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975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新疆及其毗邻地区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及其毗邻地区的国外地震台站提供的地震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新疆及其毗邻地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速度图像.主要结果是:1.研究区地壳上地幔的地震波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出现在不同构造单元之间,也出现在各构造单元之内.2.一般来说,研究区域内盆地是上地幔的隆起区,褶皱系是上地幔的坳陷区.3.岩石层厚度和软流层的深度与全球的平均结果有较大不同.4.海洋岩石层或大陆岩石层板块在兴都库什和克什米尔与中国交界地区的消减明显存在.5.地壳上地幔物质运动比较剧烈,有部分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中部或更浅的深度.  相似文献   
992.
李世林 《云南地质》1993,12(2):183-186,182
矿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与反射弧交汇处,海拔1285---2410m,产煤、萤石、黄铁矿等矿产。区内年均降水量达1889mm,是滇东地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地下水可获得充沛的供给。主体构造是一平缓的背向斜褶皱,老广背斜(B1)走向N50°E,  相似文献   
993.
双最大吸收波长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的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洪文 《矿物岩石》1993,13(2):110-112
在乙酸介质中,银(Ag~+)亚铁氰化钾—邻菲啰啉反应有催化作用,体系由红色渐变为蓝绿色。据此,本文依据稳定悬浮体系光学吸收性质、研究双最大吸收波长以测定银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红色褪色和绿色生色双定量联系起来,分析灵敏度比单波长法提高1倍,而且操作较简单,精密度较高,计算曲线稳定,适合于天然水和部分较洁净污水中Ag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4.
接触应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应变作用已成为构造地质学研究褶皱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之一。综述了接触应变作用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5.
996.
拉卡兰褶皱带中,发育于Ballarat-Bandigo冲断带中的低级变质砂、泥岩的宏观构造以间离劈理和人字形褶皱为特征,而且劈理在褶皱中呈扇形发育。劈理和褶皱的几何关系分析显示:劈理和褶皱的形成为压溶作用、压扁作用、弯曲作用和被动旋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褶皱砂、泥岩中变形构造则以与压溶作用和再沉淀过程有关的显微构造为其典型特征。Fry法进行的全岩应变测量显示,褶皱砂岩的内部应变相当低(X/Z=1.40—1.83),褶皱应变格局给出变形机制的信息包括:缩短过程中的压扁作用和压溶作用、褶皱过程中由弯滑导致的层平行剪应变、以及褶皱后期发育阶段内弧区强烈的压溶作用。宏观构造、显散构造以及应变特征多方面信息证明:低级变质的沉积岩在褶皱变形过程中,压溶作用为一重要的变形机制。应变分解显示在30%—50%的总地壳水平缩短量下,弯曲导致的缩短最为14%—36%,压扁导致的缩短量为3%—14%,压溶导致的缩短量为8%—26%,而且压溶作用主要发生在褶皱内弧区。  相似文献   
997.
冀东太古宙高级变质岩区若干地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8.
褶皱复杂程度的分形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褶皱的白相似性特征,引用分形概念,分析褶皱的分形分布特性,并利用MichaelBamsley(1986)的分形插值理论首次模拟褶皱的复杂形态,主要利用插值点(x、y)和褶皱扰动系数d模拟各种褶皱,在此基础上,提出褶皱复杂程度的分形分类方案。这种新的分类方案即褶皱形态的传统分类名称附缀分形分类名称,解决了传统分类方法不能区分褶皱复杂性的难题。这种方法使褶皱的形态分析达到较精确的定量描述和分类,分形分类方法是对褶雏形态分类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999.
雷达识别冰雹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用气象雷达识别冰雹云方法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双波长雷达、园偏振雷达,特别是双线偏振雷达在研究云体中降水粒子相态方面的原理及部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