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4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852篇
测绘学   227篇
大气科学   966篇
地球物理   456篇
地质学   1959篇
海洋学   343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256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6篇
  1938年   3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1934年   4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paper,with a finite element method,studies the interaction of a coupled incompressible fluid-rigid structure system with a free surface subjected to external wave excitations.With this fully coupled model,the rigid structure is taken as "fictitious" fluid with zero strain rate.Both fluid and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by velocity and pressure.The whole domain,including fluid region and structure region,is modeled by 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hich are discretized with fixed Eulerian mesh.However,to keep the structure's rigid body shape and behavior,a rigid body constraint is enforced on the "fictitious" fluid domain by use of the Distributed Lagrange Multiplier/Fictitious Domain(DLM/FD) method which is originally introduced to solve particulate flow problems by Glowinski et al.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model presented herein,a 2D numerical wave tank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small amplitude wave propagations,and then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Finally,a 2D example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under wave dynamic forces provides convincing evidences for the method excellent solution quality and fidelity.  相似文献   
992.
叙述了目前海水现场水色测量的弊端,指出数字化海洋水色的潜在应用价值;根据色度学及色度学的三原色基本理论,确定海洋现场水色的色度要素,使海洋现场水色标号统一为物理学中严格的颜色物理量。结合1996年渤海水域光谱反射测量,对渤海水域4个典型站位的反射光谱做了水色色度分析,并进行了2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993.
二色桌片参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东山湾海区采集的二色桌片参的醇一醇提取液中分离出6种次生代谢产物,经IR、NMR、MS等结构测定技术测定,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为尿嘧啶,胸腺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腺嘌呤核苷、神经酰胺和鞘类脂糖苷.6种次生代谢产物都是首次从二色桌片参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994.
台湾海峡真光层有机碳动力学研究──DOC大幅度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8月和1995年2月在台湾海峡对DOC作定点连续观测,发现DOC日变化很大(2~4mg/dm3),且变化的幅度有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DOC昼夜变化的总的规律是白天比晚上高,夜晚始终处于低值;依据DOC的昼夜变化可将DOC分为DOCnew和DOCold两部分;D0Cnew在真光层中快速地产生、消耗、再循环;DOCold则相对稳定,可从真光层底部输出;DOC的快速变化表明DOC的产生和被细菌消耗利用的速度都非常快.文中还尝试快速富丽叶变换(FFT)来分离引起DOC日变化的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并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初级生产力,微生物对DOC的利用,DOC输出生产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渤、黄、东海水温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1989年渤,黄,东海水温周日连续观测资料,分析了水温日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就平均状况而言,不温日变幅以渤海为最大,北黄海次之,南黄海和东海最小;在1a中,夏季最大,秋季最小,研究海域水温日变化大致可分为太阳辐射,潮流和内振动3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根据1990年8至9月青岛山地磁日变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青岛山地磁日变站所获资料反映了磁日变的变化规律,资料是可靠的,为胶州湾海区磁测工作提供了可信的日变改正数据.  相似文献   
997.
提出我国自行设计,用特制电源控制的高压短弧氙灯和光谱调节器计算、研制成功的验色仪。并叙述了设计验色仪的指导思想,理论计算与实验装置。指出验色仪中的白昼光模拟器(D65光源)六项技术指标均达到CIE(IntemationalCommissiononIllumination)和先进国家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8.
介绍在台湾海峡北口中部水深约65m处进行临时验潮的方法和过程,并将其测验结果与台湾海峡东西两岸验潮站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海峡北口中部海域与纬度较相近的海峡西岸平潭(东澳)站及东岸的淡水站相比,潮型基本一致,均为正规半日潮,在月赤纬大时,潮汐的日不等现象明显;潮差与西岸较接近,而明显大于东岸;潮时与西岸基本相同而早于东岸。  相似文献   
999.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地质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东海西湖凹陷勘深资料为背景,从盆地演化、地层层序、储集岩、盖层、烃源岩、圈闭等地质因素来深讨东海西湖凹陷油气成藏情况。西湖凹陷的烃源岩主要为泥岩和煤,储集岩主要为始新统平湖组和渐新统花港组的砂岩,基层的泥岩厚度大,连续性好,多种圈闭类型,配置好。总体看来西湖凹显的生、储、盖、圈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好,是东海大陆架油气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00.
台湾海峡真光层有机碳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8月和1995年2月在台湾地DOC作定点连续观测,发现DOC日变化很大(2-4mg/dm^3),且变化的幅度有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DOC昼夜变化的 规律是白天比晚上高,夜晚始终和于低值;依据DOC的昼夜变化可将DOC分为DOCnew和DOCold两部分;DOCnew在真光层中快速地产生、消耗、再循环;DOCold则相对稳定,可从真光层底部输出;DOC的快速变化表明DOC的产生和被细菌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