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1:20万区域化探填图数据,从黔西南金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分析出发,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预测金矿远景资源量,分析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探讨金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综合分析认为,黔西南金的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物质来源丰富,资源潜力巨大,尚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矿信息获取困难。如何识别并获取与深部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及就位主要受背斜及断裂构造的控制,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分异和成矿同样受到构造应力的影响,深部成矿信息通过断裂、裂隙与浅部及地表相联系,浅部构造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深部的矿致异常。因此,以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分析黔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相应元素组合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对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指标参数,有效提取深部成矿元素沿构造裂隙向上渗滤扩散形成的弱异常,对深部隐伏矿进行初步定位预测。弱信息识别及提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丰富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使用该方法在黔西南金矿隐伏矿找矿上能有效圈定并优选找矿靶区,对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3.
何希雄  管太平 《铀矿地质》1997,13(6):344-350
本文论述了湘中碳硅泥岩型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重磁场和地球化学晕展布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初步建立碳硅泥岩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4.
勘查地球化学是快速寻找黔西南金矿的重要方法和技术手段.30年来,根据勘查地球化学圈定的金异常,为找寻肉眼难以识别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提供了重要找矿线索和直接找矿靶区,并取得显著的找矿效果.黔西南金矿勘查地球化学的历史和研究表明,该区金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优越,金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及其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预示尚有较大资源远景和找矿潜力.勘查地球化学需要结合地质、物探、遥感等方法,在新深度、新理论、新领域上进一步指导地质找金工作,才能不负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银洞金矿作为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发现的全隐伏超大型金矿床,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60.45 t,矿体埋深在150~1 400 m之间,矿床金资源开发利用已有十余年历史,目前矿区仍处于外围和深部勘查阶段。通过对近年来矿床勘查、开发利用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系统阐释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丰富了以层控型全隐伏水银洞金矿为代表的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理论,为实现区内金矿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黄培 《贵州地质》2003,20(3):132-134
在黔东的天柱、锦屏、黎平、江口等县,金矿资源较为丰富,成为我省近10年的采金热点地区。笔者通过对黔东金矿多年的资料积累,在初步分析该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化学诸因素的基础上,认为黔东金矿的成矿条件良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龙鹏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57-364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尤其集中产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裂陷盆地,该地域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新发现老寨湾金矿、堂上金矿、斗月金矿、峨里金矿、细掌金矿等一批金矿床,亟需开展成矿条件综合研究,分析成矿潜力,明确找矿方向。本文在完成云南省广南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典型的金矿床(点)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分析该区微细浸染型金成矿条件,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为地质找矿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尔泰西南缘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永观  芮行健 《矿床地质》1998,17(Z1):233-236
阿尔泰西南缘是阿尔泰金重要成矿区之一。经对区内金矿床研究,本文将研究区内由sW向NE分为4个成矿亚带,重点阐述各成矿亚带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代表性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总结其金矿成矿规律,指出区内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位于右江造山带北缘的毛安、播老等地,发现了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灰岩中的卡林型金矿,丰富了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赋矿层位,本文从描述该类型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探讨其地质意义,并对下步找矿提出建议,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南京西横山地区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元素综合异常特征的综合研究,认为西横山地区既有寻找接触交代型金铜矿、热液充填型铜金矿和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又有良好的重、磁、电和地球化学元素综合异常反映。结合沿江Ⅳ级成矿带找矿模式和獾子洞铜金矿、上湾塘金矿典型矿床重磁场特征分析,对江苏南京西横山地区铜金矿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常志民  李永才 《地质与勘探》1995,31(4):40-46,39
着重总结了与偏碱性二长杂岩体有关的东坪-后沟式金矿的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特征,根据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类金矿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综合模型及其化探综合找矿模型,为今后找寻此类金矿尤其是隐伏金矿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放牛沟矿床主要成矿元素Zn、Pb并非由地层提供,而是来自岩体深部,通过岩体接触带构造向火山—沉积岩系运移而形成矿床及原生异常的。Zn、Pb、Cu、Ag等元素正异常与Cr、Sr等元素负异常的套合产出是矿床存在的重要标志.矿体、矿组、矿床异常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分带性指数从浅部到深部呈规律性变化.根据Ag/Bi可判别前缘、尾晕,利用PbZnAgBa/CuBi可判别矿组和矿床原生异常的剥蚀程度.  相似文献   

13.
成渝两地多目标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十年来在成都市和重庆市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的研究成果,根据成渝两地城区及农业经济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分析了两地的生态环境,及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张冠 《物探与化探》2005,29(4):304-307
通过对河南银洞坡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元素组合复杂, 由Au、Ag、Pb、Zn、As、Cd形成了强异常;主要异常元素浓集中心明显, 分带清晰;w(As)/w(Mo)≥4;w(As)+w(Cd)+w(Au)/w(Ni)+w(Co)+w(Mo)≥10;浓集克拉克值≥0.5, 变异系数≥1;异常呈条带状有规律分布并受含矿层及构造控制。根据这些标志, 在银洞坡矿区外围W4~W24线等地进行了成矿预测, 预测结果新增加金金属量11.945 t。  相似文献   

15.
六盘山盆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化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在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中属高丰度、均匀-均匀地球化学场。背景场具有自东南(固原凹陷)向西北(海原凹陷)由高变低的趋势。依托盆地背景场的变化性,确定了数据处理、异常评价的技术方法。在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有效化探指标组合,采用了新的异常提取技术,进行了结构异常和组合异常研究,发现了六盘山盆地化探异常具有区带性和明显的油显示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与评价之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一直是矿产勘查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章回顾了近十几年来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筛选的方法与思路以及评价异常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的一些进展,并根据不同的覆盖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应用条件,把它们分为厚覆盖区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基岩区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和生物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加以评述,最后提出多种地学信息综合集成,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等互相协作较准确的筛选异常,多学科结合的立体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以预测隐伏矿床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有色地质部门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有色地质部门50年来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创新主要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对这些理论与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总结从我国东北到西南的5个重要景观区中13个金、铜异常区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通过特征对比得出金、铜元素在上述地区表生介质中分布、分配及异常发育特征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初步规律提出景观、表生因素对哪些区域异常标志有影响及影响到什么程度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湖北恩施地区硒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背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湖北省恩施州存在一个高Se环境区和一个低Se环境区。它们曾分别暴发流行过人体Se中毒和克山病。在高Se区的地层岩石中共有5个含Se层位,因而本区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都存在高Se地质背景,但Se中毒只发生于下二叠统茅口组上段和吴家坪组控制的范围内。富Se的二叠系岩石中以硅质炭质页岩含Se最高(平均247.72×10-6),其次为含炭硅质岩(平均52.4×10-6),最低为硅质白云岩(平均3.13×10-6)。Se质量分数随上述岩石类型降低的趋势与这些岩石中有机炭浓度依次降低有关。高Se区同一地层岩石在不同地点发育的土壤总Se质量分数和水溶性Se质量分数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可划分出3种土壤Se的分布类型,并据此提出进行高Se中毒危险区的地球化学预测。高Se与低Se土壤出露范围的大小决定于其源岩所处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与产状和地形坡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富Se岩石和缺Se岩石各自产于褶皱的两翼和向斜核部。产状平缓且与坡度方向一致,呈面状大面积出露,其派生的土壤Se影响范围较大。在挤压褶皱两翼的富Se岩层产状陡,呈狭窄条带出露,其派生的土壤Se影响范围取决于搬运介质的性质、强度以及所处的地形条件。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以来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主要围绕地质工作需求,完善了区域化探扫面方法技术,充实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体系,开展了1∶5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研究,建立了76种元素测试方法技术体系,编制出版了世界上首份76元素地球化学图集;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与异常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油气化探方法技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化探数据处理与制图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深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并重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研究与调查的新格局,使中国化探总体上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走向世界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