反应谱方法,通过与时程分析计算结果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利用本方法研究了支撑刚度及阻尼器参数对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给出了位移降低率达到最佳时支撑刚度取值的建议式。提出了为保证剪力降低率不大于1时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参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研究应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控制问题。首先介绍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其次,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及相邻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体系的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最后进行半主动控制研究,设计了半主动控制器,通过算例实现了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连接的相邻结构振动控制是十分有效的,可避免地震中相邻结构发生磁撞损坏。  相似文献   
996.
地震动强度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场地地震反应的研究发现,地震动强度不同,同样的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也不同,得到的反应谱形状也不同。目前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不同烈度下的设计反应谱形状完全一致,没有考虑地震动强弱对相同场地反应谱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立式储罐与地基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考虑地基与储罐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采用有限元法对储罐住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计算。推导了系统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的计算过程。通过对四种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得出了储罐各种参数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不同的地震激励对储罐系统的反应是不同的;地基刚度对系统的动力响应的影响也很大:即地基越“柔”,基底弯矩、罐壁轴向应力越小,但环向应力和底板变形却在增加。  相似文献   
998.
刘军 《四川地震》2005,(3):44-47
在计算地震荷载中,设计的依据是常规反应谱理论.然而,当质点间出现刚体移动时,用上述理论计算会出现奇异点.本文利用相对加速度进行计算,将常规反应谱理论进行修正,所得结论既偏于安全,又弥补常规反应谱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9.
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岩石圈地幔组成转变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张宏福 《地学前缘》2006,13(2):65-75
橄榄岩-熔体/岩浆的相互作用常被用来解释蛇绿岩套橄榄岩、造山带橄榄岩、超镁铁质侵入杂岩体、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某些具有不平衡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岩石的形成过程。橄榄岩-熔体的反应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消耗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生成斜方辉石或消耗斜方辉石生成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反应的结果不仅造成矿物百分含量的变化,而且造成矿物组成的变化;后者更重要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华北东部中生代玄武质岩石中具有环带状结构的橄榄石和辉石捕虏晶,特别是具有环带状结构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发现,暗示这种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在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中很可能普遍存在,为岩石圈地幔组成转变和快速富集的重要方式。这是全球首例由橄榄岩-熔体相互反应造成的岩石圈地幔大规模的组成变化。反应熔体来源途径主要有地壳来源和软流圈地幔来源。来源不同的熔体与橄榄岩的反应造成的组成变化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高宽比为2.5的普通钢框架隔震结构模型,采用多种不同的地震动进行了水平向和竖向双向地震输入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并利用时程分析法完成了模型结构地震反应的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宽比隔震结构在水平向和竖向双向输入情况下隔震层基本上不会进入拉伸应力状态,即使在9度大震E l Centro和Hach inohe波输入时,隔震层支座仍以受压为主。因此小高宽比隔震结构在场地好的情况下,结构不会出现倾覆,仅需考虑软弱土场地的受拉情况。试验发现竖向地震输入对小高宽比隔震结构水平反应的影响相当小;对小高宽比隔震结构进行水平向地震反应分析时,可以忽略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