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6篇
  免费   790篇
  国内免费   1058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338篇
地质学   3854篇
海洋学   652篇
综合类   555篇
自然地理   47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太古宇结晶变质岩是潜山的重要储集层岩石类型, 然而对太古宇不同类型变质岩裂缝发育潜力的相对大小迄今还没有明确的标志。通过大量的岩石力学实验、岩心裂缝观测、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和油田生产实践等相结合的方法, 探索分析太古宇不同岩石类型裂缝发育的相对潜力, 并提出了脆性系数(fb)的概念。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 太古宇不同岩性的岩石力学性质存在差异, 脆性系数总体有随暗色矿物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定向构造发育的片麻岩类岩石的力学参数与变形方向密切相关, 其中片麻理与加载方向夹角大于45°时的脆性系数fb明显小于夹角小于45°时的脆性系数。大量生产实践资料表明, 定向构造发育的片麻岩类容易发育剪裂缝, 而定向构造不发育的粒岩类则容易发育张性裂缝。综合分析揭示, 不同岩性剪裂缝发育潜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片麻岩类→混合花岗岩类→角闪岩; 不同岩性张性裂缝发育潜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混合花岗岩类、浅粒岩→片麻岩类→角闪岩。   相似文献   
912.
CO_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国外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调查评价工作程序,在充分考虑我国复杂的地质背景、CO2地质储存研究现状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我国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工作划分国家级潜力评价阶段、盆地级潜力评价阶段、目标区级潜力评价阶段、场地级评价阶段、灌注、监测运行期评价阶段,按评价精度由低到高,分称为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E、D、C、B、A级;并对我国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进行了E级评价,即运用层次分析-模糊指数法对我国陆相沉积盆地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其储量进行了计算,认为我国陆上沉积盆地深部咸水含水层是最主要的CO2地质储量场所。  相似文献   
913.
石漠化土地固碳潜力分析——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国南方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五个有典型代表性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为研究区,以70个典型样地实地监测数据为基础,测算了目前贵州石漠化土地的碳储量并分别预测了短期(20年)和长期(50年)内的固碳潜力。数据表明:2006年全省石漠化土地总碳储量达12627~20418万t碳,其中潜在和轻度石漠化的碳储量最高,占总碳储量的80%以上,是石漠化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碳库;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预计20年后会有22655万t二氧化碳得到固定,而50年后固碳量将翻一番,达到42708万t;贵州全省石漠化土地年均固碳量达8.55~11.34×106t,可消除全区42%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贵州工业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尽管石漠化生态系统有巨大的固碳潜力,但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中对碳汇功能缺乏充分的重视,有必要在“十二五”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中在更高的水平上重新考量石漠化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91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领  戴福初  闵弘  邝国麟 《地球科学》2010,35(1):155-160
1976年泾阳南塬大面积提水灌溉以来,沿泾河右岸发育27处,50余起黄土层内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使得台塬面积不断缩小,水土流失加剧.通过对南塬黄土滑坡多次野外考察和滑坡测量,研究了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类型与发育特征.依据滑坡发生力学机制对南塬黄土滑坡进行了分类,包括黄土流滑、黄土滑动和黄土崩塌.南塬黄土滑坡具有高陡的后壁,后缘裂缝普遍发育,具有演化性与群体性分布特征.其中裂缝发育及高陡的滑坡后壁是造成滑坡演化的重要因素.裂缝的发育还是滑坡群体性分布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15.
李明  郭培军  梁力  李鑫 《岩土力学》2016,37(11):3130-3136
基于完全流-固耦合的弹塑性理论给出了水力压裂数值计算的弥散裂缝模型,其中材料的弹性部分采用线弹性本构关系,塑性部分采用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及强化准则。依据当前的有效应力状态修正渗透系数来模拟压裂液在裂缝中的流动。渗透系数的修改使用双曲正切函数,并采用平均有效应力作为水力裂缝的起裂判据。在ABAQUS软件中通过用户自定义程序添加了该模型。根据岩石的切面照片建立了含有硬包裹体分布的非均质岩石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了中心点注水条件下的水力压裂传播过程,讨论了在常应力状态下非均质岩石中开裂区域、典型位置的应力路径变化和裂缝传播范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多种条件下含有硬包裹体分布的岩石材料的数值试验,得出了基岩材料的弹性模量、凝聚力和渗透系数以及注水速率对峰值注水压力、平均注水压力和裂缝开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16.
根据北乌斯丘尔特盆地主要地质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并以储集层为核心,在始新统、下白垩统、中侏罗统、下侏罗统和石炭系等储集层内划分出7个成藏组合。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不同成藏组合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待发现可采资源量分别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北乌斯丘尔特盆地待发现可采资源量可达2102 MMboe,其中石油为1201 MMbbl,天然气为5406 Bcf。同时参考对储层、圈闭、运移和保存等成藏要素的地质风险评价结果,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进行有利区带的优选。共划分出1个Ⅰ类成藏组合,1个Ⅱb类成藏组合,2个Ⅲ类成藏组合,2个Ⅳa类和1个Ⅳc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盆地西部北布扎奇隆起是最有利的勘探区,中生界的勘探目标主要是发育于隆起北坡及顶部的拉长型断背斜构造,古生界巴什基尔阶和阿赛尔阶碳酸盐岩和礁体储层的勘探潜力也不容忽视。而在盆地东部的局部地区,可能会在始新统和中侏罗统砂岩储层以及石炭系维宪阶碳酸盐岩储层中发现一定量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917.
李明  郭培军  李鑫  梁力 《岩土力学》2016,37(12):3591-3597
基于水平集法的基本思想,讨论了含有不同类型包裹体分布的岩石的二维和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对于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考虑了以椭圆形为例的规则包裹体的周期分布、位置及包裹体大小均随机变化的多种情况。建议了包裹体和基岩之间界面的材料特性过渡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含有非规则形状包裹体的建模方法。对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则考虑了以任意大小椭球体为例的包裹体分布情况。该种建模方法的优点是对于不同的含有任意分布的包裹体的岩石试件,均可以采用相同的有限元网格,即,材料特性的变化不受有限元网格的制约。该法缺点是增加了计算资源。最后结合基于弥散裂缝模型的水力压裂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含有不同包裹体分布的岩石试件的水力压裂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918.
张成  夏露  李英杰  于青春 《地学前缘》2016,23(5):184-192
裂缝既是页岩气的聚集空间,同时也是页岩气的运移通道, 对页岩气成藏起着重要控制作用。裂缝的产状、密度、组合特征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页岩气是否具有开发价值。该研究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的13个露头的岩石裂缝进行了野外观测统计,实测裂缝1 000多条,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页岩露头进行统计分析建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统计分析发现,工作区页岩裂缝发育有三组(某些地段一组不发育),各组裂缝的方向满足Fisher分布,迹线长度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确定了各组裂缝方向、长度的均值和方差,以及各组裂缝的密度,建立了三维裂缝网络模型,绘出了模拟的三维裂缝网络图。裂缝三维模型为圆盘模型,即假设单个裂缝三维空间上具有圆盘形状。建模过程采用了逆建模方法,其基本原则是通过拟合实测的二维露头观测数据,优化裂缝三维大小和密度参数,使模型能够准确再现野外所观测到的实际现象,包括露头面上不同裂缝的数量、密度和长度。该研究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页岩裂缝描述达到了定量化,为研究页岩中油气运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19.
大兴安岭地区发育包括碱性钙碱性岩石等的多种类侵入岩与火山岩,具有铌钽成矿的地质条件,但是总体找矿工作程度较低.区内产出面积较大的铌元素化探异常,说明大兴安岭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和已发现矿床地质特征的介绍,对该区铌钽化探异常及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铌矿找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20.
刘延年 《地质与勘探》2019,55(S1):241-248
我国南方主要锰矿找矿远景区中,大多发育由锰矿控矿褶皱、破矿断裂为主组成的控矿弧形构造带,为逆冲-推覆(重力滑覆)褶断构造带,其低角度的叠瓦状逆冲断层、双重逆冲构造常常造成含锰岩系地层的多次上、下重叠,较多较好地保存了原生锰矿层,但有些破矿断层将含锰岩系错断至深部,被保存下来成为隐伏矿。本文综合归纳逆冲推覆(重力滑覆)构造特征及控矿特征;研究了分布在湘西-滇东一带的湘黔渝毗连区、湘中、黔东南-湘西南、桂中、湘中南、桂西南、滇东南等主要锰矿找矿远景区中发育的弧形逆冲推覆(重力滑覆)构造带特征;对湘西-滇东地区发育的6个主要锰矿找矿远景区内弧形构造带进行了找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50余处,预测锰矿石资源量26亿吨,为未来锰矿深地探测及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提供新的找矿思路及调查评价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