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6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665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932篇
地球物理   411篇
地质学   1022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144篇
综合类   178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42年   5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利用昌黎台和青光台磁偏角日变幅度与白家疃台日变幅度相减,得出两台的日幅差。发现在唐山地震前昌黎台日变幅度有0.26分的异常变化。分析认为,这种异常变化是由于地震前的应力变化使得感应磁场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2.
本文用一维分层模式理论分析了地面降雨、尖端放电、对流运动以及云外电导率变化对雷暴电结构的影响。分析指出,云内对流强度明显地影响着雷暴电结构,强烈的地面降雨和尖端放电可使地面电场强度显著减小,甚至极性翻转。闪电和云顶附近的下沉气流是维持雷暴向上提供充电电流的重要条件。在雷暴中,对流起电机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73.
新疆昆仑山乌斯腾塔格—喀拉米兰地区晚三叠世植物群Drepanozamites nilssoni-Otozamites indosinensis-Thinnfeldia nordenskioldi-Glossophyllum sheisense等的首次发现,揭示了该地区中国南方型晚三叠世植物群的面貌.对研究新疆南部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国地层区划及晚三叠世植物群地理分区、以及板块构造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4.
姜爱军  王冰梅 《气象科学》1994,14(3):247-258
本文以江苏省城内二十个站点、三十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揭示了省域年及各季两日数和两日平均雨量分布的时空特征,建立了省城内不同站点、不同季节的雨日概率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用波亚(polya)概率分布模式能够较好地拟合省域雨日的分布特征。有了这些模式人们可以较为科学地估算省域内各地、各季不同持续时段雨日出现的气候概率,合理地安排生产、建设和生活等计划.  相似文献   
175.
本文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调研究,对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中的早元古代花岗岩体进行组构分析.并探讨其岩体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76.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之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推测时代可能属燕山期。金矿化主要富集于斑岩体内的石英脉、接触破碎带及蚀变带中。斑岩体以石英斑岩为主。在富集地段金矿化断续约150-250m,  相似文献   
177.
本文着重研究了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垄岗地貌,并命名为构造堤。通过对构造堤的成生机制、组合形式、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提出构造堤是断裂粘滑运动、大震震中区的特征性产物。它不仅可以作为判定断层活动性质、活动方式和古地震极震区的标志,还可以利用它定性地估算大震复发周期。通过初步研究,作者认为,则木河断裂以粘滑破裂为主,大震复发周期北段较短,而南段较长。  相似文献   
178.
南平花岗伟晶岩中铯沸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岳清  倪云祥 《福建地质》1995,14(2):109-117
目前在中国已发现两种铯矿物,即南平石和铯沸石,其中铯沸石主要分布在新疆、陕西、河南省的花岗伟晶岩中,在华南,南平花岗伟晶岩是迄今所报道的铯沸石的唯一产地。我们将南平钩沸石分成原生和次生两类,本文详细报道了南平铯沸石的产状、物性和光性、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特征、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9.
从暴雨日变化曲线看,以三峰型为最多,占44.4%;副型以B型为最多,占44.4%;曲线最高峰点多出现在夜间,占77.8%,尤其多出现在下半夜,占44.4%,下午和傍晚却最少,仅各占5.6%。从各级暴雨量看,夜间多暴雨,暴雨量夜间比白天多9.0~14.4%,降水集中时段出现在下半夜,下午和傍晚却最少。夜间多暴雨与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180.
用对角矩阵及相似矩阵性质证明了“当状态转移矩阵e^At中方阵A的特征根相异时,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与Laplace变换法对e^At表达具有一致性,并用极限方法对方阵A含二重根时拉格朗日插值公式的应用进行了推导。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