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225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2004年12月13—14日,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在北京召开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次会议受到中国地震局党组、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会上散发了由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主编的《国外地震预报文献汇编》,收录了国外地震学家在地震预报思路方面的重要论文34篇,在地震预报方法方面的重要论文31篇,在地震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15篇。在所收录的重要论文中,相当一部分论文来自《世界地震译丛》。它们是:  相似文献   
442.
近800年来内蒙古岱海地区古气温的定量重建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根据对现代湖水、现生介形类壳体以及湖泊沉积岩芯中同一种属介形类壳体的Sr/Ca分析,利用现代湖水Sr/Ca与湖水盐度的关系,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湖水盐度;其次,在室内模拟实验,建立了湖水盐度与湖水氧同位素的函数关系;结合210Pb测定沉积速率和14C测年资料,利用沉积剖面的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及由湖水盐度推算的湖水氧同位素组成,定量恢复了不同时期的湖水温度,进而根据碳酸盐结晶时水温与年均气温关系推测了古气温。结果表明:在近800年内蒙古岱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序列中,中世纪暖期、现代小冰期以及近百年增温均有明显表现。研究时段内,岱海地区中世纪暖期比当代30年的年均气温高1℃以上;在公元1240年左右突然降温过程表现特别突出,在其后约60年的时段内气温下降1.8℃;小冰期最大降温幅度2℃以上,大于华北其它地区。不同于我国西部古里雅冰芯的记录,岱海地区近百年增温程度仍没有达到中世纪暖期水平,预示气候变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影响将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443.
临夏盆地中中新统虎家梁组的建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涛 《地层学杂志》2004,28(4):307-312
甘肃临夏盆地上中新统柳树组红黏土之下为一套以河流相砂砾岩为主的地层 ,现命名为虎家梁组 ,下伏中中新统东乡组紫红色泥岩。虎家梁组含有丰富的铲齿象动物群化石 ,包括 Alloptox sp.,Pliopithecus sp.,H emicy-on teilhardi,Amphicyon tairumensis,Percrocuta tungurensis,Gomphotherium sp.,Platybelodon grangeri,Zy-golophodon sp.,Anchitherium gobiensis,Alicornopssp.,H ispanotherium matritense,K ubanochoerusgigas,L istri-odon mongoliensis,Palaeotragustungurensis和 Turcocerus sp.等。依据岩性及哺乳动物化石资料 ,在临夏盆地建立虎家梁组并确定其时代为中中新世通古尔期。通过哺乳动物化石及地层层序的对比 ,临夏盆地的虎家梁组与宁夏彰恩堡组、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上段、准噶尔盆地哈拉玛盖组、蓝田地区冷水沟组、房县地区沙坪组和内蒙古通古尔组相当。  相似文献   
444.
层序地层标准化是未来层序地层研究重要发展方向,层序成因模式、标准建立、工业化应用是核心;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标准工作流程强调识别沉积物成因类型和层序地层界面的原因,向共同方法迈进。针对中国陆相沉积复杂多变的特点,可以利用野外露头伽马仪、元素捕获仪、探地雷达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进行高精度层序划分,识别三级层序界面与洪泛面,建立露头-钻井-地震层序地层格架。可以依据陆相湖盆沉积旋回在古水深、古气候、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定量表征,综合开展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在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将须家河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须家河组二段上、下亚段实际上是2个不同三级层序的基准面上升与下降体系域沉积,须二下段发育进积型三角洲,上段发育退积型三角洲;由于三角洲砂体发育机理明显不同,导致须二下段储层厚度和物性均好于上段,产层主要分布在下段。在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须二、四、六段是主要储层发育段,层间泥岩也可作为烃源岩。须一、三、五段是主要烃源岩发育段,盆缘规模较小的三角洲砂体也是重要的储层。  相似文献   
445.
研究区虎睛石矿床在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及琢雕效果等方面与国外虎睛石矿床是完全不同的,属于一种特殊的罕见类型.在分析虎睛石地质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虎睛石资源丰富,琢雕效果好,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6.
尊敬的露西尔·琼斯(Dr.Lucile Jones)您好!首先让我们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致哀。读到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张忠霞采访你的报导,谈到“地震很难精确临震预报”。感到你的观点是陈旧的、保守的。这种观点严重地阻碍了科学发展,我不得不向你质疑!  相似文献   
447.
448.
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凯 《地理学报》2012,67(12):1698-1715
基于主位研究视角,以作者自我叙事的方式,对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存在主义意涵进行了主体意向性解读,完整自叙和沉浸思考后作者认为,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存在以下特征:① 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核心构成为家、清真寺和坟园;② 家、清真寺和坟园对回族宗教信仰者而言,不是单一的物理空间,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宗教“地方”;③ 说明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具有地方到无地方的转化特征,无地方转换的地方指向是清真寺;④ “接都哇”这一宗教仪式和宗教行为构建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从空间到地方,从地方到无地方转换的桥梁。该分析过程与结论说明了回族宗教活动空间具有从地方的物质宗教空间结构到无地方的精神宗教空间结构的递进转换特征。  相似文献   
449.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地层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周围黄河第二级阶地广泛的野外考察,在官亭镇下喇家村段发现了典型的风成黄土土壤层。在地层剖面可见其齐家文化层古地面被数组地震裂隙分割。有一层团块状的、鲜艳的红色粘土质泥流层覆盖了遗址的古地面,并且填充了地震裂隙。经过详细观测和采集光释光样品,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 获得该剖面样品的光释光(OSL) 年龄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14C年龄数据和地层对比方法,确定官亭盆地黄河第二级阶地形成在35.00 ka BP,其后风成黄土土壤剖面开始发育。同时断定全新世古土壤S0中间所夹红色粘土泥流沉积层及其下的地震裂隙的形成年代为3.95 ka BP。结合磁化率和粒度成分等气候替代指标分析,表明在35.00~11.50 ka BP 晚更新世晚期,亦即末次冰期的晚期(MIS-2),气候寒冷干燥,沙尘暴活动旺盛,在官亭盆地第二级阶地上堆积了典型的马兰黄土层(L1-1)。在11.50~8.50 ka BP全新世早期,沙尘暴活动堆积了具有过渡性质的黄土层(Lt),反映气候逐渐变暖。在8.50~3.10 ka BP 全新世中期大暖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降水量增多,沙尘暴活动减弱,风化成壤作用强烈,堆积形成了黑垆土类古土壤层(S0下、S0上)。  相似文献   
450.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成因的探索与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强  张玉柱 《地理学报》2015,70(11):1774-1787
在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的考古发掘中喇家史前灾难遗址的发现让人震惊,其灾难的成因是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地球科学的视角入手,在详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利用第四纪地质地貌学、沉积学、古洪水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关于喇家遗址史前聚落毁灭原因的各种观点进行科学辨析,尤其是对剖面中红色粘土层与喇家遗址北部大红山脚下的岗沟源区沉积物及其上游积石峡黄河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3950年前,伴随着强烈地震发生了暴雨山洪,源自于北侧谷坡大红山地区的大规模泥流,沿着岗沟、吕家沟倾泻而下,彻底的掩埋毁灭了这个重要的古村落,造就了喇家史前灾难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