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篇
  免费   436篇
  国内免费   927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297篇
地质学   2487篇
海洋学   415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373篇
自然地理   65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3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的徐星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克·诺瑞尔(Mark A.Norell)共同报道了一项新发现———辽宁省北票市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的伤齿龙科恐龙新物种骨骼化石,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恐龙的睡眠姿势。这只长53 cm的小型食肉恐龙保存极为完整,整体形态看上去很像一只大鸟,有着小小的头骨,长长的后肢。其后肢蜷缩于身下,头埋在一个前肢下面,这与现代鸟类的睡眠状态非常相似。徐星认为,这只恐龙的体态和睡眠状态都与现代鸟类相似,团着身体睡觉,减少了表面积,有利于抵御体温下降。诺瑞尔则指出,该恐龙可能是在它熟睡时,附近的火…  相似文献   
72.
Biological iron and manganese removal utilizing indigenous iron and manganese oxidizing bacteria (IRB hereafter) in groundwater can also be applied to arsenic removal according to our pilot-scale test. The arsenic removal probably occurred through sorption and complexation of arsenic to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 formed by enzymic action of IRB. We investigated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 in IRB floc and the valence state of arsenic sorbed to the floc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of the arsenic [especially As (Ⅲ)] removal. The floc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drinking water plants using IRB (Jyoyo and Yamatokoriyama, Japan), and our pilot - scale test site where arsenic and iron removal using IRB is under way (Mukoh, Japan). The Jyoyo and Yamatokoriyama IRB floc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As (Ⅲ) and As(Ⅴ) 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the floc samples was measured. XANES spectra were collected on As, Fe and Mn K-edges at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pring 8 (Hyogo, Japan). FT-IR and the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of the samples were also obtained. The IRB floc contained ca. 35 % Fe, 0.3%-3.5% Mn and 2%-6% P. The samples were highly amorphous and contained ferrihidrites and hydrated iron phosphate. According to XANES analyses of IRB, As associated with IRB was in +5 valence state when As (Ⅲ) (or As (Ⅴ)) was added in laboratory sorption test, Fe in +3 valence state, and Mn a mixture of+3 and +4 valence states. Small shift was observed in the XANES spectra of IRB on As K-edge as the equilibration time of the sorption experiment was increased. Gradual oxida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As (Ⅲ) associated with IRB or change in arsenic binding with sorption site were the probabl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73.
成新水 《地理教学》2006,(11):15-18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不管是灾害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至人员的伤亡,都呈上升势头。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灾害加重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时,对其活动可能导致的影响认识不够或是认识不到位,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只是为了局部的暂时的经济利益在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使灾害有增无减。另外,人类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避灾措施不力,也是使灾害损失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在人体胃肠液的酸度条件下,采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药物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研究了中药和补铁制剂中铁的形态及其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并探讨了中药不同比例的配伍、胃肠酸度及还原性物质的存在对水溶态铁和醇溶态铁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溶液中的铁形态与药物本身特性和配伍情况有关,酸度及配伍对药物中铁的溶出率和溶液中铁的形态有较大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与胃肠酸度和还原性物质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75.
红旗岭铜镍矿床地处华北地台与吉黑地槽系接触带--辉发河断裂北侧.区内出露30多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其中1、7号超镁铁岩体中赋存铜镍硫化物矿(床)体.含矿岩体分相明显,各类岩石均具堆积结构.铜镍矿体呈似板状、脉状、透镜状及囊状赋存于超镁铁岩体底部橄榄辉岩相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7号岩体形成以流动分异为主,1号岩体为重力分异;原始岩浆属拉斑玄武质,块状矿石系压滤作用产物,后续岩浆的补给和混合补充了成矿物质,硫化物不混溶程度受挥发分制约,矿床属岩浆深部熔离分异成因,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76.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环境区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基础,是自然环境综合特征的基本反映.以西北地区的气候分区、地貌分区、植被分区(生态分区)为基础,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类型划分为5个自然分区:阿尔泰-准噶尔区,塔克拉玛干-毛乌素沙漠区,青藏高原东北缘区,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地与汉水谷地区.这5个区有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特征,因而开发对策和环境对策是不同的,应予以分别对待.正确认识各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才能实现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大陆科学钻探在江苏岗上超镁铁岩体上打了一个卫星孔(CCSD-PP3),孔深705m,穿透428m厚超镁铁岩体,其下主要为不同类型片麻岩及少量榴辉岩。该岩体产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面积1370×700m,上覆约10m厚第四纪盖层。岩心柱可以粗分为4段,370m上部超镁铁岩,50m片麻岩夹榴辉岩,60m下部超镁铁岩,225m片麻岩类。榴辉岩夹在片麻岩中,片麻岩有正、副之分。榴辉岩石榴石中发现柯石英假象,表明岩石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镁铁岩主要岩性为纯橄岩和含石榴石纯橄岩,含石榴石纯橄岩出现3层,总厚度仅90m,与不舍石榴石的纯橄岩无截然界线。岩相学研究观测到石榴石中保留橄榄石、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等超高压变质之前的矿物组合,以及退变质矿物替代石榴石的现象。岩石化学成分总体变化小,SiO242.17-44.79,平均43.78;MgO46.35-48.98,平均47.42,Mg#值(=Mg/(Mg Fe)×100)为91.89-92.75,平均92.4,属于高Mg型;Al2O3和CaO丰度低,分别为0.66-0.27,平均0.43,和0,01-0.35,平均0.13;REE总量较原始地幔亏损,但LREE相对HREE富集。结合矿物组合特征,说明这套岩石属亏损型,但可能经历了流体热液的改造;纯橄岩和含石榴石纯橄岩成分的一致型,说明后者是前者经变质改造形成。SHRIMPU-Pb定年测得含石榴石纯榄岩中锆石存在两组年龄,超高压变质阶段新形成的锆石时代为240±2.7Ma,核部残留岩浆锆石给出726±56Mao前者与区域上超高压变质年龄十分吻合,后者与大别-苏鲁区域上新元古代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位时代。岗上超镁铁岩体可能记录了早期侵位到地壳,在陆陆俯冲碰撞阶段被俯冲岩片带入到柯石英形成深度,以及随岩片折返到地表的整个历史。  相似文献   
78.
 对河北省昌黎县闫庄铁矿床的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石261件样品进行了光谱反射率测量,并与其铁含量进行了相关关系研究,目 的是对钻孔岩芯编录的新方法即高光谱岩芯编录在此类矿床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石反射率较低,一般为5%~20% ,铁离子的吸收峰主要表现在400~1 100 nm范围内,铁矿石中铁含量与850~900 nm的反射率均值呈现显著指数负相关关系,为高光谱 岩芯编录在此类矿床中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9.
利用自然正交展开(EOF)方法探讨了气象要素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应用自然正交展开方法分析某一气象要素场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时,要针对不同问题,对原始资料场进行不同处理,使之与分析对象相匹配;只有这样,自然正交展开的特征向量才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该文中使用自然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及全国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0.
三河湿地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当前国际上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在 1 971年拉姆萨尔通过的《湿地公约》中将湿地定义为 :“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短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 ,或为淡水、半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m的水域”。我国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研究具有丰富的积累 ,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分类系统 ,认为湿地系统指海洋和内陆常年由浅表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属于比较脆弱的生态敏感区 ,是自然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