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562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910篇
海洋学   156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9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涂光炽 《铀矿地质》1990,6(6):321-325
经过野外和室内工作,作者提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都是铀-金-汞-锑-砷(主要是雄黄雌黄,有时毒砂也重要)-铊成矿带。铀矿床的存在使这两个成矿带似乎区别于卡林成矿带,但实际上三者大同小异。本文概略讨论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成矿带铀矿床与金矿床的地质背景、矿物组合、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化学及成矿机制并与卡林型金矿床对比。  相似文献   
82.
83.
大气中低频重力波指数与西南低涡发展及其暴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振锋 《高原气象》1994,13(1):50-56
采用低频重力波指数法,对西南低涡发展演变及其暴雨强度,落区进行了诊断分析和预测。结果指出:(1)低频重力波指数Cp,Ci对西南低涡的发展及其暴雨强度,落区都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其预见期可达24小时以上;(2)低频重力波指数随时间变化与西南低涡发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低频重力波指数的大小与西南低涡暴雨强度相联系;(4)西南低涡暴雨落区通常发生在Cp,Ci指数的最大负值区内和Cp等值线梯度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84.
云南三江一河典型地区河谷第四系发育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程捷  罗绍峰 《现代地质》1994,8(1):11-19
三江一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红河是流经云南境内的4条主体水系,将上述4条河流河谷第四系的野外观察加以总结得出;金沙江河谷局部发育早一中更新世的湖相层和河湖相层,常形成晚期阶地的基座,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冲积层构成四级阶地;怒江河谷第四系发育较差,在六库的上游河谷中冲积层极不发育,只有局部地方有少量的河漫滩砂砾层(全新世),在六库至过街河段中,尤其是过街盆地,发育有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冲积层和洪积层,前者构成五级阶地,后者形成巨大的洪积扇分布在河流右岸的谷底或苍坡上;澜沧江除景洪、勐罕(橄榄坝)盆地外,其它河段主要为峡谷,第四系很少,在景洪盆地中发育有第二、第一级阶地和河漫滩冲积层;红河的第四系有中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冲积层,并构成五级阶地。基于上述第四系特点,简要地讨论了这4条河流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85.
环境场作用与西南低涡移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西南低涡视为迭加在环境场上的一个扰动,把考虑环境场和非绝热作用下的次天气尺度扰动方程组写在一个简单斜压两层模式上,根据西南低涡的特点对方程组作一些近似处理,导得了反映低层(700hPa)西南低涡移动特征的移矢诊断方程。由此分析了影响西南低涡移动的主要因子,得出了一些定性结果。最后,利用移矢诊断方程作了低涡移动的实例计算分析,其结果与实况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86.
黔西南热液金矿床Au、As关系探讨何明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热液金矿床,Au、As关系,黔西南在找金实践中,通常把化合物作为指示矿物,或通过检测岩石中As含量异常来判别矿化。Au、As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87.
88.
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俊  肖序常 《地层学杂志》1995,19(2):122-128
西南天山造山带可划分为伊犁中天山、中天山南缘、南天山和塔里木4个构造地层区。伊犁中天山区出露早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及晚期地台型稳定盖层。中天山南缘区产出一套早古生代变质俯冲杂岩。南天山区早古生代为陆坡、陆棚相被动陆缘沉积,晚古生代发育洋壳建造。塔里木区北部出露中晚元古代“优地槽建造”的变质结晶基底和早震旦世后稳定盖层。  相似文献   
89.
西南三江地区造山演化过程及成矿时空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耀南  俞如龙 《矿物岩石》2001,21(3):153-159
三江地区单凭“一次造山”是难以圆满解释的。本文试以“多次造山”多期成矿”的思路作出合理说明。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多岛海造山阶段,羌塘弧、江达弧和临沧弧应为前锋弧,其后由一系列弧后盆地和岛弧或残余弧(或微大陆)组成。中生代中-晚期为陆内俯冲造山阶段,推测金沙江带、哀牢山带和龙门山-锦屏山带为俯冲主边界,从而形成本区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带,控制相应矿产的分布特征。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阶段,造成特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具有生成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90.
根据1:20万区域化探填图数据,从黔西南金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分析出发,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预测金矿远景资源量,分析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探讨金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综合分析认为,黔西南金的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物质来源丰富,资源潜力巨大,尚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