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490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504篇
地质学   1676篇
海洋学   63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7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别山黄石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上有很多近水平的反射体,表明大别山中心部位的中、下地壳内也有近水平的分层性。反映有流变性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与大型薄皮构造理论对岩石圈性质的认识一致,因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应服从薄皮构造的运动规律。结合以往对大别山区划分的岩石一构造组合,在前人对此反射地震剖面所作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对反射地震剖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解释,并建立了大别山造山带在此剖面上的两维几何结构。剖面南部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背斜构造。地表15km深度内为由碰撞混杂岩组成的扬子与中一朝大陆之间的主滑脱带。剖面中部为造山期后的侵入体。剖面北部为主滑脱带的根带(通常认为的缝合带),根带被中生代形成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切割。剖面最北端为变质复理石中略晚于主滑脱带的反向冲断带。推溺l下地壳的断开距离在扬子大陆俯冲时(三叠纪前)规模较大,然后逐渐缩小,直至保留到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52.
在福建省闽侯县鹅宅-南园村层型剖面所划分的南园组被证实为早白垩世石帽山群后,原鹅宅-南园村割面已失去层型剖面的意义.通过125万周宁县幅、福州市幅、莆田市幅、泉州市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系统研究,在福建省仙游县园庄建立了南园组的新层型剖面,重新厘定了南园组的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根据地层叠覆关系、同位素测年和古生物资料的系统研究结果,将南园组的时代重新厘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  相似文献   
53.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华南二叠-三叠系的事件地层与生物地层界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1994,18(2):110-118,145
华南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应严格区分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即为事件地层界线。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不能与“混生层”或“过渡层”的概念连在一起。长兴煤山忠心大队剖面是最好的二叠-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点(GSSP)。二叠-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定义为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其位置就在长兴剖面界线层(混生层)2的内部,比事件地层界线高15cm。Hindeodus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即为长兴阶的顶界。  相似文献   
55.
潘懋  徐建红 《第四纪研究》1993,13(3):240-249
关于第四纪埋藏沉积物成因类型的研究,常规的方法是利用钻井取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所得结论往往是定性的。由于钻井取芯的费用十分昂贵,且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收获率一般比较低,所以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地球物理测井具有快速、经济等特点,因此该方法在第四纪沉积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测井相分析的定量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彭善池 《地层学杂志》2005,29(2):171-177,204
评述了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公布的2 0 0 4年版“国际地层表”的寒武系部分,包括它的底界全球层型和点位的确定和存在的问题、寒武系当前的再划分情况、芙蓉统和排碧阶及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寒武系的时代跨度。介绍了全球寒武系年代地层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表决中的全球寒武系最新划分方案。讨论了与我国寒武系年代地层的划分和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年代地层系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7.
“国际地层表”与GSSP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近年来,“国际地层表”不断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更新,用GSSP来定义年代地层单位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地层表”,使得大家在叙述地质历史时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在显生宇的96个阶(统)中已有4 6个阶(统)确立了GGSP,其余的有望在2 0 0 8年全部确立。我国已取得了4枚金钉子,即将取得3枚,还有可能再获得4—6枚。根据区域特点,我国已编制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并正在开展区域性建阶工作  相似文献   
58.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深地震反射剖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别山南部和扬子地块前陆实施的深地震反射剖面(140 km)揭示出大别山造山带前陆地壳的精细结构。总体北倾的地壳内部结构与向北缓倾的叠瓦状莫霍面反射揭示出扬子陆块向北俯冲的行迹。莫霍面向北插入大别山造山带下与南大别山地壳内南倾反射震相叠置,构成交叉反射图像,刻画出扬子前陆与大别山造山带的碰撞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59.
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技术 在近岸海洋工程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底浅地层声学探测技术的发展情况, 简述了新型参量阵声纳探测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SES-96参量阵测深或浅地层剖面系统在山东半岛海区的应用实例, 对此新型参量阵声纳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0.
贵阳乌当上古生界的海侵—海退层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家仁 《现代地质》2005,19(1):119-126
在位于上扬子古陆边缘的贵阳乌当泥盆纪至石炭纪剖面上, 泥盆系包括蟒山群碎屑岩和高坡场组白云岩, 其中可以识别出 5个三级层序; 石炭系至二叠系船山统包括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黄龙组、马平组和梁山组,其中祥摆组和梁山组为含煤碎屑岩系地层, 其余各组为碳酸盐岩地层, 可以划分出 5个三级层序。与贵州南部至广西一带较为完整的泥盆系和石炭系相对比(泥盆系包含 13个三级层序,石炭系至二叠系船山统包含 6个三级层序 ), 贵阳乌当剖面以较薄的地层厚度和较多的三级层序的缺失为特征, 成为间断大于沉积的典型地层代表, 这是由于古陆边缘海退作用的沉积响应大于海侵作用所致。石炭纪与二叠纪过渡时期的大幅度慢速海侵作用改变了这种局面, 同邻区一样研究区域也进入了大片海域发育的时期, 所以阳新统和乐平统的层序大致与贵州南部至广西一带相近, 这是由于与相应的三级海平面上升相关的大幅度慢速海侵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