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1/万不规则测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安图县金星金矿勘查区的实施,发现了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土壤地球化学金异常。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地质成矿条件,确定有望找矿区段,并进行了槽探工程揭露,发现了金(银)矿化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践证明1/万不规则测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法在本区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勘查综合方法在潞西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勘查是找矿预测的重要手段,在云南潞西金矿的地质勘查工作中采用了多种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包括X荧光、γ能谱、氡气测量及地电化学.X荧光测量能快速有效地对成矿有利地段的红色粘土层进行快速评价,圈定矿化带和红色粘土型金矿体;在有红色粘土型金矿矿化异常的地段,采用简便易行的γ能谱和氡气测量进行初查,再进一步开展地电化学勘查工作寻找卡林型原生金矿.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方法是金矿勘查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微量金分析技术的突破,使金矿地球化学勘查的效果日益显著.水系沉积物测量是区域普查找金中最有效的地球化学方法.基岩地球化学测量在详细找矿阶段中应用广泛,X-射线荧光测量和p能谱测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壤中汞气测量同土壤中金的快速分析相结合,是加快详查地段局部矿化体地表评价的值得推广的技术.本文主要综合应用国内金矿地球化学勘查的成果,并参考国外资料,分析了勘查地球化学的特点及其在金矿勘查各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1:20万区域化探填图数据,从黔西南金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分析出发,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预测金矿远景资源量,分析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探讨金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综合分析认为,黔西南金的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物质来源丰富,资源潜力巨大,尚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根据1:20万区域化探填图数据,从黔西南金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分析出发,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预测金矿远景资源量,分析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探讨金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方向。综合分析认为,黔西南金的成矿条件优越,成矿物质来源丰富,资源潜力巨大,尚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湖南主要内生金矿类型产出地质背景、矿物组合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的基础上,综合前人资料,用地球化学观点,从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金矿的区域分布规律。并结合笔者多年野外实践,提出了金的构造分异与构造聚集的地球化学模式和几何模式的新认识,试图用构造地球化学理论(模式)指导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陕西省秦巴地区金矿找矿难度增大,笔者在研究金的富集规律、建立区域不同类型金的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的基础上,遵循相似地质条件和相似异常特征有可能找到相似矿床的经验规律,从Au异常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背景研究入手,结合目前的金矿勘查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异常分类、筛选,将陕西省秦巴地区划分为12个金找矿预测区,并指出了各预测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条件、主要的找矿区域及矿产类型,为该区下步金找矿工作部署,找矿方向提供了方向及借鉴。  相似文献   

8.
何希雄  管太平 《铀矿地质》1997,13(6):344-350
本文论述了湘中碳硅泥岩型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重磁场和地球化学晕展布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初步建立碳硅泥岩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结合本次城门山铜矿东南侧联盟银金矿化点的发现,论述了开展精细地球化学找矿的重要性,即遵循"以矿找矿"和铜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套叠成矿作用的准则,以地质为基础,以现代地球化学成矿成晕机制为指导,以勘查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和高精度的分折测试为支撑,在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开展新一轮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增战 《西北地质》2011,44(4):33-43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成矿带的东部,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了丰富的矿体地质及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系统分析了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程度呈正相关,从地质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对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勘查,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微量元素测定技术,系统地研究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疏松沉积物、水系沉积物、水、气体、生物等)中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特征,从而获得找矿信息的一种找矿方法。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初期至今三十多年来,化探工作从无到有,化探队伍由小到大,建立了一支有一定基础的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方法技术体系,获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2.
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勘查与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复新  肖丽  齐亚林 《中国地质》2004,31(4):407-412
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发现超大型卡林金矿及1000余千米的成矿带,引起世界各国重视,70年代卡林金矿找矿理论传入中国,经历了找矿实践和初步研究的认识时期,中国陕西与贵州同时发现卡林型金矿线索;80年代中后期中国找矿有重大突破,勘查确定了包含40多例大、中型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分布于环扬子地台的“西北金三角”和“西南金三角”,典型矿床研究取得较大进展;90年代找矿勘探又上一新台阶,除继续发现一批矿床外,成功勘查出数例特大型该类矿床,对矿床成因、成矿机理、矿床类型与成矿动力学进行综合性研究;跨入新世纪仍有金矿床的不断发现,显示出中国西北、西南地区寻找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金矿勘查中铊的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分析铊的地球化学特性和成矿作用过程中铊与金密切共生及受共同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制约的角度,阐述了铊的找矿意义不仅局限于微细浸染型金矿,而对于多数金矿,尤其是对具有后生热液成矿特征的金矿均具指示意义。通过分析铊的富集规律,提出Cl,F,S,C等也具有找矿意义。总结了铊勘查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方面,同时指出了铊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贵州贞丰烂泥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大富 《贵州地质》2000,17(3):152-159
本文以烂泥沟金矿床10余年的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赋金地层、控矿构造、矿体特征、矿物组成以及矿化蚀变等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祁连西段是甘肃省重要的金成矿带,分布有鹰嘴山、寒山、阳凹大泉、车路沟、金湾子等金矿床,近年又新发现豹子沟南、滴水山、牛毛泉、积阴功台金矿,显示出较大的区域找矿潜力。本文通过典型金矿床和新发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总结了甘肃祁连山西段金矿的空间分布特征、控矿因素。初步研究认为祁连山西段主要的金矿床呈带状分布于阿尔金走滑断裂与北祁连褶皱断裂构造带交汇部位,明显受不同规模、不同序次的韧、脆性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成矿与区域内不同规模中酸性—中基性岩体及岩脉有关;古生代火山碎屑岩、浅变质碎屑岩为主要容矿岩性及含矿建造;矿体普遍具有延深大于延长、深部明显富集的特征。新发现金矿多以化探异常查证为重点,不断浓缩异常源,实现找矿突破。本文对祁连山西段的金矿勘查具有指导意义,对该地区的金矿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从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黔西南相同地质背景下出现的纳哥金矿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出露大量的与成矿有关的巨大石英脉体,脉体中CO2含量很高,成矿温度与区域矿床类似,H、O同位素组成在岩浆水附近,认为该矿床是深部岩浆源成因。通过区域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控矿构造等方面的总结、分析和对比讨论,认为黔西南金矿床应有统一的成因,为深部岩浆源(少量地层中物质混杂)-深大断裂导矿-表层断裂、背斜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为此,在收集整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方法、异常评价及找矿标志等方面。以富家坞铜矿为例,介绍斑岩型铜矿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研究了秦岭东段熊耳山地区角砾岩筒型金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理、元素分布分配、不同勘查阶段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建立了该类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在该区开展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对黔西南卡林型金矿集区开展矿田、矿床 (点) 剥蚀程度研究,能为新一轮找矿勘查布局提供有力支撑.以热液渗滤晕分带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内金矿床原生晕在空间中存在分带性以及次生异常与金矿床在地表呈现总体无偏特征,构建了大区域尺度量纲中能总体反映成矿元素分散流与原生晕共性特征的元素分带序列,计算了基于序列中元素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多重分形奇异性分析的前缘元素与尾部元素地球化学强度“对比值”,研制了矿田及其附近以“对比值”数据结构为主体的“低-浅-中-高”4个级别剥蚀程度定量评价指标,并结合实地地质特征开展综合评价工作.给出区内10个矿田和15个主要金矿床 (点) 的剥蚀程度评价结果,总体显示出右江区矿田剥蚀程度低于扬子区,泥堡、紫木凼、水银洞、丫他、烂泥沟等中-特大型金矿床剥蚀程度皆为低-浅剥蚀,而资源量相对较小的板其、戈塘、老万场等金矿床剥蚀程度普遍偏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戈塘与水银洞金矿的进一步地质比对,论证了评价结果逼进了勘查事实并可以扩展到区内有一定勘查程度的地区.此外,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对比值”异常是寻求找矿突破和现有矿床 (点) 深部成矿预测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对找矿勘查有重要指示作用.据此初步提出水银洞金矿床及其以东的深部、戈塘金矿床北西二叠系与三叠系接触带附近、上大观矿点深部等14处深部找矿潜力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