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9篇
  免费   1375篇
  国内免费   869篇
测绘学   10346篇
大气科学   1542篇
地球物理   1386篇
地质学   2978篇
海洋学   1393篇
天文学   684篇
综合类   1015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459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860篇
  2013年   663篇
  2012年   895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702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693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492篇
  1998年   564篇
  1997年   595篇
  1996年   536篇
  1995年   463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467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370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通过介绍无人机航摄系统的优点,结合无人机航摄系统高效快捷、地面分辨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对无人机影像采集、影像处理、制作成图的流程进行了归纳;通过虎平岛的实例,对无人机在海岛1∶500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精度比对,进而说明无人机影像可应用于海岛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992.
多波束测深系统作业的基本前提是测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实际作业中非匀速运动状态下的多波束测量普遍存在,此时常用的基于加速度测量原理的测姿设备会受到影响。为此,在多波束测姿误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直线加速、U型转弯两种情况下的测姿误差进行研究,通过INS测姿与GNSS三天线测姿的数据比较,对非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姿态误差的影响特点及程度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当测船做直线加速运动时,会使纵摇角产生较大误差;当测船转弯时,会使横摇角产生较大误差,这对指导多波束实际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位场自动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季生 《地球学报》2006,27(6):609-612
本文首先叙述了重、磁异常自动反演技术的特点。与传统的定性分析重、磁场分布特征的方法不同,重、磁异常自动反演方法通过反演得到地下场源分布,即地下密度或磁性的分布特征。由于密度体或磁性体与地质体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这种新一代重、磁解释成果及图件将成为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地质构造的基础材料。文中不但阐述了该方法的研究现状,同时也说明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sediment incipient motion,in which the effects of the fluctuating pressure and the seepage are considered.The instantaneous bed shear velocity 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 on the bed downstream of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flow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IV measurements.It is found that the instantaneous pressure gradient on the bed obeys normal distribution.The probability of the sediment incipient motion on the bed downstream of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flow is given by the mathematical model.The predic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 in the region downstream of the reattachment point while a larg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heory and experiment is seen in the region near the reattachment point.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discrepan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5.
渤海海峡海岛站与沿岸站大风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了渤海海峡5个海岛站和3个沿岸站1年的大风资料,在每月大风日数、风速、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主导风向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渤海海峡大风如下结论:大风的风力以6~7级为主,南部比北部更易出现大风,且风速也较大;出现大风的最高概率为57.5%,即平均不到2天就出现一次;海岛站与沿岸站大风风力极值相差最大为20.8 m/s;极大风风速43.2 m/s,创历史最高纪录;风速的月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两峰两谷形势;大风年主导风向为NW-NNE,风速以偏北大风和偏南大风较大,而偏西风和偏东风较小;具有典型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冬季以偏北大风为主,夏季以偏南大风为主,春、秋季偏北大风和偏南大风交替出现;综合应用海岛站和沿岸站大风记录,能更加准确反映渤海海峡大风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996.
自动表面船用于岛礁水深测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礁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其附近水深的调查手段却不充分。比较了几种水深测绘手段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小型自动表面船用于岛礁水深测绘。该表面船底部安装声学测深仪,具备自动定位、导航与运动功能;其尾部安装两个电动推进器提供动力,通过独立控制两个推进器的转速,可实现船体的前进、后退和转向;利用无线电与岸基单元进行数据通讯。根据不同水深测绘条件,该船可以用三种控制方式进行水深测量: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自主控制。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岸基单元,并自动存储于船载存储单元。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自动表面船测量系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投弃式海流剖面测量仪测量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投弃式海流剖面测量仪的测量原理建立了二维海流运动感生电场离散和连续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得到了海流与感生电场间的关系公式。通过对海流感生电磁场的分析,对海流测量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感生电磁场的量级的计算,确定了投弃式海流剖面测量仪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8.
SWY11-2高精度小型测温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新型的SWY11-2高精度小型水温测量仪器。该仪器传感器的感温元件采用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它具有温度系数大、灵敏度高、热容量小、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电路系统使用24位A/D转换器、低功耗单片机,并通过充分开发芯片资源,提高系统电路集成度,从而达到体积小、功耗低、操作简单的特点;为了达到海上恶劣条件下快速操作,其结构还采用了无工具拆装的设计。仪器在海上现场与加拿大RBR公司的TR1060水温仪比测试验,结果证明仪器性能接近国外高精度产品的水平,SWY11-2型测温仪与进口同类仪器相比,具有成本低和服务方便的优势,今后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底泥耗氧的研究动态。对比实验与现场观测两种方式:现场培养只能提供底泥耗氧总量,但该数值不能获得除此之外的更多信息,如影响氧气生产或消耗的生物化学过程,沉积物中氧气的分布以及间隙水氧气动态变化;而实验室培养过程能够作为前者的补充。在现场模拟实验,其结果被认为更接近于实际,但系统环境条件人为调节困难。室内与现场观测的结果虽有少量差别,但室内实验易于控制,因此,大多数研究者选择在室内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000.
一种新型张力保护自动收放脐带缆绞车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张力保护自动收放的脐带缆绞车装置的组成及特点。该装置克服了传统脐带缆绞车全人工操作模式所存在的效率低和安全性差等问题,实现了脐带缆绞车的自动收放和排缆,准确控制脐带缆张力,有效保护脐带缆的安全,大幅提高了潜水器等水下作业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