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莲花山火山群位于五大连池火山群的西南。其岩性和五大连池相同。但喷发强度较弱,规模较小,末期喷发的浮石、火山渣充填了火山口,春时代属更新世。其上为晚更新世硅藻土层所覆。火山岩中含深源包体和绿辉石巨晶。文中还论述了火山作用和高岭土,硅藻土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2.
莲花山磷矿为大型生物化学沉积型磷矿,伴生有一定量的氟,为了查明磷与氟的关系,通过对化学数据分析等的综合处理,对P_2O_5与F的相关性和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_2O_5与F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性,数学模型为y=0.09x-0.17;矿石中的氟主要赋存于磷灰石中,成矿介质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氟与磷是同步富集的。在找矿实践中,如果出现氟异常,则预示可能存在工业磷矿层;进行氟资源量估算时,应考虑矿石P_2O_5品位,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3.
《中国勘察设计》2007,(3):90-91
1现状简介莲花山景区位于淄博市博山区境内,规划面积148公顷。景区内山势起伏,连绵不绝,植被状况良好,有一定的自然景观条件;同时景区内还有包括在建的博山正觉寺在内的众多宗教建筑。  相似文献   
64.
康淑媛  杨保 《中国沙漠》2013,33(2):619-625
利用采自甘肃省南部莲花山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 Mast.)两组不同树种的树轮样芯共计113个样本,通过对两组树木年轮宽度标准年表的统计特征的分析得出: 两组树轮宽度年表的平均敏感度和标准差的变化基本相同,但是紫果云杉信噪比的值要高于青海云杉,说明不同树种包含的气候信息强度不同。两组树轮宽度指数与临洮气象站多年逐月降水量、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树轮宽度指数对气象要素的响应并不完全一致,紫果云杉树轮宽度指数与逐月极端最高温度的相关系数值大于青海云杉,说明这一气候信号在紫果云杉上体现得更加显著。因此,在使用树木年轮进行古气候重建时,应当考虑树种对树轮宽度与气候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两组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要素以及帕尔默干旱指数(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的季节组合和年均相关性都不显著,所以两组树轮年表不足以用于气候重建。通过与邻近区域的4条树轮年表对比,发现本文两条树轮年表的低值时段与邻近年表记录的20世纪20年代的干旱事件发生的年代一致。  相似文献   
65.
康欢  刘翼飞  江思宏 《地质学报》2019,93(12):3082-3094
莲花山铜矿床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其成因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对其开展了辉钼矿铼-锇测年和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床形成于139.1±1.1 Ma,属于早白垩世,并非前人所认为的三叠纪。莲花山铜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_(V-CDT))分布于-1.5‰至5.0‰之间,具有塔式分布特征,与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产出的其他锡-钨-银多金属矿床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非常类似,显示硫来源于深部岩浆,受到浅部硫源混染程度较小。莲花山铜矿床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线性排列特征,显示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物质经历了两端元的混合,包括一个低放射性成因铅端元和一个高放射性成因铅端元。这种铅同位素特征与大兴安岭中南段产出的其他多金属矿床中的铅同位素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反映了这些矿床可能含有一个相似的低放射性成因铅端元,但受到浅部不同铅的混染。莲花山铜矿床辉钼矿中铼的含量平均为1078×10~(-9),低于兴蒙造山带中与俯冲环境形成的斑岩铜矿床中辉钼矿铼的含量2个数量级,但与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锡-钨-银多金属矿床中辉钼矿中铼的含量相似,显示莲花山铜矿床的形成可能与高分异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是高分异花岗岩晚期岩浆-热液作用的结果。莲花山铜矿床的产出指示区域内可能具有寻找高分异花岗岩型深成高温锡-钨矿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66.
朱华 《贵州地质》2007,24(4):274-277
本文以贵州省普安县莲花山—三道箐铅锌矿勘查工作成果资料为基础,通过综合研究,获得了该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等方面的系统认识,提出了以后地质勘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西南段分布有棉洋-双华(Ⅰ)、北山嶂-九龙嶂(Ⅱ)、五指嶂-锅子嶂(Ⅲ)、梅陇-鲘门-观音山(Ⅳ)4条韧性剪切带,呈巨型构造透镜体沿北东向展布。已有研究表明韧性剪切带与本区钨、锡、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控制着矿床的空间分布,是重要含矿、控矿构造。按照变质程度和矿物组成,区内韧性剪切带由核部至边部可以划分为石英透镜体→石榴子石(堇青石)糜棱岩→糜棱片岩→片岩→原岩等;通过对其中的石榴子石、黑云母等典型矿物进行电子探针分析(EPMA),并利用石榴石-黑云母地质温压计估算了 4条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温压条件,它们分别为484~526℃/4.92~7.72kbar、458~469℃/2.17 ~2.67kbar、536~551 ℃/1.28~1.67kbar、512~516℃/4.38 ~4.87kbar,与区内变质岩野外地质变形、变质特征相吻合,且火山岩为主的地区变质压力明显高于花岗岩为主的地区。研究显示,变质条件对区内变质分带和多金属成矿作用有明显的控制,棉洋-双华和梅陇-鲘门-观音山韧性剪切带的压力条件相对较高,金属成矿以钨、锡多金属成矿为主;而北山嶂-九龙嶂和五指嶂-锅子嶂韧性剪切带的压力相对较低,金属成矿则以铜、铅、锌成矿为主。  相似文献   
68.
皖浙赣交界莲花山岩体位处扬子板块东南缘,即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带之东段(江南造山带东段北缘).该岩体侵入于新元古代末期的上墅组(赣东北),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及花斑岩,后期因变质变形作用而发生面理化并具有绿片岩相浅变质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莲花山花岗岩很有可能为形成于大陆边缘后造山环境的A2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年龄为878±70 Ma,为晋宁晚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69.
广东省揭西县淘锡湖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地区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为中型锡多金属矿床。文章以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花岗斑岩为研究对象,从花岗斑岩与成矿的物质来源、时空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主量、微量元素、S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为该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1.8±1.0 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初期,与锡石毒砂共生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9.0 ±1.1 Ma,与花岗斑岩的形成时间基本相同。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认为花岗斑岩是淘锡湖锡多金属矿床最主要的成矿花岗岩。  相似文献   
70.
张成信  唐尧  许云光 《江苏地质》2014,38(1):140-146
莲花山磷矿床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北缘的鄂西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新元古代晚期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矿床类型为沉积岩型磷块岩,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为主,矿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有磷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及硅酸盐矿物等。通过分析总结区内地质构造、赋矿地层及含磷岩系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初步总结了区内磷矿的形成机制及找矿标志,对鄂西地区磷矿找矿远景的评价、扩大矿产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