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91.
黄国标 《地理学报》1999,54(B06):152-156
利用流域月径流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东北国际河流的定量影响。对黑龙江流域边境地区典型子流域呼玛河和绥芬河流域进行月径流模拟计算。应用建立的径流模型丹析了气候变化情景下天然径流的可能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5种大气环流模式给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条件(203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由于气温、降水的变化,多年平均径流将增加或减少,幅度在-3.72%至 5.81%之间。  相似文献   
292.
利用环胶州湾(青兰高速起始段及胶州湾大桥)14个高速交通气象观测站逐5 min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冬季环胶州湾高速路面低温(路面温度t<0 ℃)出现频率、出现时间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冬季环胶州湾高速路面结冰风险普遍较高,空间分布上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逐时最低路面温度日变化趋势与逐时最低气温基本一致,全天各时次最低路面温度均高于最低气温;14:00气温、路面温度和18:00相对湿度与次日最低路面温度呈正相关,18:00风速与次日最低路面温度呈负相关。经过参数调优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预报路面温度t≤0 ℃准确率达到87.78%,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在独立性检验中得到了验证,对实际预报服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3.
由城市道路地下空洞、路面脱空、土体疏松等病害引起的道路塌陷事故是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城市道路空洞病害具有隐伏性、突发性,造成的灾难性后果长期以来困扰着城市安全运营。以国内多地的项目实测及验证成果为基础,对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三维地质雷达剖面数据中病害体的顶界面反射、多次波反射、边界绕射波等异常特征和三维地质雷达切片数据中病害体周边地下管、井分布特征,总结了三维地质雷达技术在城市道路地下脱空、空洞病害探测中病害体的数据异常特征。实践研究证明,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以其作业高效、定位精准、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丰富全面等优点可有效地探测出道路下方存在的空洞等安全隐患,为城市道路病害的防患和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4.
我省于2002年始开展了柏油路面、草面、露天温度特种观测项目。本文以通化市2002-2003年观测数据为样本,对柏油路面、草面、露天温度极值规律进行了揭示,并对各项观测温度极值的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及探讨,最后给出了一整套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295.
“99”新疆特大混合型合型洪水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99年夏季处在干旱地区的新疆发生的特大混合型洪水的气象成因,指出由于高空迅速持续升温引起高山积雪大面积融化加上山区局地暴雨,二者共同作用是造成1999年新疆夏季物大混合型洪水的主要原因。冰雪融化成分显著,是1999年存季洪水的重要特征,文中分析了其可预防性,强调了对夏节高山积雪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96.
利用包头试验场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沥青、水泥、地砖、砂石路面温度、气温观测和同期气象站实况资料,统计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状况下各种路面温度和气温的日变化特征,以及不同路面温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不同季节不同路面温度预报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路面温度的日变化与季节和天空状况有密切关系,路面温度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基于不同路面温度预报方程的检验结果得出,预报准确率在82%~94%,相关系数在0.86~0.96,模型应用于路面温度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297.
数字交通发展要求开展公路路面数字化,路面数字化主要采用车载或机载激光扫描,但由于遮挡等原因,路面扫描容易产生大小不一的数据空洞。为了处理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中空洞,文中提出公路路面空洞插补的移动最小二乘平面拟合方法,即将公路细分为许多格网区域,并视单个格网近似为平面,采用格网内实测点云拟合最佳平面方程,由平面方程插值完成公路路面数据空洞的填补,获得路面数字化初步模型。开展大量实验研究,并与具有代表性的最近邻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插值等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在计算效率与精度等两个方面都具有优势,是一种可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8.
利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冬季1月、2月和12月-次年2月逐日逐小时京藏高速民和至西宁段常规气象站和交通气象站逐日逐时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逐月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建立了4站冬季各月路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与地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方程,旨在为路面温度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京藏高速民和至西宁路段4站冬季各月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冬季各月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和地面最低温度达到最低值和最高值的时间并不是完全相同;。常规气象站点平均地面最低温度日出/日落的变化速率要高于交通站点平均路面最低温度,并且平均地面最低温度的变化幅度要比路面最低温度变化幅度大。平均地温面最低温度的最高值比路面最低温度的最高值超前1~2h,常规气象站点逐小时地面最低温度<0℃的时间维持15~18h,交通站点路面最低温度<0℃的时间维持8~22h。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的朝阳站、汉庄站、高庙桥站和老鸦峡站最高和最低路面温度与最高和最低地面温度相关性方程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可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9.
为满足精密仪器振速控制要求,提出“群桩基础+隔振排桩”与空气弹簧的两级组合隔振措施。主要研究路面移动车辆荷载经过时,第一级隔振中排桩的隔振效果。实测土体小应变动力参数,通过编写车辆-路面耦合单元(VRI)子程序引入路面不平顺,并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道路-排桩-地基动力模型。将模拟振速经1/3倍频程滤波与实测进行对比,并对隔振排桩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级隔振体系可满足VC-E微振动控制要求;排桩的间距、桩长和排数是影响隔振效果的主要因素,且竖向隔振效果较水平向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环境微振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